217中国idc市场分析报告—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月度报告doc37-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与电子商务之后的又一热点, ISP、提供网站托管服务的服务商,甚至部分以服务商为目标的硬件生产厂商也都争相将自己与 IDC 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向全球范围扩展,其目标不外乎是借助这类数据中心在地理分布位置上的优势,减缓国际出口流量压力,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商业应用及各类电子商务交易。 Forrester 调研公司 1999年底也曾预计,到 2020 年,这一市场将会达到 23 亿美元的规模,差不多是 1999 年的 8 倍左右。 但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过程, IDC 也不例外。 美国 IDC 年收入预测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中国 IDC 市场的规模 中国 IDC 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高速增长的用户群 互联网用户 上网主机 1997 年直到现在,中国上网计算机总量呈加速度趋势增长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WWW 站点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电话: 2020 年 9 月 20 日,全国用户总数突破 2 亿户,其中,固定电话超过 亿,移动电话超过 6500万(中国移动 5070 万,联通 1430万)。 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二, 5 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30%和 80%左右。 数据用户: 8 月,中国电信数据局的用户突破 1000 万( 1994 年 万、 1997 年 36 万); PC:考虑到大量兼容机与近年 DIY 机的因素,按联和运通的估计,目前中国 PC 用户约有 2500 万, 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 50%左右。 TV:中国电视机拥有量达 34 亿台,有线电视用户达 8000 万以上。 快速发展的电信基础设施 2020 年 9 月,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 %( 5 年前为 %),城 市达 38%,移动电话普及率达 %,移动通信网覆盖所有地市及 96%县市,通电话行政村占 80% 全国光缆总长度从 1995 年的 13万公里增长到目前的 120 万公里,增长近 10 倍;局用交换机容量从 7203万门增长到 1 亿 5 千万门以上,翻了一番 在公用网上组建的全国性计算机信息系统达 108 个 中国已与 71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达电路,与 5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8 个移动通信网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2020 年 7 月, IP 电话出口带宽总量为 56M 完备的广电基础设施 去年底,中国有 1000 多个有线电 视台,有线电视网近 250 万公里,覆盖近 1 亿用户,居世界第一 今年 6 月已有 14 个省市实现有线电视联网 全国有线电视联网,将使有线台数量大大减少,但节目频道至少可增加 100 个,对节目的需求大大增加 未来 5 年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将继续发展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未来 5 年,信息产业将继续以 3 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将占 GDP 的 7%左右,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全国光缆总长度将从目前的 120 万公里,增长到 250万公里,基本上覆盖全国 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网将继续保持目前的扩张速度,规模将跃升至世界 第一位 网络宽带化将支持数据业务更快地增长, 2020 年全国数据通信投资占电信投资 %,到 2020 年这个比例将达到 25%左右;上网人口达 8000 万 广电网继续扩张, CATV 网实现全国联网;广电网与电信网的业务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电信用户增长预测,按以上预计:从目前到 2020 年,固定电话将增长一倍,移动电话增长近两倍,数据 /多媒体增长五倍。 另一预测为: 2020 年国内电话总用户为 5 亿左右,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比例大体相当,数据用户 8000 万左右 中国互联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惊人 估计,至少有四家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都已经计划并正在将自己的骨干网带宽扩容至 以上,中国网通公司 40G 带宽的骨干网即将建成。 同时,国际出入口的带宽也得到了迅速增加,预计到今年年末,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带宽将达到 ,是目前带宽的五倍左右 中国的九个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正在形成竞争格局,信息产业部正在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及交换中心的建设,电信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带宽资费已经过数次下调,不久还将出台新的下调价格方案。 出口带宽 带宽资源分布状况 主要的全国性互联网络名单: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CSTNET 中国科技网 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ERNET 中国教育科研网 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 UNINET 中国联通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NC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 网 其中 CSTNET、 CHINANET、 CERNET、 CHINAGBN 为最早的四家, 中国联通 1999 年开通 UNINET,中国网通也于 2020 年建成 CNCNET。 截至 2020 年 6 月,中国国际出口线路总带宽达到 1234M,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412%。 带宽资源分布如下述图表: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另外,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国又一个大型网络建设项目 CMNET,目前已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启动。 该项目申请 155Mbpsx3 的国际出口带宽,预计 2020 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 28个省的骨干网。 迅速增长并形成市场的中国 IDC 业务 技术的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形成,中国国内几个大的互联网骨干网的建立和国际出入口带宽的成倍扩容,使得国内 /国际带宽的可获得性迅速提高,成本迅速下降,极 大地促进了本地主机托管业务、专线接入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服务的迅速增长。 如,今年年底,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总容量将接近 2G,中国电信、网通、联通的国内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将提高到 G 量级,网通将开通 40G 带宽骨干网。 两岸三地商业活动进一步增加,特别是两岸三地的电子商务迅速增长,为两岸三地的 IDC 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国内 /跨两岸三地的 VPN 业务和多地主机托管业务即将形成热点,包括企业利用多地 VPN技术和系统支持,为自身公司运营提供基于 IP 的话音服务,以及建立公司多地运营的 IP 网络解决方案等,正在产生巨大的市 场需求。 两岸三地的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电信运营商、 IT 服务商等产业资本,国际风险资本持续向两岸三地互联网产业市场特别是 IDC 市场投入巨大的资金,推动大中华地区 IDC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趋于成熟。 正在兴起和成为热点的 IDC 产业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加入 WTO、电信产业市场开放之前,外资(包括国外电信公司)提前进入中国互联网通信市场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如果时机掌握和策略设计得当,提前的市场进入必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并产生巨大的商业投资增值。 中国 IDC 市场的服务类型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中国 IDC 服务,包括场地 /机柜租用( Colocation)、消费者 /企业互联网接入( ISP/lease line)、应用和 Web 主机托管( hosting/整机租用 /虚拟主机等)、增值服务( Add value service)、虚拟专用网( VPN)等服务。 Colocation 服务的提供,主要是中国电信及各省市数据局,以带宽和网络资源批发,产生 Colocation服务。 lease line 主要以 DDN、 FR、 ISDN 等为主, ADSL 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 90%的 lease line 由中国电信及各省市数据局提供, lease line 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端口费实现包月制,由中国电信及各省市数据局收取,流量费由 lease line 的服务商或者代理商收取。 中国的 IDC 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每一种业务增长的估计都是困难的。 从用户市场反映的信息来看,目前主要收入以 Colocation、专线服务为主,但是,随着进一步发展,这两项收入的利润在下降,反过来 Hosting的收入增加很快,利润远比 Colocation 高,一些 Colocation 的收入转成了 Hosting 的收入。 VPN 的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尽管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 ,但是,从两岸三地快速增长的商业市场来看,支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需求是很大的。 如,许多 IT 产品,在台湾开发,在广东生产,在香港销售,但是,却没有跨两岸三地的 eInfrastruture 的支持。 大中国 IDC 的市场发展特点 IDC 正在成为继 Web 与电子商务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ISP、提供网站托管服务的服务商甚至部分以服务商为目标的硬件生产厂商也都争相投资于 IDC,同时香港地产商、国外 IDC厂商也在虎视国内这一迅速升温的市场。 IDC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 主要包括 IDC 在 地理分布上存在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过多的集中在商业区;其次,对将网站托管服务依托于一家数据中心的客户来说,这种方式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以及一些技术上的不足。 目前最乐于采用 IDC 的是规模不大的电子商务客户及网站托管服务商,但由于目前数据中心建设成本较高,导致服务费用偏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IDC 已经开始突破硬件与机房的概念,转向网络和服务这两个基本的概念。 目前我国的 IDC 市场还刚刚起步, IDC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用户需要通过网络资源、现场环境、服务人员、发展能力、服务模式、服 务品质协议、价格谈判等恰如其分的方法去评估 IDC 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尽管我国 IDC 正在起步,但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未来的竞争将是激烈的。 国外 IDC 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 IDC 将日益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和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所以在我国 IDC发展初期,认真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发展出一个有中国特色又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模式,将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电信是在计划体制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从而造成电信运营商和服务商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 但从国外来看,网络经济将带来更加专业化的运营和服务商。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IDC 改变了以往互联网的运作和经营模式, IDC 的建设实质上就是在重新创建互联网业务的价值链,使得参加互联网的每一方都能专注其特长,促成互联网从“手工业”生产状态发展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新兴经济真正带有现代化经济的特性。 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分工模式应该是: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以及网通),它们应该专注于带宽的批发;拥有 IDC 实力的 ISP公司(如世纪互联、首都在线),应该在把ISP 运营好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站的设计和代管服务;专业的 IDC(如清华万博和互联通等)应该在做好服务器托管等业务的同时,努力开拓网 络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 我国行业管理机构应吸取以往电信产业发展的教训,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去鼓励 IDC 这种专业化的发展,只有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中国才能出现象 Level 3 这样规模的 IDC 产业。 有人称, IDC 的出现,是中国互联网进入又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可以预见,随着 Inter 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 ISP 和用户融入 IDC大流,国内的 IDC 市场将日益红火。 中国 IDC 市场分析报告(下) 【互联网周刊消息】(续上) 对中国 IDC市场的预测 对亚洲 IDC 市场规模的预测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evenues,Access,Colocation,Hosting amp。 Other(US Dollars in Millions): 亚洲 IDC 市场规模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大中国地区 IDC 市场规模 中国大陆 IDC 市场占亚洲市场的份额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中国 IDC市场的竞争态势 发展状况 据业内人士推测,到 2020 年底,在北京将有 30余家 IDC 公司出现。 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稍慢一点,但也各有近 10 家 IDC公司。 各 IDC 运营商的优劣势 中国电信及其各省市数据局、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其优势是网络基础资源、政策许可和规模,因此,他们在带宽方面以网络元素批发为主,在 IDC 服务方面以 CoLocation 为主, Chinalink公司在业务上同他们并没有交叉和竞争,而是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本土原有的 ISP 公司转型为 IDC公司,在投资上他们寻找的是风险投资,在资源上他们与电信部门有良好的关系,因此,在各省市的本地市场上,与 Chinalink 公司的业务存在一定的竞争。 但是,目前这些公司无论是运营管理经验,还是资源整合能力,都还不具备扩展成为全国市场,特别是两岸三地市场的计划和能力,因此,也不是 Ch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