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深圳商业地产(doc22)-商业地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21 页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境内外商业资本的持续涌入,全新高档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提升了整个商业区的硬件。 尤其以和记黄埔地产公司和深圳中航集团斥巨资 23 亿元,即将兴建的中航广场项目为代表。 进入 2020 年,这种发展势头仍继续加速。 目前深圳正在规划或建设的规模 6 万平 方米商业地产项目不少于 10 个,投资额超百亿元。 尤其是在福田中心区, 7 万平方米怡景中心城、 10 万平方米星河购物公园、 10 万平方米的金海马购物中心等商业项目正在大兴土木,加上其他商业项目,整个商业部分已占整个深圳中心区建筑体量的 20~25%。 关外龙岗区政府规划的五洲风情 MALL 号称深圳最大,总面积将达 26 万平方米。 此外,南山区还将建 7 万平方米的海岸地产、蛇口兴建 6 万平方米的招商 MALL和 14 万平方米的新城市购物中心等。 这些购物中心建成之后,深圳即将浮出水面的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接近 100 万平方米,届时深圳的零售面积将增加 10%以上。 仿佛一夜开始的深圳商业升级运动,才拉开序幕。 滞后城市发展的商业补课,其突如其来的势头似乎过于猛烈,但深圳其强大的消费支撑能力,是这一轮商业升级的最有利保证。 在面向深圳未来的发展雄心,国际化城市、区域经济中心的背景下的这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21 页 如同深圳的城市发展历程一样,深圳的商业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随着城市发展自东西两翼向中心推进,消费中心随之西移,商业区的发展也从罗湖发展到东门、上步商业区、华强北。 原城市 规划定位的工业区、居民区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发生变化,形成集商贸、餐饮、金融、证券于一体的综合区,消费概念也由传统的单纯购物发展到购物兼休闲娱乐的演变。 但是由于深圳的开发建设受地理及历史的因素影响,一直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格局及标志性的商业设施和中心商业区。 深圳市是东西长、南北短,呈带状分布的城市,随着城市中心的西移,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自东向西滚动的态势,目前深圳的三个传统的成熟市级商贸中心分别是罗湖商业中心、东门商业中心、华强北商业中心分别代表了高、低、中三种不同的商业档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21 页 —— 目前代表深圳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商圈 由最早的人民南商业区逐步演化而来。 这里紧邻香港,是深圳最早开发建设的城区之一。 本片区位处城市中心地段,人流量大,是深圳商业旅游购物旺区,人口居住密度相当高,交通十分便利,所以集中了深圳众多国内外大中型商场、服务和娱乐行业,随着近年深圳城市商业的升级,人民南商业片区环境改造,改造完成后这里形成了以中档商品为主、以大型骨干商家为主体,以连锁经营为主要营销模式的商贸体系。 形成了与其它商圈具有不同特色的,是深圳目前消费档次最高、最集中的购物天堂。 一度在城市商业竞争中略 现颓势的罗湖商业中心,在片区逐步改造的同时,一批诸如拥有商业面积达 18 万平方米的华润购物中心万象城、商业面积 12 万平方米的金光华商业城的商业巨挚,以及罗湖商业城、日本西武百货、友谊城、国商等一批大型老牌商业名店,沃尔玛、华润万佳、百佳、新一佳等一批大型连锁超市、一大批品牌专卖店共享人流和商机,从而我市面积最大、大商业最集中、业态最全、商品种类最齐全、经营理念先进,在内地和港澳都将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心商业区。 环境具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1 页 国际一流水平,能代表深圳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商圈,成为中高收入及白领阶层购物的首选区域。 —— 具有区域文化沉淀的商业旺区 东门是传统的商业中心区域,而且东门具有很深的地区文化底蕴,是深圳区域文化的沉积点,有其独特商业发展传统,一直都是深圳规模最大,商铺最密集的商业旺区之一。 其吸引的人流量在深圳无出其右,日均人流量平均在 60 万左右,购物人群以青少年、本地人士、港人以及低收入阶层为主。 其历史悠久、规模大、名店多、商品丰富、价格便宜,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市区游览购物的首选地区,也成为港人在深圳消费的首选区域。 但今日的东门商业区由于缺乏整体规 划,商业业态重复严重,经营者缺乏专业经营知识等种种原因,东门商业日益低档化。 从过去深圳首屈一指的生财旺地,逐步成为深圳公认零售业经营风险最高,低档货充斥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