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辽阳市长途客运站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9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个,检票口 5个。 由于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站房结构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抗震系数小,有多处 开 裂现象,已被市质监站列为危房,虽经多次 加固维修改造,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法承担巨大的客流量和车流量,超负荷运转,及需建设和改造。 现有客运线路 427 条,其中,跨省营运线路 8 条,跨市营运线路 170条,跨县营运线路 249条。 站内有营运车辆 600辆,年均日发班次 1560次,站内日发客运量由建站时的 2020 人次,增加到现在的 16000人次,高峰时可达 32020 人次。 停车场与发车场共用, 进出站车辆及班次之多,造成车辆拥挤、堵塞。 候车厅、售票厅面积狭小, 并且混合使用, 旅客出行不便,更不利于安全。 发车位严重不足,达不到同时发车 20台以上的一级客运站标 准,站外停发车情况十分严重,每天有近 10,000 人、 150 辆车无法进站,常造成入口处道路严重堵塞,无法统一规范管理,难以保证客运站的正常运营。 为迅速疏导旅客只能采用其它办法和临时措施,如个别线路直接上车,站房外另设售票、检票、候车地等。 由于候车楼始建于 70年代,基础设施落后,质量差,规模小,设计结构不合理,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原客运站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需要 ,客观情况向我们提出了扩大客运站的要求 .由于客运站的拥挤而带来的站前地区客车随意揽客、占道停车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 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和 精神文明建设 ,成为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治理地段 . 也严重地影响了辽阳市的整体城市形象。 随着客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客运站无论从规模、局部功能、安全角度上均不适发展需求,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相适应。 因此客运站的建设是改变客运基础设施滞后局落后局面的需要,是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强化和实施客运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需求分析 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辽阳市地处辽宁省中部,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辽阳市 经济日益繁荣 .特别是 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是辽阳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 30 年。 30 年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登新高。 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585 亿元,是 1978 年的 39 倍,年均增长 %。 特别是从 2020 年开始,连续六年保持了 16%以上的高速增长。 全市财税总收入实现 亿元,是 1978的 63 倍,年均增长%。 改革开放的 30 年,是辽阳各项改革 取得重大突破、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 30 年。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使农村压抑已久的旺盛生产力奔涌而出。 企业改革大刀阔斧,国有企业在艰辛的改革进程中经历了 脱胎换骨式的洗礼。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生产要素市场基本形成,投资、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制改革都取得明显成果。 改革开放的 30 年,是辽阳对外开放硕果累累、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的 30 年。 30 年来,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力地牵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利用外资取 得重大突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我市已同美、日等国家的 12 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 改革开放的 30 年,是辽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 30 年。 30 年来,共投入 50 多亿元,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品位和格局。 今后辽阳工作的目标是: 把辽阳建设成为位居全省中等城市前列的经济强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辽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把辽阳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 中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现代化生态新兴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 打通全部对外通道,实现区域联动。 规划沈辽轻轨,实现沈阳和辽阳同城化;拓宽改造机场大道,畅通国际联系;构建哈大高速铁路、 沈大高速公路、本辽辽高速公路和 辽宁中部城市群出海 大道,贯通东西南北。 近几年,国家和省、市政府对地方公路交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2020年开始启动辽阳市“村村通油路”工程,该项目工程经过逐年建设后将为全市乡村人民的出行提供更加方便的条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在公路运输方面突出表现为客流量的持续增加。 到 2020年,辽阳市客运站内外共营运着各型专业客运车 579 辆,客运线路 427 条,其中,跨省营运线路 8 条,跨市营运线路 122 条,跨县营运线路 213条,日发班次 1290 次,日发客运量; 远远超出设计运营能力。 这就要求公路客运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地方公路网的日益发达和路面质量的不断改善,已经为公路客运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因此,增加投入营运的客车数量、调整上线营运的车辆结构和运营方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为保证足够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在增加客车数量的同时,要求客车向 大型化、快速化、功能多元化 (即提升乘坐舒适度、安全度和增强托运能力 )发展。 其次,为满足近距离、多批次等不同乘客群体的需要,在中短途线路上营运快速直达中巴。 再次,将在运营方式上进行改革,实行集约化管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 项目建设 的 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客运站场地设施现状的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辽阳市公路客运站场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但给城市窗口部位带来了不良影响,限制了旅客的出行和中转,更阻滞了地区经济的 发展。 同时 引 起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建设 一座“长途客运舒适化、短途运输公交化、站场建设现代化 的全新的长途汽车客运站,既能满足旅客运输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城市的外部形象,也能从根本上消除客运流通不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辽阳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和地区间、生产和消费间联系更加紧密,人口的流动、商品的流通量将迅速增加,城市和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将承载着一个不断膨胀的压力。 这就需要有一个管理规范、高效有序的运输市场。 而现有的客运站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无法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座“功能完善、设施现代化、 规模适当超前”长途客运站,对实现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客运经营机制、提高车载运输效率、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正常运转,是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市政府在建设现代化地区经济发展计划中,把 “ 辽阳要发展、交通须先行 ” 建设“服务本市、带动周边、辐射省内及相邻省份”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作为辽阳交通运输业的奋斗目标。 辽阳市长途客运站建成后,将作为辽宁中部重要交通枢纽站与辽阳一北京、辽阳一天津、辽阳一长春、辽阳一大连、辽阳一沈阳、辽阳一本溪、辽阳一锦州、辽阳一丹东等高速公路形成通达的陆路交通网络,对辽阳市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为了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培育规范运输市场,健全客运服务体系,为地区经济 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建设一座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长途客运站也是势在必行。 (四) 目标市场分析及项目功能研究 客运站是社会公用事业单位,其宗旨就是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客运市场对客运站场的功能和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既要有规范、严格的管理,保证旅客、 车辆进出安全有序;又要有完备的服务设施,满足相关的各项需求;还要求站务人员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 总结起来,就是要求 “建成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 的综合性新型客运站场。 其主要功能如下: ◇对进站旅客和车辆进行统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为旅客提供长途、短途、中转和换乘等运输服务; ◇为旅客提供餐饮、购物、托运、邮递等综合服务; ◇客运车辆的停靠、发送、调度、检测、清洗等功能。 适站量预测 预测的依据 ◇辽阳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 ◇辽阳市长途客运站客运流量和运输方式构成 的历年统计资料; ◇辽阳市“十一五”公路运输发展计划; ◇辽阳市“十一五”公路场站建设规模及投资规; ◇建国 58 年辽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预测的方法 预测工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辽阳市的社会 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辽阳市内的社会经济和货运、客运交通发展水平进行充分研究,在大量统计分析数据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预测与专家经济推测相结合的方法,多方案、多角度作综合评定,以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详见辽阳市客运量预测程序图 (附表 3. 1)。 基本 分析 2020 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全市 GDP 总值 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1亿元,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人均生产总值 25662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增长 率 %。 地方财政收入 ,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 随着辽阳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省 际、市际和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将大幅度增加,对公路客运的需求也将增长,客运车辆将向大型化、高级化发展,直达车辆增加,城际间的交通公交化,因此,公路客运市场大有发展前景。 全市人口数量从 2020 年的 180 万人。 发展到 2020 年 183 万人。 而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出行人数的增加,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交通的要求,辽阳市应以现有交通设施为基础,重点抓好 县 、乡、村三级公路的改造和升级,改善乡 (镇 )内部道路网,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城镇为节点,村村通公路的完整的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市级公路要向环状和纵深发展。 通过以 上数据显示,辽阳市长途客运站将承载着为辽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考虑辽阳客运站的建 设规模时,应当充分考虑辽阳市未来经济、人口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基础数据统计 根据辽阳市交通局提供的近十年来交通统计资料,对客运量、营运车辆增长情况进行增长率分析,列表如下: 辽阳市长途客运站历年客运量记录表 表 3. 1 辽阳市长途客运站历年营运车辆记录表 表 3. 2 预测结果 根据对历年客运量及营运车辆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辽阳市客运站过去十年客运量和营运车辆的年平均增长情况,结合辽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预计十年后,上线营运车辆将达到 770 辆。 现日平均发送旅客 19000人次。 考虑到站外中巴统一进站将增加 10000— 16000人次的发送量,依据《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 99)的规定,新客运站旅客发送量预测为 29000— 35000人次/日,拟定建设为一级客运站。 年份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平均 日发客运量 (万人次) 年增长率% 2% 2% 2% 2% 2% 2% 2% 2% 2% 2% 年份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营运车辆数(辆) 444 457 470 484 499 514 529 545 562 579 年增长率% 3% 3% 3% 3% 3% 3% 3% 3% 3% 3% 第三章 规模需求分析 建设规模需求 辽阳市长途客运站的建设规 模,既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又考虑了地区交通发展规划。 新客运站的规模设计年限十年。 根据客运量预测,结合省、市政府的项目资金投入,新的长途客运站规模为一级站,按日平均输送旅客 29000— 35000 人 次设计。 建设规模指标 依照国家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JT/ T200— 2020)和《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99)的要求,一级客运站站房面积不小于 6000 平方米,停发车场面积 15000平方米左右,站场占地应在 20200平方米左右,发车位不少于 20 个。 按以上几个控制指标,结合现有 场地建设 条件, 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拟定出客运站建设指标 : 新客运站总 建筑面积为 19598平方米(含附属配套设施)。 客运站主楼建筑面积 18878平方米, 共 12层, 15层 8696平方米,为客运站站务用房。 其中 一层建筑面积 ,为售票、候车大厅;二层建筑面积 平方米,为结算办公室、监控室、司乘人员休息室等;三层至五层建筑面积 ,为站务办公室。 612层 10192平方米,做为 司乘人员公寓 等附属用房。 安。20xx年辽阳市长途客运站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9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