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项目建议书(20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 “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 ”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根据规划,本项目主要影响区位于杭州市城市东扩的区域范围之内,同时也位于沿钱塘江开发的发展轴上,规划中六大组团中的义蓬组团位于钱塘江东 南岸,为钱塘江滩涂围垦地,面积 300 平方公里,以江东工业园区为主,是杭州未来先进制造业基地,该组团涉及范围包括义蓬、河庄、新湾镇等镇,均为本项目直接经过的区域。 2020 年 9月,江东工业区已正式开园,它的建设为杭州老城区工业的集中转移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和宽广的平台。 本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改善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缩短该区域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使该区与杭州、上海连为一体,并直接融入沪杭宁经济圈大环境,最终建成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集商贸、物流、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 花园式的综合工业新城。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区域公路运输、完善路网结构的需要 针对杭州城市发展形态和地理特征,杭州市规划道路网总体布局以 “一环、三纵、五横 ”的城市快速道路系统为主骨架,联系城市各大组团,结合其它城市道路网系统。 而萧山区也根据其自身城区结构确定 “四纵四横 ”快速路、 “九纵八横 ”主要主干路、“一环 二十二纵十九横 ”一般主干路的城区道路网结构。 本项目 江东大桥东接线是杭州市规划道路网中德胜快速路的延伸,同时也是萧山区道路网规划 “四纵四横 ”快速路中的 一横, 是路网系统中的主骨架之一。 随着江东大桥的建设开工,其东接线工程建设也迫在眉睫。 东接线工程建设完成后,将 主要承担义蓬组团往城市西北部的对外交通和与杭州市主城中北部及下沙城等城市组团之间的区域交通联系量。 因此,本项目将成为义蓬组团对外和城市各组团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走廊之一。 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 项目建议书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5 是 推动 杭州市 空港经济圈建设 的需要 打造杭州空港经济圈是杭州市两港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它的发展主要以萧山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为核心,其发展动力还需依赖萧山国际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作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重要旅游城市机场和国际定期 航班机场,也是浙江省的门户机场,上海浦东国际的主备降机场。 杭州市 江东大桥东接线作为杭州空港经济圈重要骨架道路,是促进杭州空港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 项目建议书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6 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与技术标准 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选用交通发生与土地利用模型,并采用类比分析的增长率方法进行预测。 在预测本项目未来承担路网中交通量比例时,综合考虑了钱塘江每个桥梁通道的主要功能以及 义蓬组团 内部路网组成结构,同时根据建设时序,充分考虑了不同时期的交通增长率及外围高速公路建设对本项目交通量的影响。 具体预测结果详见表 31。 表 31 江东大桥连接线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 /天 (pcu/d) 年 限 东连线 钱江 通道 接线以西 钱江 通道 接线 以东 2020 21210 10721 2020 61266 30232 2020 78752 36593 2029 107335 49869 注:客货车都转化为标准小客车。 技术标准 依据有关规划,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及交通适应性分析,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33。 表 33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东接线 1 道路 等级 一级公路 2 设计速度 Km/h 80 3 路基宽度 m 4 行车道宽度 m 23 5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m) m 250 6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m) m 400 7 停车视距 m 110 8 最大纵坡 (%) % 5 9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 Ⅰ 级 10 桥梁 宽度 m 31 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 项目建议书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7 新湾支线 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沿线经过河庄镇、义蓬镇与新湾镇三个重要乡镇,其中河庄镇与义蓬镇中已有河庄大道、青六路作为沟通乡镇与东接线的重要南北向通道。 而作为萧山区“ 区域大镇 ”的新湾镇 , 为促进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必须在东接线与新湾镇之间建立快速联络的交通通道。 根据现有道路情况,作为连接东接线与新湾镇间重要通道的 新湾支线,起点为原新湾大道终点的环形交叉口,终点位于江东大桥东接线桩号为 K15+ 位置,全长为。 考虑到连接线的功能以及原新湾大道的路基宽度,新湾支线采用设计速度80km/h 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度为 32m。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34。 表 34 新湾支线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新湾支线 1 道 路等级 一 级公路 2 设计速度 Km/h 80 3 路基宽度 m 32 4 行车道宽度 m 22 5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m) m 250 6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m) m 400 7 停车视距 m 110 8 最大纵坡 (%) % 5 9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 Ⅰ 级 10 桥梁 宽度 m 33 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 项目建议书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8 第 四 章 建设方案 路线方案 路线起讫点及走向 ( 1)起迄点 路线起点位于 江东大桥东端滨江二路互通处,起点桩号为 K4+;终点位于萧 山区 新湾镇, 与规划 中的主 干路世 纪大道 平面交叉 ,终点 桩号 为K20+。 ( 2)主要控制点 本路线的主要控制点有:滨江二路互通、河庄大道、青六路、钱江通道接线、世纪大道。 ( 3)路线走向 江东大桥东接线起点为江东大桥东端滨江二路互通处,终点和世纪大道相接,从西向东依次穿越河庄镇、头蓬镇、新湾镇。 其具体线位走向为: 呈东西方向途经文伟村、闸北村、蜀南村、向公村、民主村、小泗埠村、全民村、仓北村、盐场村南、春风村南、创新村、宏新村、东升村、新峰村、长征村,终点 至 世纪大道 , 路线全长。 ( 4) 新湾支线 新湾支线设计起点为原新湾大道终点的环形交叉口,终点于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桩号为 15+ 处相接,途经新龙村和创建村,路线全长。 方案比选 通过 听取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并对拟建项目 所在地 的踏勘和调查,综合考虑沿线的路网现状及规划 情况 、起终点 连 接线 情况 、筑路材料、征地拆迁等多方面因素。 本项目工作组对东接线工程主线提出了 A 线和 B 线两个路线方案,并经过多次的认真复习和研究后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 1) 东 接线 ( A 线比较段 K10+420~K20+949) A 线比较段起点桩 号为 K10+420,其后 呈东西方向途经全民村、仓北村、盐场村南、春风村南、创新村、宏新村、东升村、新峰村、长征村,终点。20xx年杭州市江东大桥东接线工程项目建议书(20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