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doc1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长度和内径的确定应符合表 2的规定,当采用 b)项标识方法时,表 2中的长度应加长 15mm。 如果标记过长,周围有物体遮挡标记,允许调整标记字体宽度,使标记长度适当缩小,但应不小于20mm,且标记应清晰可辨。 表 2 导线截面 mm2 线号长度 mm ~ 20~ 25 ~ 20~ 25 ~ 4 20~ 25 6~ 10 25~ 35 16~ 25 25~ 35 35~ 50 50~ 60 TB/T 1759— 2020 4 70 50~ 60 120 ≥ 60 150 ≥ 60 布线 布线应符合经过批准的设计图样。 布线余 量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单位为毫米 设备 布线余量 顶灯 500~ 600 电扇 150 壁灯、开关、插座、电加热器 50~ 150 车下大线 ≥ 200 配电盘端 30~ 50 空调机组电气连接器 ≥ 300 电线电缆应 按表 4进 行分类。 表 4 电线电缆分类 A B C A1 A2 电线电缆形式 电网线、供电母线 负载交流动力线 直流电源线、控制线 总线、信号线、通信线、天线、广播线 电线电缆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表 5的规定。 表 5 单位为米 电线电缆类型 A1 A2 B C A1 —— A2 —— B —— C —— 当采用金属线槽管及当接线端子区、交叉布线区或设备箱的开口处受到空间的限制时,可不按表 5规定布线,但应做好屏蔽和接地。 其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TB/T 30342020 的规定。 布线时应注意使电线电缆尽量远离发热器件,并遵守以下规则: —— 发热温度低于 100℃的发热器件,电线 电缆与之距离应保持在 20mm以上; —— 发热温度在 100℃~ 300℃的发热器件,电线电缆与之距离应保持在 30mm以上; —— 发热温度高于 300℃的发热器件,电线电缆与之距离应保持在 80mm以上; —— 如有隔热、防火措施,以隔热的实际温度考虑,达不到要求的距离时,允许 选用耐高温电线电缆或穿瓷套解决。 布线宜采用车下预布线方式。 布线可采用线槽、线管。 线槽、线管安装应牢固。 线槽内线束固定应均匀,车顶或底板线槽内线束固定间距应不超过 300mm,其它部位固定间距应不超过 500mm。 其强度应考虑正常和短路电流造成的电动力的影响。 车下布线可采用线槽、线管和分线形式。 为避免对外界干扰和涡流效应,同一回路的导线应紧TB/T 1759— 2020 5 邻布置,共管、槽敷设。 如不能共管、槽敷设,交流回路电线电缆应选用非导磁材料的管、槽敷设。 管内电线电缆不应有接头。 主干线的分线连接采用可供检查的分线盒、配电柜内接线端子连接方式。 穿入线管或线槽的电线 电缆,外径面积之和不应超过线管、线槽内孔横截面积的 70%(单根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