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国际金融简明教程:第1-2章(ppt57)-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引起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内外因素 ,可以概括为下列五种类型: ( 1) 周期性因素 —— 周期性失衡 ( 2) 收入性因素 —— 收入性失衡 ( 3) 货币性因素 —— 货币性失衡 ( 4) 结构性因素 —— 结构性失衡 ( 5) 偶发性因素 —— 偶发性失衡 长期逆差后果: ( l) 会引起本币汇率上浮压力。 ( 2) 国家信用下降。 ( 3) 容易陷入债务危机陷阱。 ( 4) 引起市场利息率上升 , 并影响商品市场的需求。 ( 5) 本国的国民收入就会下降 , 失业就会相应增加。 巨额顺差后果: ( l) 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 2) 导致本币汇价下跌。 ( 3) 有可能导致国内外市场的丧失。 ( 4) 引起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摩擦。 另外储备增加还将导致义务增加。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 “ 价格 黄金流动机制 ” 国际收支逆差 —— 黄金流出 —— 国内货币供给减少 —— 国内收入和物价下跌 ——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 利率同时上升 —— 国外资本流入 —— 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 1) 金币或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量应保持一定比例。 ( 2) 自动调节以充分就业为前提。 ( 3)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 1) 利率机制 收支逆差 — 外汇储备下降 — 货币供应量减少 — 利率水平上升 — 国外资本流入 — 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 2) 收入机制 逆差 — 利率水平上升 — 国内投资减少 — 国民收入减少 — 消费需求减少 — 出口增加 — 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 3) 价格机制 逆差 — 利率上升 — 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 — 物价降低 — 出口成本降低 — 出口增加 — 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3. 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逆差 —— 外汇需求大于供给 —— 本币汇率上升 —— 出口相对便宜 , 进口相对昂贵 —— 贸易收支改善 ——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浮动汇率制下 , 汇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 ,往往有可能使一国国际收支自动进行调整 ,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世界经济通过国际收支途径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金本位下 , 一般不需政策调节。 纸币下:。 调整财政收支来调节进出口。 贴现政策和准备金比率政策。 通过汇率调整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贬值与升值。 行政干预外汇的自由买卖和对外贸易 , 以达到目的。 第三节 国际储备 本节主要问题: 一、 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二、国际储备的来源和管理 三、国际储备与清偿能力 四、中国的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又称官方储备 , 系指一国政府为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 、可自由兑换的一切国际流动资产。 IMF定义: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 、 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可直接或有保障地通过同其他资产兑换 , 用以支持本国货币汇率的所有资产。 储备资产永远指实际存在的资产。 特性:可得性 、 流动性 、 普遍接受性。 ( 1) 黄金储备。 货币性黄金 — 非货币黄金。 ( 2) 外汇储备 是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 基本条件:自由兑换;重要地位;购买力稳定。 ( 3) 在 IMF的储备头寸 指在 IMF的储备档头寸加上债权头寸。 ( 4) 特别提款权 1969年创设。 特点: ① 记帐单位。 ② 不能直接用于支付。 ③ 只能由货币当局持有。 ( 1) 维持国际支付能力 , 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 2) 干预外汇市场 , 维持本币汇率 ( 3) 维持并增强国际上对本币的信心 ( 4) 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二、国际储备的来源和管理。金融学:国际金融简明教程:第1-2章(ppt57)-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