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原理(ppt34)-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采取的措施 长期因素:扩建厂房,购买大型设备,技术改造(需资金)(一年以上)。 中期因素:采用新工具,添加通用设备,或对设备进小规模改造或革新,利用库存来调节。 短期因素:加班加点,增加工人,降低废品率,改善设备维修制度,完善工资奖励的制度。 18 第二节 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备货型生产计划的核心是品种和产量 一、品种与产量的确定 品种的确定 大量大批不需确定,多品种批量生产需要确定。 ( 1)收入利润确定法 ( 2)产品周期四分图法/波士顿矩阵法 产量的确定 ( 1)线性规划方法 ( 2)盈亏平衡图法。 19 品种的确定 收入利润确定法是将生产的多种产品按销售收入和利润排序,并将其绘在收入利润图上。 举例如下: 产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销售收入 1 2 3 4 5 6 7 8 利润 2 3 1 6 5 8 7 4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E F G H 收入大小顺序 利润大小顺序 ( 1)收入利润确定法 20 产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市场占有率 % 70 65 40 35 35 28 10 7 销售额变化速度 0 3 2 3 2 1 ( 2)产品周期四分图法/波士顿矩阵法 1 2 3 2 1 0 1 2 3 5 10 15 20 30 40 50 60 销售额变化速度 市场占有率 70 产品周期四分图法是根据各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推出其处在的寿命周期,标在四分图中,分析确定生产品种。 举例如下: 21 确定了产品品种与产量之后,再安排产品的出产时间,就得到了产品出产计划,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三种纯策略为改变库存水平、生产率和改变工人数量。 通过改变库存水平来吸收需求波动 库存增加 库存减少 需求率 时间 生产率 需求 0 二、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 1)改变库存水平就是通过库存来调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数量不变。 优点: ( 1) 不必按最高生产负荷配备生产能力,节约固定资产投资 ( 2) 可以防止缺货(库存) 缺点: ( 1)产生库存维持费用 ( 2)破坏了生产的准时性; ( 3)纯劳务性生产不能采用。 22 二、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 2)改变生产率,使生产率与需求率匹配。 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这是准时生产制( Just intime)所采用的策略,它可以消除库存。 ( 3)改变工人的数量,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 忙时加班,闲时把工人调到其他生产单元;任务超出太多时,可以转包或变制造为购买。 优点: ( 1)准时生产; ( 2)消除库存。 缺点:( 1)忙时加班,需要加班费; ( 2)造成生产不均衡。 工人队伍不稳定,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且技术工人不是随时可以雇用到的。 以上三种策略可以混合使用。 23 反复试验法是通过直觉和经验得出一种方法。 将这种方法用于实践,取得经验,发现问题,对方法作出改进,再用于实践 ………如此反复。 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但是一定可得到可行的且令人满意的结果。 反复试验法 ( The trialanderror method) 例题: 某公司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需求,如表 1所示。 该产品每件需 20小时加工,工人每天工作 8小时。 招收工人需广告费和培训费,折合雇一个工人需 300元,裁减一个工人需付解雇费 200元。 假设生产中无废品和返工。 为了应付需求波动,有 1000件产品作为安全库存。 单位维持库存费为 6元 /(件 月)。 设每年的需求类型相同。 因此在计划年度开始时的工人数等于计划年度结束时的工人数,相应地,库存量也近似相等。 现比较以下不同策略下的费用。 24 ( 1) 月份 ( 2) 预计月生产需求量(件) ( 3) 累计需求量 (件) ( 4) 每月正常工作日数(天) ( 5) 累计正常工作日数(天) 4 1 600 1 600 21 21 5 1 400 3 000 22 43 6 1 200 4 200 22 65 7 1 000 5 200 21 86 8 1 500 6 700 23 109 9 2 000 8 700 21 130 10 2 500 11 200 21 151 11 2 500 13 700 20 171 12 3 000 16 700 20 191 1 3 000 19 700 20 211 2 2 500 22 200 19 230 3 2 000 24 200 22 252 表 1:预测的需要量 仅改变工人的数量,采取这种纯策略需假定随时可以雇到工人,具体见表 2。 (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