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实证研究(doc5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 确立研究方法 建立研究模型 资料收集 样本选择 变量转换与调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55 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公司多元化战略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 一,多元化的定义 (一 )产业经济学观 点 产业经济学所探讨的多元化即是 [范围经济 ]( Economics of scope)的概念,且从公司规模的角度来探讨。 一家公司拥有多个工厂生产相同或不同的产品,这种多厂所达到的规模经济( economics of scale)并非来自于工厂规模的扩大,而是经由多厂间共同分摊管理费用、财务上相互支持,或产品有上下游关系而得以节省交易成本,此即为范围经济。 (二 ) 供需面的观点 Ramanujam 与 Raradarajan( 1989)从供给面来定义多元化战略,认为一个公司或是事业单位是藉由内部事业的扩张,或 外部的并购、合并的方式来进入新的经营领域。 在以上多位学者对多元化定义所做的研究观点后, Ramanujam 与 Raradarajan( 1989)提出了较为综合的看法,认为“公司多元化就是公司透过内部发展或购并的活动涉及新的事业领域,并导致其在组织结构,行政系统或管理程序上的变革”。 这两位学者所提出的看法,比较起来更加的具体和严谨。 第二节 公司多元化的动机的实证文献综述 探讨公司多元化动机的研究很多,学者倾向列举出许多动机,以致文献中可辨认的动机数量多的难以分类,因此本研究以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分类方式做代表。 (一 ) Amit amp。 LiRnat 根据 Amit amp。 LiRnat(1988)的观点,综合历年来各学派的研究,公司多元化的动机,可以区分为综效动机及财务动机两类为 :一, 综效动机如达到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的效益,让消费者享有完整产品消费线的利益,若为相关产品多元化将可以获取更高市场占有率、规模及知名度因而产生独占优势,藉由产品互补作用,提高市场占有率及获利率。 二,财务动机如分散营运风险对非相关产品多元化,运用各种财务方法增加投资报酬率。 其实多元化事业或集团因为破产成本高,而且政府不会坐视任其倒闭故破产概率 降低及因举债增加使得利息费用有税盾效益。 Rumelt (1974)提出逃离动机,认为公司所处产业前景有疑虑,成长机会不多,甚至已经迈入衰退的阶段,于是选择进入另一个新产业,追求成长机会。 (二 ) Montgomery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55 页 Montgomery(1994)综合过去文献,将公司多元化的动机分为三个观点:市场力观点、代理人观点和资源观点。 Montgomery 认为市场力观点和资源观点皆以公司追求利润极大化为目标,但资源观点符合效率理论,而市场力观点并非以追求效率为目标。 兹将此三个观点介绍如下: (1)市场力假说 认为 多元化公司可以将市场力量由一个市场移转到另一个市场,因此提高公司的整个市场支配力量而提高绩效。 即多元化公司成功之处来自于取得聚合力(conglomerate power)的因素 (Hill,1985)。 聚合力是将多元化公司在其所经营的各个市场的市场力加总而得。 当多元化公司在越多市场具有优势地位,则越有机会使用聚合力将价格提高,甚至取得垄断利润。 一般而言,由于公司多元化结合而产生的反竞争行为,起源于以下三种因素: (crosssubsidization) 又称深口袋假说 (deep pocket hypothesis)。 多元化公司的子公司采取低于成本的掠夺性定价,企图让竞争对手退出市场,以取得独占地位,获取独占利润,而短期资金缺口,则由多元化公司其它部门承担。 亦即多元化公司以内部整体充足的资金补贴竞争激烈的子公司,以获取未来更可观的利润。 (reciprocal buying) 由于多元化公司的经营版图横跨数个产业,多元化公司以某一采购部门向某一独立公司采购作为筹码,要求独立公司向其子公司购买投入要素。 亦即,多元化公司企图以采购部门保护子公司,让子公司面对的需求线右移,以及互惠购买。 当多 元化公司对独立公司的买方力量越大,互惠购买的情形越可能发生。 (mutual forbearance) 多元化公司间的相互节制,就如同公司在同一市场中默契式的勾结,由于多元化公司彼此涵盖很多相同产业,通常他们都会很谨慎地在每个产业避免太大的竞争。 根据 [多重市场接触 ](multiple market contact)理论 (Bernhiemand Whinston, 1990),互相在许多市场也接触的多元化公司,因为体认互相的间的多重市场接触,所以比在单一市场经营的公司,较不会进入激烈的竞争。 (2)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又可分为以下三个不同观点: (growth maximizing hypothesis) 根据 Mueller(1969)的观点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因此管理人可能有很强的动机想要增加公司的规模,以满足本身的效用极大。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当产业步入成熟期时,管理者会将原来用于研发的现金流量转移至追求增加更多的投资机会, Jensen(1986)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 而自由现金流量理论隐含经营者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55 页 能会降低公司价值的合 并行为,而多元化合并是其中之一。 Montgomery(1994)认为一个自利的管理者为何会追求公司过度扩张的理由有两个:第一、管理者会指导公司采取多元化战略,以增加公司对自己特殊才能的需求。 第二、股东可以有效率的分散风险,但管理者无法将自己受雇的风险分散,以防止被解雇。 因此,多元化可能不是为了追求股东的利益。 (3)资源观点 Teece(1980)认为资源配置的失灵是导致公司进行多元化的一个原因。 其认为公司某些资源的过剩,如果不能在市场上顺利交易,公司唯有把这些过剩的资源用在多元化 生产上面,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这类的资源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在市场上交易成本过高的资源,另一种是无法完整分割的资源。 这两种资源都无法在市场上顺利买卖,因此拥有此过剩资源的公司便会施行多元化战略。 而 Teece(1982)再针对这个观点提出更具体的解释,认为如果公司生产具有范围经济的效果,而且公司可以利用市场交易相互支持,则在公司个别生产的情形下,一样可以享受范围经济的好处。 唯有当公司的资产、资源无法在市场上顺利交易时,公司便不得不进行生产的多元化,以充分利用资源。 Montgomery 认为一般对于多元化以及市场 力两者关系的研究,都是比较粗略的,也都无法提供两者关系间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相对的,代理人观点和资源观点就比较具有说服力。 代理人观点说明了公司多元化与效率间的关系,资源观点的看法则解释了多元化行为扩增的原因 第三节 多元化的分类和衡量方法 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许多学者均尝试提出多元化战略分类方式,也有学者直接引用某些常用的分类方式或略加修改后进行实证研究,以下提出一些最常被遵循引用的多元化分类方法: 1. Ansoff(1975) Ansoff 利用产品 /市场扩张战略 (表 21),说明公司的成长方 式。 他认为当新产品在新市场推出时,须采取多元化战略。 而多元化战略可再依产品及市场的特性分成水平多元化、垂直多元化及复合式多元化如表 22。 表 21 产品 /市场扩张战略 市场 /产品 原产品 新产品 现有市场 市场渗透战略 产品发展战略 新市场 市场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 ) 资料来源: Igor H. Ansoff, ―Strategies for DiRersification‖, HarRard BusinessReRiew, SepDec,1975, p114 以多元化战略而言,可再依产品及市场的 特性分成水平多元化垂直整合、集中式多元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55 页 化及复合式多元化如表 22 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分类表。 表 22 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分类 新 市 场 新产品 顾客 \产品 技术相关 技术无关 同类顾客 水平多元化 公司本身顾客 垂直多元化 相似顾客 集中式 新顾客 多元化 混合多元化 资料来源: Igor H. Ansoff, ―Corporate Strategy‖ . McGrawHill Book Co.,1965, 2. Kolter(1991) Kolter 将多元化战略 分为三类: (Concentric Diversification):公司现有产品线,增加具有共通技术或市场的新产品,而不论此产品是否吸引新类型的顾客。 (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公司增加与原有产品不相关的新产品,来吸引现有顾客。 (Conglomerate Diversification):公司进入与公司现有的技术、产品或市场均无关联的新事业。 依 Kolter 的分类方式,多元化战略并未包含垂直整合。 3. Wrigley(1970) Wrigley 剖析对公司多元化战略活动的观点,将多元化公司分成四种类型: A. 单一产品公司 (single product firm), B. 重点产品公司 (dominant product firm) C. 相关产品公司 (related product firm), D. 非相关产品公司 (unrelated product firm) 首度以专业化比率 (specialization ratio主要事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率 ),来提出对多元化战略的看法。 Rumelt(1974)扩充 Wrigley 的研究,以一个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依产品与市场的相关性分成三种比率为指标,建立了多元化战略的分类方法。 这三种比率分别为: (1) 专业化比率 (Specialization Ratio,简称 Rs): 在任一年度内,厂商所从事的最大单一业务所得的收入占全体营收的比率。 (2) 相关比率 (Related Ratio,简称 Rr): 在任一年度内,厂商由最大一群相关业务所得的收入占全体营收的比率。 (3) 垂直比率 (Vertical Ratio,简称 Rv): 在任一年度内,厂商在连续垂直整合生产活动中,所生产之副产品 (byproduct),联合产品 (jointproduct) 及最终产品所得的收入占全体营收的比率。 4. Raradarajan amp。 Ramanujam(1987) Raradarajan amp。 Ramanujam根据 Berry(1979)Wood 的模式,提出一个新的两 构面的多元化分类方法。 其以公司所跨产业数为纵轴,各产业的产品平均数为横轴,四个象限代表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55 页 种多元化战略。 其分类方法如图 23 所示 表 23 C 无关事业多元化 D 高度多元化 A 低度多元化 B 相关事业多元化 资料来源: Rajan P. Raradarajan amp。 RasudeRan Ramamujam, ―DiRersification andPerformance: A Reexamination using A New Two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DiRersity in Firm‖. Academy of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