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医生攻略(doc28)-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人所得税增加时 , 将会减少人们的储蓄倾向而刺激人们用消费替代储蓄;而当企业所得税增加时 , 就有可能产生替代效应 , 减少投资。 反之 , 则会增加私人储蓄和企业投资。 总的来说 , 税收的三种经济效应是同时存在的 , 它对经济活动的最终影响如何要看其综合的效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4 关于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率是否过高 , 取决于税收是否用于人民的利益。 而且穷人不工作就得饿死 , 不存在或很少存在挫伤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 而富人并不工作。 个人所得税的增加 , 并不会刺激人们用消费替代储蓄 , 除非消费是可以抵税的。 企业所得税增加时 , 投资也未必减少 , 除非资本家不要获取剩余价值了。 只能说某个局部税收增加 , 会导致该局部的投资减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5 税收的原则 总的来说 , 税收的原则包括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 适度原则以及法治原则等等 , 但主要可以归结为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1)税收的公平原则 包括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两个方面的含义。 而税收的社会公平 , 又分为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 所谓绝对公平 , 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 反映在税收实践上 , 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6 税收的原则 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 这是绝对的不公平 , 因为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有差异。 相对公平又分为 “ 横向公平 ” 和 “ 纵向公平 ”。 所谓横向公平 , 就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而纵向公平 , 就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 , 负担的税负则不应相同。 横向或纵向是否公平在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 因为难以精确 1衡量人们之间在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方面的同异程度。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7 税收的原则 尽管如此 , 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关于衡量公共收入征收公平与否的两种主张 , 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 要求纳税人应根据其从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纳税。 即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中所得效益相联系。 能力原则又称为能力支付原则 , 简言之就是按照每个人的支付能力纳税 , 实际上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国家税收应当以纳税人的支付能力为依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8 税收的原则 据 , 二即前面所论述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原则。 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要求税收保持中性 , 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要同等对待 , 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 , 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 其次是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 ,如资源禀赋差异 1等 , 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 , 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竞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39 税收的原则 争环境。 真正的公平要区分个人收入的来源 以及企业纳税与个人纳税的区别。 现在的问题是,对高档进口手表和私人游艇不征消费税,却对老百姓日常使用的香皂、洗发水等征消费税,公平吗。 (2)税收的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 ,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0 税收的原则 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 经济效率 ,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原则上,税源应来自国民收入,而不应来自税本。 通常认为,国民生产是税本,国民收入是税源,税收只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不能伤及国民生产。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1 公债的概念 公债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 , 凭借国家信用 , 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 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 现代信用经济是公债产生的基础。 严格意义上讲 , 公债不是公共收入。 关于公债 , 有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多持否定态度 , 认为公债从其资金使用来看是非生产性的 , 会使一国的资本减少 , 起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2 公债的概念 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 , 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社会游资得不到有效利用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 如果公债资金来源于生产领域而又用于生产领域则不应受到指责 1。 凯恩斯将公债政策视为政府进行反周期经济调节的手段 , 认为可以经常性地使用。 而布坎南则进一步指出 , 公债的产生 , 使得政府能够在不减少私人的实际财富的同时能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3 公债的特征 与税收相比 , 公债对债权人有自愿性 、灵活性与有偿性的特征。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依托的是国家信用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权力 , 建立在企业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基础上 , 它因而具有自愿性;公债的发行规模 、 发行时间 、 偿债方式 、 期限 、利率等可以根据国家公共收入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调节 , 因而具有灵活性;国家通过公债取得的收入必须按规定的方式和期限归还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4 公债的特征 同时支付一定的利息 , 因而具有有偿性。 一般来说 , 公债的效益不能低于购债人的边际投资效益 1。 与私人债相比 , 公债又有以下特征: (1)严格的法律约束。 每项公债的发行都必须有相应的公债法律和公债条例为依据 ,并在相应的法律 、 条例上标明价格 、 期限和利率 , 因此公债一种是对发行者有严格法律约束的特殊信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5 公债的特征 (2)依据国家信用。 政府以国家主权和资源作为承担公债偿本付息责任的基础 , 所以公债的信誉度和安全性是顶级的。 公债的评级通常是该国所有证券中最高的。 (3)效益的稳定性。 由于风险较小 , 安全可靠 , 政府又有着高度的信誉 1, 公债的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的程度 , 通常要比其他债券小得多。 由于其市场行情相对稳定 , 公债的效益率也通常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6 公债的 作用 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提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 国家针对一些特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提供 , 可以采取发行公债的形式来筹集资金。 调控经济。 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一定数量的公债 , 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 货币流通的数量进行有效调节。 利用闲置资金 , 拉动投资需求 , 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7 公债的 作用 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家将公债资金投资于国民经济的重点建设领域 , 可以拉动私人投资需求 , 调整产业结构。 提供新的信用流通工具。 公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 一般有着稳定的效益和较低的风险 , 丰富了投资品的种类 , 有助于实现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 降低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 其本身也是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优质的金融资产。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余斌 48 关于公债的 作用 国债 , 即国家的让渡 …… 总是给资本主义时代打下自己的烙印。 在所谓国民财富中 , 真正为现代人民所共有的唯一部分 , 就是他们的国债。 因此 , 一个国家的人民负债越多就越富这一现代理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公共信用成了资本的信条。 随着国债的产生 , 不可饶恕的罪恶 , 已不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