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doc43-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 7801 销售记录是否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是否保存三年。 7901 是否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 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是否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 7902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是否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是否同时处理。 8001 是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 告制度,是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 8101 对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是否有详细记录和调查处理。 8102 对药品不良反应是否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201 药品生产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是否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301 企业是否定期组织自检。 自检是否按预定的程序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8401 自检是否有记录。 自检报告是否符合规定的内容。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8 药品 GM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机构与人员 (检查核心 )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 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 GMP的重要环节。 (检查条款及方法 ) *0301 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察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 (图示 ),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检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部门相关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 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3.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通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 ; ; ; ; ,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 ; (加工或包装 )方的批准和监督; ; ; GMP实施情况加以监控等; 、试验或调查。 4.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例如,仓库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能否放行出厂,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管理部门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决定,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 、取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控制规程; 、批准原料、包装 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中间体、成品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 ,在决定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确保各种重要偏差已进行过调查并已有纠正措施; ; ; 、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 (包括检验方法的验证 )以及控制设备的校准都已进行; 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有效期及储存条件; ; GMP及岗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培训计划。 5.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审核、批准和分发各种生产规程; ; ,确保记录完整并已签名, 、评价,关键的 偏差已作调查并有结论和记录; ; ; ; 、验证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工艺或设备的变更做出评估; (或经改造的 )生产设施和设备通过确认。 *0302 是否配备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l. 企业管理人员一览表。 基本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 、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9 在岗位等。 2.企业技术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3.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4.企业生产及质量管理相关中层干部的任命书 (与 GMP不直接相关的财务行政、销售可不查 )。 5.人员学历、职称、执业药师、各类外出培训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6.以上人员均应为全职人员,不能兼职或挂名。 0401 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1.主管药品 生产和质量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条款规定的教育和实践经验。 所接受的教育通常包括下列学科:化学 (分析化学或有机化学 )或生物化学;化学工程;药学技术;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理学或其他有关学科。 2.条款中要求的相应资历,从 0302条要求的相关资料中确认。 3.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 ),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生产、质量 管理中履行其职责。 参见《生物制品GMP检查指南》。 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是否具有中药专业知识。 参见《中药制剂 GMP检查指南》。 0501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1.负责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应具有条款规定的教育和实践经验。 所接受的教育同 0401条。 2.条款中要求的相应资历,从 0302条要求的相关资料中确认。 3.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一 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4. 通过查投诉处理、返工、退货、偏差处理等资料,看关键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实践经验;是否能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 参见 750 7506条。 *0502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互相兼任。 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0601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0602 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人员是否接受原料药生产特定操作有关知识的培训 参见《原料药 GMP检查指南》。 0603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人员是否经相关知识的培训,具有识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技能。 参见《中药制剂 GMP检查指南》。 0604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0701 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是否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1.企业培训管理规程:规定本企业负责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 (包括: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GMP教育、企业制订的相关文件、专业知识、技术、实际操 作技能、职业道德等 )、培训对象、教材、聘请教员、培训方式、考核、培训小结、建培训卡及对人员的再培训等。 2.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考核 (考卷 )。 3.培训小结。 4.人员培训卡 (人员培训卡应是人员培训管理规程的附件,通常由各职能部门保存原件,以方便安排本部门人员的培训 )。 5.上岗证的颁发 (除电工、锅炉工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企业有权自己通过培训和考核,决定发放本企业员工的上岗证,应查是否有适当的培训及考核材料 )。 6.检查中应结合对有关人员的考核、 询问,对企业培训效果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 7.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和药品质量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实际操作培训等。 0702 从事生物制品制造的全体人员 (包括清洁人员、维修人员 )是否根据其生产的制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 (卫生学、微生物学等 )和安全防护培训。 参见《生物制品 GMP检查指南》。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0 药品 GM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厂房与设施 (检查核心 ) 药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药品 GMP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 (检查条款及方法 ) 0801 企业药品生产环境是否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对药品生产造成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 、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如原料与制剂、中药前处理及脏器组织处理与制剂、有特殊要求的厂房等是否符合规定。 4.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的位置。 5.污染源如:锅炉房的位置,煤堆、煤渣的放置、垃圾存放,明沟处理、闲置物资堆放等。 6. 环境是否整洁。 检查地面、道路平整情况及减少露土、扬尘的措施。 7. GMP并不包括生产人员安全、环境保护等国家其他法规规定的内容, GMP认证检查要突出 GMP检查的重点,一般人员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可由政府其他部门去检查。 0901 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合理布局。 :按生产剂型、品种、工艺、设备的要求,各生产工序衔接合理。 、布局应符合药品 GMP中相应条款的规定。 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 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 ,物料的存放和物料的传递应合理。 (区 )与非洁净室 (区 )之间,是否设有相应的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是否合理。 、下风口的位置及进、排风口的设置。 1001 厂房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应的书面规程,规定灭鼠、杀虫等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101 洁净室 (区 )的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 1102 洁净室 (区 )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是否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 1.厂房施工、验收文件,每步验收均应有记录。 2.查厂房维护、保养文件,应有记录。 3.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应为弧形,无菌操作区墙面间宜成弧形,便于清洁。 4.检查洁净室 (区 )的气密性,包括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 棚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 1103 洁净室 (区 )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其存放地点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 不同洁净室 (区 )的清洁工具是否跨区使用。 l.不同洁净级别区应设相应的洁具间,清洁用具不得跨区使用。 2. 10, 000级无菌操作间不应设清洗间和带水池的洁具间,此区域的清洁用具在完成清洁后,应送出该区清洁、消毒或灭菌,然后存放于洁具间备用,以减少对无菌操作区的污染。 3. 10, 000级非无菌操作间 (俗称万级辅助区 )及其他低要求级别区,可根据实际需要 设置地漏及水池,也可设清洗间,这些区域的地面可使用拖把、纱布及其他适当清洁用具清洁。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1 图 1 非无菌万级区的洁具间 4.清洁用具应定期清洗或消毒,并有相关的管理文件,防止清洁用具给生产带来污染。 5.现场检查并检查相关管理文件。 6.参见本指南《示例与参考》。 1104 中药生 产的非洁净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是否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是否有对加工品造成污染的可能。 参见《中药制剂 GMP检查指南》。 1105 净选药材的厂房是否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是否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参见《中药制剂 GMP检查指南》。 1201 生产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厂房和设施应有足够空间,以便生产操作及设备和物料的有序放置,防止混淆和污染。 1202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蒸、炒、炙、煅等厂房是否与 其生产规模相适应。 参见《中药制剂 GMP检查指南》。 1203 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有可能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时,其检验场所是否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 参见《原料药 GMP检查指南》 1204 储存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1205 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成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1.现场检查中注意以下区域是否适当: 1. 1进厂来料的验收区域; 1. 2物料、中间体、待验、放行或拒收的区域; 1. 3物料。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doc43-医药保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汤剂、中药合剂及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 麻 黄 9g 桂 枝 6g 杏 仁 9g 甘 草 3g [制法 ] 将桂枝、杏仁、甘草加水 200ml浸泡,另将麻黄置砂锅内,加水 600ml浸泡 10分钟,煎煮 15分钟后,加上述三味药煎煮至 150300m,滤过去渣,即得。 [附注 ] ( 1)本方中麻黄既能疏表发汗以散风寒,又能宣利肺气以平喘咳是主药。 ( 2)桂枝温经通络,使表血液循环旺盛
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 干燥设备 a 厢式干燥; b 流化床干燥;c 喷雾干燥器; d 红外干燥器; e 微波干燥器。 20200602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2 整粒 • 过筛得分布均匀的颗粒。 可用摇摆式颗粒机进行,应采用质硬的金属筛网,由于颗粒干燥式体积缩小,故整粒时筛网的孔径一般比制粒时用的要小一级。 整粒常用筛网一般为 12~ 20目。 20200602 来自
或用量很小,予以退货,淘汰该药品。 (2) 对于特殊保健,特别用途的指定药品, 根据其用量一次性购入,用完不得继续采购。 (3) 对于申请做三期临床的新药,根据其申请的病例数、使用疗程、用药总量分阶段购入供应临床。 三期临床结束后需继续使用,按新药处理。 3. 药剂科药品采购领导小组对所产生的药品计划进行检查,分配计划。 其原则是:质优、价廉、保障供应、优质服务,并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 如市
形成三个层次: 康师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统一与旭日升处于第二阵营; 剩下的品牌组成第三团队,争夺不到 30%的市场; 0102030405060康师傅 统一 旭日升 乐百氏 三得利 天与地 绿洲 碧泉品牌认知度 康师傅拥有极高的认知度, 统一与旭日升紧随其后; 高认知度的品牌具有高的市场份额 ; 13品牌认知: 13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度
形成三个层次: 康师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统一与旭日升处于第二阵营; 剩下的品牌组成第三团队,争夺不到 30%的市场; 0102030405060康师傅 统一 旭日升 乐百氏 三得利 天与地 绿洲 碧泉品牌认知度 康师傅拥有极高的认知度, 统一与旭日升紧随其后; 高认知度的品牌具有高的市场份额 ; 13品牌认知: 13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度
燥 鲜 叶 闷 黄 杀 青 揉 捻 黑茶 鲜叶 杀青 初揉 渥堆 复揉 干燥 茶类加工工序比较 炒干 炒青 干燥 烘干 烘青 绿茶 晒干 晒青 杀青 揉捻 渥堆 复揉 干燥 黑茶 (不发酵茶 ) 鲜叶 闷黄 干燥 黄茶 做青 杀青 揉捻 干燥 乌龙茶 (半发酵茶 ) 萎凋 揉捻或揉切 发酵 干燥 红茶 (发酵茶 ) 干燥 白茶 花茶 茶坯 (绿、红 或乌龙 ) 复火 鲜花 (茉莉、白兰、珠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