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ppt3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库下载 二、术后处理 ( 1)手术结束至护送回病房 •病人清醒后,血压脉搏正常,呼吸道通畅,通气正常后拔去气管插管 •确保胸腔引流管通畅、水封瓶密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备氧气和急救设备 •回病房途中暂时夹闭引流管,回病房后立即开放 ( 1)手术结束至护送回病房 注意事项: •对于肺泡有大量漏气的病人,如果转运时间长,须警惕张力性气胸的发生,必要时开放水封瓶。 •搬送全肺切除或年老体弱的病人时动作应该轻柔缓慢,以防发生纵隔突然移位、直立性低血压以致心跳骤停等。 (二)术后早期监护 •回病房后立即检查生命体征、各引流管是否通畅。 •鼻导管吸氧 •每 15~ 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病情平稳可酌情延长间隔时间,或予心电监护。 •注意观察胸液引流量和色泽 •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三)保持胸腔负压引流 •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装置:单瓶、双瓶、三瓶、电动负压胸腔引流装置 (三)保持胸腔负压引流 注意事项: • 水封瓶与床面高低至少相距 60cm,水封瓶不宜太小,玻璃管没入水中不宜太浅。 • 经常观察水封瓶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通畅。 • 全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应该调节水柱波动在 5cm上下。 • 如引流管气泡排出不断,可能是手术本身所致或是引流装置有漏气存在,应予纠正。 • 准确记录胸液引流量和颜色变化。 (四)拔除胸腔引流管指征 • 手术侧呼吸音良好,胸片示肺扩张满意,无积液和积气。 • 肺切除术后虽有少量漏气,在夹闭胸管 24h后呼吸音同前;胸片见肺扩张程度与夹管前相同时,则可以拔管,但拔管后应避免剧烈咳嗽,并严密观察。 • 全肺切除后视引流液多少决定是否拔管。 • 术中污染严重,则胸腔引流时间应相对延长。 (五)体位 •先取平卧位,待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时再取半卧位(气管手术除外)。 •卧床期间应在床上活动,经常改变体位。胸外科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ppt3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在 AM的慢性作用下, Kv家 族通道结构和功能已不同于原来的通道 (4) AM的慢性作用在基因水平上修饰了钾通道表达 (5) 正常钾通道的表达需 T3介导 AM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拮抗了 T3 AM拮抗 T3经下列三途径: ① 抑制 T T4进入细胞内 ② 抑制 T4转成 T3 ③ 抑制 T3与核受体结合 (7) 实际上 AM抑制了 T3对钾通道基因的正常表达 8.
轨道夹角 176。 若四个碳形成正四边形 , 内角应为 90176。 角张力: - 90= 176。 < - 60= 176。 环丁烷中的 C- C键也是“弯曲键”,但弯曲程度较小。 ∴ 环丁烷较环丙烷稳定,但仍有相当大的张力,属不稳定环,比较容易开环加成。 事实上,环丁烷中四个碳原子不共平面,这样可使部分张力得以缓解。 (动画 )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环戊烷的结构: C: sp3杂化
( ) ( ) ( )sin ( / 2 )()/2s f sssx x HA xnT 标量量化 模型 量化图示 量化间隔 均匀量化间隔 Q ( ) x { y k } k = 1 ,2 ,… L 量化器 x k x k +1 x k +2 y k 重建电平 分层电平 1k k kxx kbaL
反常呼吸 :吸气时胸壁内陷 ,呼气时凸出 . 导致双侧胸腔压力不平衡 ,纵隔随呼吸摆动 ,血液回流障碍 ,循环功能受损 . 使呼吸运动受限 ,肺活量减少 ,肺顺应性减低 ,气体交换不足 ,导致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呼吸功能受损 . 36 临床表现与诊断 : 1. 胸部外伤史 : 2. 疼痛 :为肋骨骨折最常见、最显著的症状 .特点 : 随呼吸和咳嗽加重 . 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 .
X线检查 : 患侧有胸腔积液的 致密阴影 . 全脓胸时肺受压而不同程度萎缩 ,纵隔向健侧移位 . 脓液不多时可同时看到 肺内病变 . 局限性脓胸可见 包裹性 阴影 . 有支气管胸膜瘘者 ,为 脓气胸 ,可见 液平面 . 少量 积脓 __肋膈角变钝 . (约 100~200ml). 中量 积脓 __外高内低弧形阴影 . (约 300~1000ml). 大量 积脓 __大片致密阴影
或其他所要求的环境。 然后计算裂纹随时间的增长,并判断破坏类型。 这个试验基本上是定量的,但对于被粘物的表面处理参数和胶粘剂的环境耐久性应区别对待。 10 标准试验方法汇集 老化 ( 1) ASTM D118370(1981) ——胶粘剂耐循环实验室老化条件的标准试验方法。 ( 2) ASTM D158160(1984) ——玻璃瓶标签用水基或溶剂、可溶液体胶粘剂粘接耐久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