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doc2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业 务,盘活积压的商品房,规范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 、教育文化事业、金融业、保险医疗业和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一是以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加速信息技术向第三产业各个领域的辐射和渗透,提高服务业 水平;二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中的非公益部分推向 市场;三是扩大金融、电讯、医疗、保险、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利用外资领域,促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投向这些产业,形成开放、竞争的新格局;四是大力发展咨询、中介等社会服务业。 (三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 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环境优势,加大农业双引进力度,以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进程。 调整农业结构。 2020年,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占耕地的比例由 38∶62 调为 45∶55 ;养殖业占 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37%调到 42%。 在确保 120 万吨粮食生产能 力的 前提下,发挥省内粮食主产区的优势,调整粮食种植品种,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6 页 值优 质水稻,优质水稻 (一 级米以上 )占水稻面积达 80%以上,扩大优质米在省内市场份额。 培育农业主导产品。 中心区要充分利用毗邻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和耕地、水面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水产、蔬菜和优质水果等,抓好珠三角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 基地化生产,建立专业市场,力争成为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重要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地和集散 地。 山区县则利用资源优势,抓好山水田林路为主要内容的山区综合开发,形成规模农业, 主要发展用材林、经济林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稀特水果、南药、林副产品、畜牧等主导 产品,形成南药基地、商品林基地、松脂 基地、竹子基地、经济林基地 (包括肉桂基地、水 果基地、板栗基地 )等现代农业基地,形成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体系。 重点发展高要的蔬菜走 廊基地,高要、德庆、四会等县 (市 )的优质荔枝、龙眼、皇妃贡柑、沙糖桔水果基地,全市的巴戟、何首乌、佛手、砂仁等南药生产基地及一批有特色的三高林业基地。 畜牧业重点 发展中心区 3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怀集 5 万头南德文黄牛基地、封开年产 100 万羽优质杏 花鸡种苗基地。 水产业重点发展 1万公顷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肇庆市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大力推广 良种、良法和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化生产技术 装备的应用,发展 “ 三高 ” 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壮大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流通体系,加快建立农村经济综 合信息网络,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行土地使用权股权化或自由转包等形式,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实行集约经营。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巩固绿化荒山的成果,组织林业第二次 创业,提高林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效益,结合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二、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 (一 )形成 “ 一个中心、两条走廊 ” 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化进程,使之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并与第三产业齐头并进。 在城市化和城乡建设 过程中,体现 “ 一个中心、两条走廊 ” 的城市布局,形成肇庆市区为中心,连接德庆、封开 县城和沿岸各个镇的西江走廊城市带,以及以四会市为龙头,连接广宁、怀集县城和沿岸各 个 镇的绥江走廊城市带。 (二 )建设 “ 一河两岸 的新兴大城市 加快肇庆市城区建设,以桥梁连接 “ 一河两岸 ,把端州、鼎湖、高要纳入城区总体规划, 形成 肇庆市 “ 一河两岸 的城区总体格局,拓展城区综合功能。 力争 “ 十五 期间,在国家级优秀 旅游城市的基础上把肇庆市建设成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以 “ 五城一体 的名城效应吸引投资、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要突出为发展大旅游的 功 能,按现代化的要求明确划定生态敏感区、市镇密集区等城市功能区,加快新城区的建设, 以历史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6 页 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的要求和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 城市扩展的规划,预期 2020年,肇庆市中心城区发展到 70万人左右的城市规模。 (三 )积极发展一批中小城市 重点是充分发挥四会市最接近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地域优势,以珠三角城市化效应带动, 提高四会的城市化水平和加速工业化进程,按中等城市规模进行规划、建设,以之带动绥江经济走廊的发展。 怀集要充分发挥县城处于两省四县的结合部的地域特点,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怀 集县城建成中小型城市,省际、县际的商品集散地。 广宁、封开、德庆等县县城按小城市 的 规划发展,到 2020年发展为小城市。 (四 )加快小城镇建设 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为主、新建为辅、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抓好小城镇建设。 首先抓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并且以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用事业;其次是重组合并,强化中心城镇,壮大建制镇的经济实力,把乡镇企业集中到小城镇来,发展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再次是制定鼓励政策促进农民进入小城镇定居和就业。 “ 十五 ” 时期,重点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实力雄厚、具有示范性的中心城镇。 三、加速信息化的进程,推动新经济快速发展 (一 )增强信息产业的支柱地位 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化、智 能化的知识产品和服务,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加大企业对信息 技术应用的硬、软件投资力度,政府也将对社会性、公益性信息化项目增加投入。 信息产业 的支柱地位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信息产业 (含电子信息制 造业和信息服务业 )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到 15%,其中中心区达到 25%以上。 (二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 “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企业主体,资源共享 ” 的原则,加快建设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 体的各类用户接入网等基础传输网络和基础设施。 有线广播电视网 加快肇庆城区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网络的升级改造和实现全市光缆联网到县 (市 )区、乡镇,建成高速宽带 综合信息传输网;移动交换网 加强 WAP(手机上网 )网络的建设,扩展 GSM(数字移动电 话 )网容量,适时引入GPRS(分组交换机组上网 )网络,并平稳向第三代移动通讯 系统过度 ,满足社会对多媒体业务需求;数据接入网 积极推进基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信息光 纤主干网三网融合。 建设好服务功能齐全、覆盖范围广的城域网。 在推进基本电信普通服务 的同时,加速建设一个覆盖全市的超大容量、高度灵活、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络。 (三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通讯设备及器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视听器材及产品、基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6 页 元器件,到 2020年,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技术、装备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 软件和 系统集成业重点发展应用软件 和嵌入式系统软件,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科研所为依托,使之逐步形成产业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全面拓展信息服务业 基本电话业务的发展由市、镇向农村扩展,增强综合通信能力;广播电视实现节目制作、播出、储存、交换的数字化、网络化,更新和改造模拟电视设备系统,逐步向全面数字化和高 清晰电视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信息网络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等各类信息服务业。 (五 )推进社会信息化 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大力推广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 制造 (CAM)、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 、企业资源计划 (ERP)等技术,全面 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提高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政府管理和 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全面展开,加快建立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开展远程 教育。 全面建立各种信息平台,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重点建设政府信息网、社会保障信息 网、就业信息网、教育信息网等工程项目。 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普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把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 推广。 到 2020年全市全 部高中和 80%的初中及有条件的小学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并 将加入广东教育和科研网,到2020年全部中学和部分小学都加入广东教育和科研网。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一 )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 建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要网架,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为配套,连接省会城市、周边城市的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 构建干支结。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doc2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