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接管理(ppt14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 端连接; 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协议 ;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下载 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主要有:  网络终端协议 Tel;  文件传输协议 FTP;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 域名系统 DNS;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下载 OSI参考模型与 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下载 对 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 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的子层插入;  寻址 、 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 , 降低系统效率;  数据安全性 、 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  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 , 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  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 下载 对 TCP/IP参考模型评价  在服务 、 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 , 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 , 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他非 TCP/IP协议族;  TCP/IP参考模型的主机 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 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而 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下载 3 TCP/IP协议 现在 , 随着 Inter 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开始遍及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 而在 Inter网 络 上 所 使 用 的 协 议 正 是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 Protocol) 协议 , 即传输控制协议 /网际协议 .在 20世纪 60年代后期开发出来了用于“ 异构 ” 网络环境中的 TCP/IP 协议。 也就是说 ,TCP/IP协议可以在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上实现 , 并且TCP/IP协议已成为建立计算机局域网 、 广域网的首选协议 , 并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 下载 RFC文档  请求评价 RFC文档从 1969年 ARPANET出现时就开始存在;  它们是用于 Inter开发团体的最初的技术文档系列;  任何人都可以提交 RFC文档,但它并不是一定会成为标准,事实上很多 RFC 文档都没有实现;  RFC文档草案对于从事 Inter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是获得技术发展状况与动态的重要信息来源;  读者可以很方便地从相关主机使用 FTP、 Web和其他的检索方式获取这些文档。 下载 读 RFC文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是需要确定它是最新的文档 , 二是需要注意 RFC文档的类别;  所有的 RFC文档都要经历评论和反馈过程 , 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它们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 RFC文档一旦被提交 , IFTF和 IAB组织将审查 RFC文档 , 通过后可以成为一项标准;  RFC文档按照它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可以分为标准 、 草案标准 、 提案标准 、 实验性的 、 信息性或历史性的;  RFC文档又可以分为被要求 、 被推荐 、 被选择 、 受限制使用或不被推荐。 下载 Inter管理机构  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 Inter协会 ISOC  Inter体系结构委员会 IAB  Inter工程任务组 IETF  Inter工程指导委员会 IESG  Inter研究任务组 IRTF  Inter网络信息中心 InterNIC  Inter地址分配授权机构 IANA  WWW联盟 下载 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 应 用 层传 输 层网 络 层数据链路层物 理 层 下载 Inter 网际协议( IP)  在 TCP/IP体系中,网际协议是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下载 IP地址 在 TCP/IP网络中 , 每个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 , 它是通过 IP协议来实现的。 IP协议要求在每次与 TCP/IP网络建立连接时 , 每台主机都必须为这个连接分配一个唯一的 32位地址 , 因为在这个 32位 IP地址中 ,不但可以用来识别某一台主机 , 而且还隐含着网际间的路径信息。 需要强调指出的 , 这里的主机是指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台计算机 , 实际上 IP地址是分配给计算机的网络适配器( 即网卡 ) 的 , 一台计算机可以有多个网络适配器 , 就可以有多个IP地址 , 一个网络适配器就是一个节点。 IP地址为 32位地址 , 一般以 4个字节表示。 每个字节的数字又用十进制表示 , 即每个字节的数的范围是 0~255, 且每个数字之间用点隔开 , 例如: , 这种记录方法称为 “ 点 分 ” 十进制记号法。 IP地址的结构如下所示: 网络类型 网络 ID 主机 ID IP地址的 32位被分成了 3个字段:网络类型字段、网络 ID字段和主机 ID字段。 网络类型字段用于标识网络的类型,到目前为止网络划分为 A~E五类;网络 ID则标识该主机所在的网络,由网络类型字段和网络 ID字段构成网络标识;主机 ID是该主机在网络中的标识。 IP地址的基本分配原则是要为同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的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 ID号,以区分主机,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具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但是可以具有相同的主机标识号。 按照 IP地址的结构和其分配原则,可以在 Inter上很方便的寻址:先按 IP地址中的网络标识号找到相应的网络,再在这个网络上利用主机 ID找到相应的主机。 由此可看出 IP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机的代号,而是指出了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 下载 组建一个网络时 , 为了避免该网络所分配的 IP地址与其他网络上的 IP 地址发生冲突 , 必须为该网络向 InterNIC( Inter网络信息中心 ) 组织申请一个网络标识号 , 这也就是整个网络使用一个网络标识号 , 然后再给该网络上的每个主机设置一个唯一的主机号码 , 这样网络上的每个主机都拥有一个唯一的 IP地址。 另外 , 国内用户可以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 来申请 IP地址和域名。 当然 , 如果网络不想与外界通信 , 就不必申请网络标识号 ,而自行选择一个网络标识号即可 , 只是网络内的主机的 IP地址不可相同。 下载 IP地址的分类 为了充分利用 IP地址空间 , Inter委员会定义了五种 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 , 即 A类至 E类 , 如图 41所示。 其中 A、 B、 C三类由 InterNIC( Inter网络信息信心 )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 , D、 E类为特殊地址。 0 网络地址 ID( 7BIT) 主机地址 ID(24BIT) 0 1 7 8 31 A类 IP地址 10 网络地址 ID( 14BIT) 主机地址 ID(16BIT) 0 1 2 15 16 31 B类 IP地址 110 网络 IP地址( 21BIT) 主机地址 ID( 16BIT) 012 3 23 24 31 C类 IP地址 1110 广播地址 ID( 28BIT) 0123 4 31 D类 IP地址 11110 保留用于将来和试验使用 01234 5 31 E类地址 ( 1) A类地址。 从图 41( a) 中可以看出 , 在 A类地址中 , 用第一个字节来表示网络类型和网络标识号 , 后面三个字节用来表示主机号码 , 其中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设为 0, 用来与其他 IP地址类型区分。 第一个字节剩余的 7位用来表示网络地址 , 最多可提供 272=126个网络标识号;这种 IP地址的后 3个字节用来表示主机 , 每个网络最多可提供大约 1678万 ( 2242)个主机地址。 这类地址网络支持的主机数量非常大 , 只有大型网络才需要 A类地址 , 由于 Inter发展的历史原因 ,A类地址早已被分配完毕。 ( 2) B类地址。 从图 41( b) 中可以看出 , 在 B类地址中 , 用前两个字节来表示网络类型和网络标识号 , 后面两个字节标识主机号码 , 其中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两位设为 10, 用来与其他 IP地址区分开 , 第一个字节剩余的 6位和第二个字节 ( 共 14位 )用来表示网络地址 , 最多可提供 2142=16,384个网络标识号。 这种 IP地址的后 2个字节用来表示主机号码 , 每个网络最多可提供大约 65,534( 2162) 个主机地址。 这类地址网络支持的主机数量较大 , 适用于中型网络 , 通常将此类地址分配给规模较大的单位。 ( 3) C类地址。 从图 41( c) 中可以看出 , 在 C类地址中 , 用前 3个字节来表示网络类型和网络标识号 , 最后一个字节用来表示主机号码 , 其中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设为 110用来与其他 IP地址区分开 , 第一个字节剩余的 5位和后面两个字节 ( 共 21位 ) 用来表示网络地址 , 最多可提供约 200万 ( 2212) 个网络标识号。 最后 1个字节用来表示主机号码 , 每个网络最多可提供 254( 282) 个主机地址。 这类地址网络支持的主机数量较少 , 适用于小型网络 , 通常将此类地址分配给规模较小的单位 , 如公司 、 院校等单位。 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 , 主要是留给 Inter体系结构委员会IAB( Inter Architecture Board) 使用。 E类地址保留在今后使用。 目前大量使用的 IP地址仅有 A, B和 C类三种 IP地址。 例如:一个 IP地址为 ,其用二进制表示为10000010 00001100 00000100 00100010,把其与图 41相比较可以看出,此 IP地址属于 B类网络,其网络 ID号为 0000010 00001100B, 即 524,主机号为 00000100 00100010,即为 1058。 ( 4) 特殊的 IP地址。 ① 如果网络 ID为 127, 主机地址任意 , 这种地址是用来做循环测试用的 , 不可用作其他用途。 例如 , 是用来将消息传给自己的。 ② 在 IP地址中 , 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 1, 则该 IP地址表示是一个网络或子网的广播地址。 例如 , 分析可知它是 C类网络地址 , 其主机地址为最后一个字节 , 即 255, 二进制为 11111111B, 表示将信息发送给该网络上的每个主机。 ③ 在 IP地址中 , 如果某一类网络的主机地址为全 0, 则该 IP 地址表示为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 例如 , 分析可知它是 C类网络地址 , 其主机地址为最后一个字节即 0, 二进制为 00000000B, 表示一个网络地址。 说明: 正是由于地址不允许全 0( 表示网络或子网地址 ) 或全 1( 表示广播地址 ) , 所以其网络数目和主机数目都要减 2。 例如 , C类网络只能支持 282=254个主机地址。 另外 , 如果要使网络直接连入 Inter, 应使用由 InterNIC分配的合法 IP地址。 如果通过代理服务器连入 Inter, 也不应随便选择 IP地址 , 应使用由 IANA( 因特网地址分配管理局 )保留的私有 IP地址 , 以避免与 Inter上合法的 IP地址相冲突。 这些私有地址的范围是:  ~ ( A类 ) ;  ~ ( B类 ) ;  ~ ( C类 )。 综合来看 , IP地址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① IP地址是一种非等级的地址结构。 这就是说 , 和电话号的结构不一样 , IP地址不能反映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 ②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 ( 作路由器用的主机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