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与水坝(doc9)-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发电、防洪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比较,以权衡利弊得失。 并且,初步提出了将全国的江河流域进行科学分类,作为生态保护、水能开发和水坝建设的依据。 即:一类江河与江段。 包括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少数民族的神山圣湖,地质条件脆弱区和地震高发区,原住居民强烈反对建坝的流域和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被否定的水电工程,禁止开发。 二类江 河与江段。 建坝的弊大于利,如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分布区,鱼类集中繁殖和回游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地,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滑坡、塌方与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多发区,国际河流,涉及大量移民和诸多社会问题的地区等,搁置开发。 三类江河与江段。 建坝利弊各半,经济效益高而社会与生态代价大,慎重开发或进行保护性开发。 四类江河与江段。 已经进行了水电开发,但仍未完全丧失生态价值或景观价值,移民问题不严重,发电效益高,可进行适度开发。 五类江河与江段。 已进行了高强度水电开发,已形成人工化、水库化和渠道化的河道,丧失了生态 保护价值并难以恢复或不可恢复,后续建坝移民量少,社会影响低而经济效益高,可集中开发。 ( 2)在现阶段,制定分类规划,区别对待江河及江段的水电开发,也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 3 认真研究水坝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影响和作用 在 2020 年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黄委会主任李国英明确提出,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并初步提出了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途径、三条黄河支撑的“ 1493”的理论框架。 向全河数万名职工发出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行动的动员令,向全社会发出了为实现这一 目标而共同努力的呼吁。 目前,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新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到黄委会职工的心中,为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而奋斗正在形成共识。 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水利、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笔者以为,水坝就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际上,水坝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也是以黄河的生命健康为前提条件的。 河流生命的核心是水,命脉在于流动。 一旦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河流自身生命系统发生危机,水资源没有了,河流静止了,河水黑臭了,那巍巍大坝、水库电站的作用也会消失。 建国 以来,在黄河的干支流上修筑大坝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一直在进行着。 1955 年 7 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按照“除害兴利、蓄水拦沙、综合利用、梯级开发”的指导方针,在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河段规划布置了 46 座枢纽工程。 其中,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三门峡四座大水库是调节径流、拦蓄洪水和泥沙的综合利用工程,其余四十二座都是径流电站或灌溉壅水枢纽。 1984 年开始对以前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进行修订完善。 修订后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在龙羊峡至桃花峪河段布置了 36 座梯级 枢纽工程。 目前,黄河上已建在建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三盛公、万家寨、天桥、三门峡、小浪底等十几座,是全国大江大河中开发程度较高的河流之一,发挥了巨大的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供电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确保了建国 50 多年以来伏秋大汛安澜;从 1999 年以来,精心调度水资源,保证了黄河不断流,保证了沿黄城乡群众的生活用水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并几次将黄河水送到天津;在 2020 年历史罕见的黄河秋汛中,“四库联调”,把一次次较大的洪峰变为平缓的流量,减少了 下游漫滩带来的一系列危险和灾难;运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