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竞争法ppt2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 ( 1) 销售鲜活商品; ( 2)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 3) 季节性降价; ( 4) 因清偿债国 、 转产 、 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 经营者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推销商品的行为  违法进行有奖销售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 13条规定 ,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 1) 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 2) 利用有奖销售的办法 , 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 3)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 最高奖的金额超过 5000_元的。 前两种属于禁止性有奖销售 , 后一种属于限制性的有奖销售。 .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营者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 招标 、 投标过程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 15条明确规定了两种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1) 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 , 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的行为。 这种行为直接损害招标者的经济利益。 ( 2) 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 , 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 直接侵犯了其他经营者的正常活动和经济利益。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公用企业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行为 1政府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 、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一种侵犯用户和消费者利益以及国家利益 ,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 , 各国立法都规定了严厉的制裁措施。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 一 ) 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所谓消费者 , 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 、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 以下简称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于 1993年 10月 31日公布 , 1994年 1月 1日起施行。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状况  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 各国普遍重视消费者保护的立法。 本世纪初起 , 一些国家就开始制定相关的单行法规 , 至今有的国家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单行法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