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讲义中国先贤管理智慧(46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向来,赛马的时候用以分辨胜负的规则,总是比快而非比慢。 而今,董事长却不按牌理出牌,这使得习惯于传统比赛规则的人不知所措。 李姓协理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他能挣脱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局限。 譬如说,他为了让自己的马能比对方的马较晚到达目的地,他跃上对手的马,快速地让它驰向目的地。 而使自己的马被抛在后面。 当对手如梦乍醒时,恐怕他已经来不及挽回这个局面了。 一则故事 启示 不要只从自己已知的或习以为常的领域看事物,而应该扩大自己的习惯领域并试图从不寻常的角度来看事物。 唯有如此,我们的绩效才可望提升。 20 在各行各业,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许多责任感强烈、企图心旺盛的从业人员,不但无法获得预期中的成就,甚至其中有一些人终其一生居然毫无成就可言。 追根究底,我们不难察觉,原因之一恐怕是:他们只提得起,却放不下。 犹如这种小虫,许多责任感强、企图心旺盛的人,只懂得钜细靡遗的承担工作,而不懂得选择性地承担工作;只懂得事必躬亲,而不懂得借力使力。 他们所承担的超载工作量,可以大到妨碍健康的地步。 倘若这些人又患上了“无法摆脱过去”的毛病,亦即老是沉迷于过往的成就,或耽溺于过往的失败,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断送自己的一切。 富于效能的管理者都了解,他们必须做妥许多事情,且必须运用有效的方法做妥这些事情。 每次只处理一件事情,并且优先处理那些须要优先处理的事情。 只有摆脱过去的诸种羁绊,才能让我们真正地活在现在。 世界上一切的成就、一切的功德、一切的产品、一切的服务、一切的利润 …… 都是靠时间堆砌起来的,而这个时间就是“现在”。 换句话说,只有“现在”才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的时间,也才是具有生产力的时间。 基于此,把握“现在”遂成为管理者成功立业的积极条件。 典故之十 ——小虫背物 管理智慧 有一种小虫生性喜爱背东西。 在它行走的时候,无论是遇到什么东西,总是仰起头设法将它背在身上。 背上的负荷愈来愈重,它虽然感到困苦不堪,但却不停止背物。 它背负的东西多到让它仆倒在地上而起不来。 人们见到了,可怜它,把它背上的东西拿掉。 但是等到它能够爬行的时候,它捡东西来背。 它不仅喜爱背重物,而且又喜爱往高处爬,拼命爬个不停,最后终于坠地而死。 几句格言 • 尽管我们无法抓住今天,让它不要远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却可以不要糟蹋掉今天。 • 一个今天的价值等于两个明天的价值 • 昨天是一张已被注销的支票 • 明天是一张尚未到期的本票 • 今天则是随时可运用的现金。 请善用它。 21 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传统价值观长期薰陶下,国人普遍将“勤能补拙”奉为行事的圭臬看待,因此造就了不少的“工作狂”。 在各色各类的机构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许多管理者的工作时间都很长。 例外性的长时间工作并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但是经常性的长时间工作则后果堪虞。 以下在种不良后果颇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若干研究发现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超过八小时,则生产力(效率)将快速地递减。 第二、长时间工作足以令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 许多管理者对工作抱持“白天做不完,夜晚还可以做;平时做不完,周末或礼拜天还可以做”的态度,遂使八小时可以做妥的事被拖延到十小时才完成,五天可以做妥的事被拖延到六天才完成。 第三、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工作之失败。 有些学者曾经针对一群管理者在事业上之成败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成功的管理者与失败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其中的一种差别在于:失败的管理者随时愿意为工作而牺牲家庭。 一般人总以为,愈是勤勉地工作,愈能获致成就。 其实,勤勉与成就之间并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存在。 西方人主张“灵巧地工作重于勤勉地工作”。 “不龟手之药”提醒我们在勤劳之余仍应讲求方法。 因为同样是运用避免皮肤冻裂之药,有人藉着它被封疆为侯,有人则一生一世只能藉着它做漂洗布絮的工作,其间的差异就在于药物使用途径之不同。 宋国有个人善长于制造避免皮肤在寒冬冻裂之药店。 他的家人世世代代都做漂洗布絮的生意。 有位旅客听闻这件事后,就出价一百两黄金要向他购买药方。 他于是与家人商议:“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布絮为业,每年只能赚取数两黄金。 现在如果卖出药方,一下子就可以获致百两黄金的厚利,我看还是把药方卖给那位旅客吧。 ” 旅客得到了这种药方去游说吴王,希望吴王接受它。 此时,刚好越国出兵攻打吴国,吴王就任他为将,在冬天率军和越军进行水战。 吴军藉着避免皮肤冻裂之药,大败越军,这位旅客也得到吴王之赐地封侯。 典故之十一 ——不龟手之药 管理智慧 22 三、沟通 23 陈述 ——不论是口头陈述还是书面陈述 ——是管理者必须灵活掌握的一种工具。 管理者在陈述时所希冀达成的目的是:不仅让别人了解他试图沟通的信息,而且能够清楚到避免让别人对他试图沟通的信息产生误解或曲解。 为达这个目的,管理者在陈述时至少必须刻意遵守底下三个原则: 第一、 言简 ——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易懂的措辞来传达信息 第二、 意赅 ——传达的信息本身应该详尽完备,否则容易造成误解或曲解。 其次,为了让信息本身能够详尽完备,在说明事理时必须用人家所知道的来解释人家所不知道的。 第三、 多用视觉媒体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吸收的信息,有 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6%来自其他感觉。 在陈述时,倘若能让观众清楚地看到而且清楚地听到你所试图沟通的信息,则这样的陈述效果必佳。 11% 6% 83% (一)陈述 24 人际沟通所试图达成的最高境界是:不但要令人清楚了解你的意思,而且要清楚到避免令人误解或曲解你的意思。 “说话”是人际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与最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工具。 为了让你说的话能被了解,并避免被误解或曲解,你必须慎选说话时机。 说话的时机不对,不但使得说出的话发挥不了预期效果,而且还可能自毁形象,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墨子的学生子禽问墨子道:“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覆说:“像癞蛤蟆与青蛙,从早到晚不停地叫,甚至叫到口干舌燥,然而有谁听到它们的叫声呢。 反观报晓的雄鸡,它只在黎明时分才啼叫,却能让天底下的人为之震动。 所以,话说多了难道会有好处。 人们是否会听你的话,并不取决于你说话的多寡,而是取决于你说话的时机是否适当。 ” 典故之十二 ——蛤蟆、青蛙与晨鸡 管理智慧 (二)说话时机 25 大凡能把握时机的就能昌盛,而断送时机的就会灭亡。 孟家之子与施家之子学问一样,但建立的功业却大不相同。 原因是他们错过时机,而非他们在方法上有何错误。 况且天下的道理并非恒常是对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恒常是错的。 以前所用的,今天或许就会被抛弃;今天被抛弃的,也许以后还会派上用场。 这种用与不用,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 一个人必须能够见机行事,懂得权变,因为处事并无固定法则。 这些都是取决于智慧。 假如智慧不足,则即使拥有孔子那么渊博的学问,拥有吕尚那么精湛的战术,哪有不遭遇挫败的道理。 鲁国姓施的一家有两个儿子。 一个爱好学问,另一个爱好兵法。 爱好学问的那个儿子,以仁义的道理去游说齐国的国王。 结果,齐王接纳了他,并让他担当众公子的老师。 爱好兵法的那个儿子,用兵来游说楚王。 楚很高兴,遂任命他为军师。 这两个儿子的俸禄使他们变得富有;这两个儿子的官位,使他们的亲人感到荣耀。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 他们的专长亦跟施家一样,一个爱好学问,另一个爱好兵法。 只是孟家苦于贫穷,非常羡慕施家的富有,于是就前来施家请教致富之道。 施家的两个儿子乃据实告诉他们。 后来,孟家的一个儿子到秦国,以仁义的道理游说秦王。 秦王说:“当前诸侯争战激烈,所最感迫切需要的不外是练兵与筹饷。 倘若用仁义来治理我国,则是自取灭亡。 ”于是秦王对他施以宫刑。 孟家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以兵法游说卫王。 卫王说:“我们是个很脆弱的国家,而且目前正夹在大国之间。 对于大国,我们要服从他们;对于小国,我们要安抚他们,这是我们求取平安的方法。 倘若依靠兵力,那么我们很快就会亡国。 如果让你全身而退,你再到别国游说,那对我国可能造成的祸害可就不轻啊。 ”卫王遂命人砍掉他的双脚。 典故之十三 ——施氏与孟氏 管理智慧 由以上两则典故可知,说话的时机必须适当。 所谓适当的说话时机,广义说来是指: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向适当的对象,传达适当的信息。 26 根据研究报告,管理者通常花费 75%至 90%的工作时间从事信息沟通,其中大约有 5%用于撰写, 10%用于阅读, 35%用于说话, 50%则用于听话。 尽管听话在管理者的信息沟通过程中占最重要之地位,但是管理者在许多情况下却听而不闻。 导致管理者听而不闻的原因有: 根据说话者的外表、说话技巧、身份、地位、关系亲密不同,而对听到的话语擅作主观之评价; 只听话语中所传达的事实,而不注意话语所涵蕴观念或用意; 一般人听话及思考的速度大约较讲话的速度快四倍,因此在听取他人的话语时,总是以多余的时间想别的事情 有意避免听取自认为难以理解的话语 在无法凝神谛听时,仍然装出专心听话的姿态 在说话者说出几句自己所不乐意听的话语时,即拒绝再听下去 在自以为说话的人不会再说出令自己感到兴趣的话时,立刻就想别的事,不再听对方讲话 在听话的时候,常常很容易因外界的声音或事物之干扰而分心 因不同意对话者之某些话语,而在他说完话之前即试图打断他的话语,甚至向他提出反驳。 在听话时,老在那儿思考如何答话,而不太注意听说话者所说的话。 为了让信息之沟通产生良好的效果,任何一位从事信息之沟通者 ——特别是管理者 ——务必要设法排除以上诸种听而不闻的原因。 (三)听 27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是一般人最熟悉的沟通媒体。 但是除了语言媒体之外,尚有非语言媒体。 最重要的非语言媒体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以及空间与物品之拥有等。 分别阐释如下: 面部表情 面部包括前额、眉毛、眼睛、鼻子、脸颊、嘴、下巴等。 透过面部各种器官之变化,可以展现喜乐、悲哀、惊讶、恐惧、愤怒与厌烦等表情。 面部器官之中,以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最具表达力。 身体姿态 一个人的坐姿、走姿、立姿等均足以传达诸多信息。 例如挺胸、收小腹、以稳健的步伐走路,可能传达精神抖擞或趾高气昂的信息。 又如脚摆在桌上之坐姿,可能传达自满或玩世不恭的态度。 手势 手势大致可分为四类: ——来自学习而得的,例如拿筷子、拿笔、拿刀、拿叉的姿势; ——来自传统文化的,例如打恭作揖表示尊敬,以食指摆在密合的嘴唇前方示意安静; ——用以配合交谈所需者,例如拍肩膀表示鼓励或认同; ——用以指示标的物,例如以食指指认人或物,或是以食指指示方向等。 空间与物口之拥有 每一个人都有“划地为王”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经典讲义中国先贤管理智慧(46页)-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夫。 试看下面的导语: 一名 61岁的老人今天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 修订 后的导语: 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10 一名 61 岁的老人今天说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 —— 他甚至提前将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联邦调查局 —— 因为他想在联邦监狱中度过他最美好的时光。 一个老人用玩具手枪抢银行,够奇特了,比这还奇特的是他甚至将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事先通知给官方
杨朱:利即义,“利为实,义为虚。 ” 以儒家为道统,所以我们的传统是 道义论 的,这与西方的 功利论 是正好相反的。 国学管理智慧的六大原则 儒家不反对利,孔子就说: “ 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论语 述而》) 但反对不义之利,即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主张超越 “ 天下熙熙,皆为利去;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的现实人生。
ITUTION 12 六、建立信任之道 改造土壤,学习和提升之道。 公司理念强化 员工持续学习 团队建设 企业文化塑造 HANSUNK HUMAN INSTITUTION 13 六、建立信任之道 学习是良策之一 意识运动 素质提升 做人做事 HANSUNK HUMAN INSTITUTION 14 六、建立信任之道 念好企业 “ 三字经 ” 三人: 以诚待人的人,负责任愿付出的人
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感 3)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治疗护理。 24 心理护理日常化 (1) 案例 : 一位因车祸导致股骨颈骨折 病人 —— 表现出无助、郁闷焦虑等心理不适 结果: 很快适应病人的角色并积极配合治疗。 病人的 需要 ① 安全感 ② 受欢迎 ③ 需了解 ④ 被尊重 ⑤ 适宜的环境 25 心理护理日常化 (2) 快速建立最佳第一印象 提供信息和认知矫正
密闭,无卫 生死角。 车辆停放整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室内卫生: 门诊候诊室和病区保持安静、整洁卫生,禁烟,空气 流畅,病人物品勤洗勤换严格消毒,无臭味、虱子、跳蚤。 卫生管 理经常化、规范化,坚持每天小扫,每周大扫,每月一检查,每季 度一评比。 无积尘蛛网,地面清洁,物品用具清洁整齐,候诊室内 空气中 CO、 CO细菌数等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2020年 9月 18日星期五
租赁债权(资产)证券化等。 这时租赁已经从简单的租借服务扩大到金融服务、经营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等多方式全方位服务,真正成为服务贸易的一个产品。 成熟 —— 这个阶段会出现租赁公司并购,重整组合。 结果使强者越强,弱者淘汰;但租赁对市场的渗透率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在市场总的份额一定的情况下,公司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结果是租赁公司的盈利率进一步下降;租赁公司经营关注点不再是什么风险问题,政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