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过程与方法(ppt7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对“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的界定是:当价格变动,某商品需求量随之变动,则认为对该商品的需求有价格弹性。 • 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达到某一标准时,则认为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操作性界定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因为它们与可操作变量相联系,故可以通过观察与概念对应的可操作变量,来度量概念的变化并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理论性界定 • 理论性界定从理论体系中获得自身意义的一种概念界定方法。 理论概念的意义依赖理论中其他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理论性界定的概念,离开一定的理论体系就会失去意义,会变得含糊不清。 理论概念必须放在其理论体系中加以界定。 如 Kuhn的“范式”( Paradigm)。 • 理论性界定的概念,很难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观测,它们的验证是通过整个理论体系的验证而获得认可的,这类概念的评价,一方面要看通过这些概念建构起来的理论整体是优是劣,另一方面要看这些概念在该理论中的系统意义。 概念之间的关系 • 任何理论均由假设构成,而假设包括对两个层次关系的陈述: ( 1)概念之间的关系; ( 2)概念与可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 在建构理论和形成假设的过程中所要陈述的通常是指假设的第一个层次,即概念之间的关系。 • 陈述概念之间关系的典型形式是: 在条件 Y下,对于人群 X,概念 A引起概念 B。 • 对假设的第二个层次,即概念与可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的陈述通常归为概念的度量( measurement)或操作化问题( operationalization)。 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 • 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 1)相关关系 ( 2)因果关系 ( 3)假相关关系 •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更多概念按一定方向相应变化的关系。 相关关系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或伴随出现的现象,而并不表示哪个原因,哪个是结果。 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 • 如果一个 Construct的变化引起另一个Construct的变化,就称这两个 Construct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Construct A与 Construct 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① A与 B相关; ② A的变化先于 B的变化; ③ A与 B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 因果关系的 确定性 • 按照相互关系的确定性分类 , 因果关系有三种: ( 1) 肯定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 当某种必须的条件存在时 ,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 作为结果的要素随作为原因的要素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 2) 统计因果关系 某事物有时会引起另一事物的变化 , 有时不会引起变化 , 但具有统计性质的规律。 ( 3) 模糊因果关系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类事物 , 它们的边界条件是不明确的 , 这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叫模糊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 方向性 ( 1) 双向因果关系 ( 对称关系 ) 也叫反馈因果关系 , 这种关系是指某事物是产生另一事物的原因 , 同时又是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结果 , 即事物之间互为因果。 ( 如贫困的恶性循环 ) ( 2) 单向因果关系 ( 非对称关系 ) 这种关系是指作为条件的要素作用于作为对象的要素时 , 对象的变化不能直接对条件产生影响。 管理研究中的因果关系 , 更多地表现为统计因果关系 、 模糊因果关系和反馈因果关系 , 这反映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管理研究中的非对称因果关系 ( 1) 刺激 ——反应关系 如:价格与销售量 、 激励与生产效率 ( 2) 属性 ——倾向关系 属性指隶属于某事物的持久特性 , 倾向指事物对情境的反应 ( 如态度 、 意见 、 价值观等 ) 属性 ——倾向关系如:年龄 、 性别与消费倾向 ( 3) 倾向 ——行为关系 如:对品牌的看法与购买行为 、 工作满足感与绩效 ( 4) 属性 ——行为关系 如:企业股权结构与纳税行为 、 企业文化与决策行为 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 线性关系 非线性关系 Y X Y X 因果关系中的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 • 必要原因是指某种结果出现的必备条件,例如必须参加入学考试才能读研究生,虽然并非所有参加入学考试者都能读研究生。 • 充分原因是指只要其出现,结果一定会出现的条件,参军是得到一套军装的充分原因,虽然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得到军装。 • 发现必要且充分的原因是研究的最高理想。 但实际的研究中能找到必要且充分的原因。 管理研究的问题也很少有完美的必要原因和充分原因。 概念之间的假相关关系 • 有些概念之间初看上去有一种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它们并不互相影响,不存在相关关系。 如果 A与 B之间的似乎相关是由其他因素(中介变量)引起的,那么 A与 B之间的关系,就不是相关而是假相关。 假相关的两种典型情况如图所示: C B A B A C A 、 B 都是 C 引起的,但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结果 B 是由 C 引起的, 而与 A 不存在相关关系 概念之间的假零关系 • 有些概念(或反映概念的变量)之间初看上去没有相关性,其实存在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称为假零关系。 • 假零关系与抑制变量( suppressor)或干扰变量( distorter)有关。 作为第三变量的抑制变量抑制或干扰量呈假零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剔除抑制变量,原有的变量间的关系就会显露。 • 例如:教育程度与收入呈正相关的合理的假设,但统计表明它们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是抑制变量“年龄”所导致的。 建构理论与形成假设练习 • 如果要研究“为什么有些公司的信息系统比其它公司更好。 ”这一问题, ( 1)试提出与此研究问题有关的概念; ( 2)试提出有关的假设。 •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但观察当代的社会现象并非如此,是何原因。 三、概念的操作化 • 操作化是指,辨识体现特定理论性概念的可观测变量;确定度量变量的具体尺度( scale),以及实施度量的具体步骤和做法。 • 在形成假设时,概念可以抽象甚至不太明确,而在操作化阶段,就必须找出能准确体现理论概念的具体变量和测度这些变量的尺度与方法。 • 概念操作化的目的是把将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体现概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将理论性假设转化为实验性假设,从而通过对变量的测度检验理论假设。 理论性假设与实验性假设的关系 X Y x1 y1 x2 y2   概念 变量 理论性假设 实验性假设 变量 概念 概念域 • 为了对概念进行度量,必须首先明确概念域。 • 概念的定义中要精确描述概念包含了什么以及什么是被该概念排除的。 • 由于概念通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