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配置管理第17章配置管理-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0 [Step2] 审批变更申请 ....................................................................................... 10 [Step3] 安排变更任务 ....................................................................................... 10 [Step4] 执行变更任务 ....................................................................................... 10 [Step5] 对更改后的配置项重新进行技术评审(或审批) ............................... 10 [Step6] 结束变更 .............................................................................................. 11 输出 ................................................................................................................... 11 结束准则 ............................................................................................................ 11 度量 ................................................................................................................... 11 实施建议 .................................................................................................................. 11 2 第 17 章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 以及使用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配置管理过程域是 SPP 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配置管理过程域的四个主要规程: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SPPPROCCMPLANNING] 配置库管理 [SPPPROCCMLIB] 配置项版本控制 [SPPPROCCMVERSION] 配置项变更控制 [SPPPROCCMCHANGE]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 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 IT 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介绍 项目研发和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工作成果,例如文档、程序和数据等,它们都应当被保存起来,以便查阅和修改。 如果把所有文件一股脑地塞进计算机里,那么使用起来肯定很麻烦。 毫无疑问,人们应当将文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保存起来。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 Configuration Item, CI),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 ( 1)属于产品组成 部分的工作成果,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 等。 ( 2)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 :名称、标识符、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 所有配置项都 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 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基线( 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见变更控制规程)。 基线通常对应于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 Milestone),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 基线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识符、版本、日期等。 通常将交付给客户的基线称为一个“ 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称为一个“ Build”。 所有的项目成员都要使用 配置管理软件来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 机构应当采用统一的配置管理软件,常见的配置管理软件有 Microsoft 的 Visual SourceSafe 和 Rational的 ClearCase 等。 为了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配置管理员(角 3 色)。 配置管理员为每个项目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创建 和维护配置库。 鉴于配置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机构还应当设立配置控制委员会(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CCB)。 CCB 是个虚拟小组,对配置管理各项活动拥有决策权(例如审批计划,审批变更请求等)。 对于配置管理而言, CCB 是决策者,而配置管理员是执行者。 如果机构的各个项目紧密相关(例如一个产品线下的多个项目),建议机构设立公共的 CCB,这个公共的 CCB 对所有项目的配置管理拥有决策权。 如果机构的各个项目相对独立,那么每个项目可以设立各自的 CCB。 CCB 的决策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 则。 配置管理的流程如图 171 所示。 图 171 配置管理流程图 一、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等。 CCB 审批该计划。 二、配置库管理 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第17章配置管理第17章配置管理-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4 [Step2] 接收并判断维护要求 .............................................................................. 4 [Step3] 执行维护工作 ...............................................................................
容,选择表达方式,运用适当口气进行写作,从而达到直接起作用的目的。 不看对象,对要谈的问题胸中无数,没有针对性地瞎写一气不行;看不准对象、针对的内容,态度或口气不对更不行,不仅达不到目的,甚至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体式的约定俗成 事务文书的体式虽 不像公文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但在人们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找到了一些便于表达的格式,并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而形成了各种事务文书的约定俗成的体式
路中的负反馈 来自 例 45 判断图 416中多级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和反馈极性。 解 图 416所示电路 , 电阻 Rf和 Re3构成级间交直流反馈支路 , 根据瞬时极性法在图中标出各有关节点信号的瞬时极性。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正反馈电路 , 净输入电流信号为 ,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大。 对于正反馈 , 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得出该电路为电流并联正反馈的结论 , 但由于正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没有改善
...................................................................................... 3 结束准则 .........................................................................................................
...................................... 4 1 第 13 章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System Test, ST)的目的是对最终 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过程域是 SPP 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系统测试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
................... 12 主要步骤 ............................................................................................................ 12 [Step1] 设计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