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一五数字福建建设专项规划(doc2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正确处理发展、应用和安全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三)主要目标 “ 十一五 ” 数字福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一五 ” 目标和任务,通过全面部署和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广泛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网络体系和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民信息素养普遍提升,信息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健康的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信息化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实现协调发展。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到 “ 十一五 ” 末期,要努力实现以下具体发展目标: 1、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 基础 网络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48 部 /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65 部 /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8%。 农村基础电信普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30%以上行政村连接宽带网络。 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 97%和 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数字电视用户达 400 万户。 2、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方面 全省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县级以上(含县级)政府部门 90%以上使用办公信息系统, 90%以上新增政务信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6 页 实现数字化, 90%以上行政审批项目可以通过网络办理,政务 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 90%以上设区市城市社区实现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90%以上乡镇能够便利地获得网络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信息化逐步协调发展。 大型企业 50%以上达到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阶段,70%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3、信息化带动经济增长方面 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经营水平普遍提高。 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 10%以上。 信息资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动力。 电子商务(待补) 三、主要 任务和重大工程 “ 十一五 ” 期间,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任务,围绕 “ 公共行政、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文化强省、和谐社会、民主政治 ” 等方面,重点实施 “ 五一 ○” (五项主要任务,十类重大工程)信息化发展战略。 (一)主要任务 1、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到 “ 十一五 ” 末期,建成覆盖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26 页 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安全基础设施,基本构建突出公共服务,包括服务与应用、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管理体制等要素的全省电子政 务总体框架。 根据框架,合理规划政务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建成一批支撑重要业务系统的重点数据库;开展基础信息复用;依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务信息共享,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要求,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为支撑,建成省市县三级办公系统和一体化网上审批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建设完善包括 “ 金字 ” 工程在内的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一系列电子政务重要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联合监管,增强政务部门履行职能的能力;建成各级政府应急指挥网络系统,增强 政府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和保障社会安定的能力;加快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事业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 指导和加强市县电子政务有序建设,基本完成市县电子政务建设任务,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促进和规范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围绕社会公众需求开展一体化在线服务;利用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手段,把电子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镇,惠及全民。 加强电子政务管理,理顺政务网络管理体制,提高电子政务管理和应用水平。 2、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构建区域 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继续加强企业信息化,创新企业信息化工作机制,激活企业应用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26 页 息技术的内在积极性和自我创新能力。 加快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加快培育信息(知识)服务业,促进开发信息形态的服务产品,提升服务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坚持政府推动和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构建全省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具有行业优势背景的 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和壮大;优先发展依托港口资源的电子物流和电子商务,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物流业繁荣;推动以规模企业供应链为带动的企业间电子商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开展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 构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网络,增强以产业集聚为背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建设直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和扩散,引导和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信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集聚,增强以企业为竞争主体的区域竞争优势。 围绕全面开发开放沿海港 口群,大力推进港口信息化,加快建设大通关电子平台,提高通关效率。 3、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坚持协调发展、普遍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构建服务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提高城市社区信息化水平和社区管理水平。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26 页 推进信息技术在水、汽、电、通信、公交、卫生、教育、家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深入开发城市服务资源,进一步增强和扩散城市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城市规划、 建设和管理水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要求,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多机制的信息服务体系,做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强化服务 “ 三农 ” 的公益性信息产品的开发,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城市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要在市、县、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行整体规划和一体化建设,促进各类应用系统向社区和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 最大程度推行普遍服务,强化农村和社区困难群体的基础电信和基础信息的普遍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4、实施文化强 省战略,加强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和服务,发展信息资源产业 围绕实施 “ 文化强省 ” 战略,发挥福建省文化特色和海峡地缘优势,大力培育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壮大信息资源产业,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领域的公益性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电教馆、文化馆等公共机构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增强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能力。 建立信息资源产业开发基地,加大扶持数字内容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强数字内容产品生产能力,培育信息资源产业集群。 依托数字电视网和互 联网,积极开展信息产品传播和服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26 页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