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29-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力的科技支撑。 具体目标: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9 (1) 初步建立起石化和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 体系; (2) 通过共性、关键性重大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有效遏制和减少重特大化学事故,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剧毒化学品的有效监控、重特大生产事故预测,实施快速响应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以及锅炉、压力容器、埋地管道的寿命预测与泄漏检测。 (3) 开展以风险为基础的设备检查( RBI)和装置维修计划( RBM),降低设备检维修成本,实现装置的长、满、安、稳、优运行。 (4)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质量、数量、转化率有较大提高,在重特大工业事故的预测、预防与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的辩识、监控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5) 重点在石油和化工领域推广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 (6) 石化及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与基本国际接轨;职业安全健康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与国际发展水平同步。 (8) 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初步建成,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与决策的水平与时效性。 (9) 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企业逐步实施安全总监制度,提高安全人员的技术素质。 三、重点任务 根据安全生产科技需求和发展目标, 2020~ 2020 年间安全生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0 产科技工作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 开: 1.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安全生产理论创新 理论研究是安全科技与安全生产发展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对理论的迫切需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加大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力度,对安全生产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实现提供指导。 重点集中在 5 个领域: (1) 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研究石化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和影响。 其中包括: ① 化学品法律法 规体系研究; 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③ 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安全环境( HSE)管理体系的研究; ④ 研究制定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与国际管理接轨。 ⑤ 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研究。 (2) 灾害风险评估理论研究。 包括: ① 石油及化工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② 石油及化工行业大机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③ 原油、成品油码头及大型罐区的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④ 石油及化工行业设备设施定量风险技术研究 (3) 典型化学事故发生机理、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其相关数学、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1 力学、热物理问题。 针对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研究火灾、爆炸和危险品泄漏等的发生机理和动力学演化过程,用数学、力学和热物理理论揭示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4) 化工装置安全生产基础理论。 研究化工装置的损伤积累和灾变行为的演化规律、失效模式与事故特征、人机环作用规律及安全监测与控制理论;研 究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荷载与响应特性、灾变行为与健康诊断。 (5)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 分析石油和化工工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要素、内容以及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体系。 2.以 重要工业领域中 共性、 关键性的安全技术 开发为重点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针对石油和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加强重点攻关,提高对灾害事故的控制能力、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能力、应急救援水平和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并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领域是: (1) 重大危险源辨识。 针对石油和化工行业 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灾变因素的耦合作用,研究危险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和危险性分析先进技术,开发事故隐患诊断、鉴别、分级和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技术,提高对灾害和危险源辨识的科学性,为事故监测、预警和防范创造基础。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2 (2) 灾害与事故的监测。 针对石油和化工工业生产中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的特性,进行各种动态、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 研究智能传感器、信号转换接口、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和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在线损伤识别、模型修正、健康诊断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时效性。 (3) 灾害与事故预警。 化学灾害与 事故的预警对于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可能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开展重大灾害事故预警技术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建立重大化学事故预警与调控机制。 (4) 灾害与事故防治。 根据灾害事故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开展针对性强的防治技术的科技攻关,研究重大灾变事故的预防措施、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抗灾加固的先进材料、装置和技术。 (5) 应急救援。 根据重大化学灾害事故发生发展呈现的力学、理化特性,进行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研究遇险遇难人员定位与搜救技术;开 发重大突发灾害应急预案、救灾辅助决策及指挥调度系统、救灾通讯系统,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准确性、决策的科学性。 (6) 事故调查与分析处理。 根据化学灾害事故的复杂性,利用现代数字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灾害事故智能诊断和仿真模拟技术、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与装备;研究灾害分析的精细模型、方法和现代试验技术,提高事故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3 结案的及时性。 3.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创新 大力开展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技术的研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机制创新,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实现石油和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重点集中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特征及其规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指标体系、安全生产信息化、网络化相关技术、事故预防与工伤保险相结合机制等方面。 4.加大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 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经过充分论证,列入安全生产技术推广计划并发布,组织应用和推广。 2020~ 2020 年,重点进行 31 项技术的推广。 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对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的安全技术,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推广力度。 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定期发布淘汰安全技术、装备目录。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予以限时、强制性淘汰。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倡采用无毒替代有毒、低毒替代高毒,有计划地限制使用或者淘汰危害严重的设备、技术、工艺、材料。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4 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2020~ 2020 年,建设 3 个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 5.用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推动安全科技产业化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 加大 GIS、 GP。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doc29-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