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学名词(doc2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功能上被顺反测验或互补测验所规定。 1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可编码 RNA 或蛋白质的一段 DNA序列。 13调控基因 (regulator gene):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132。 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同一段 DNA 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13隔裂基因 (split gene):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如内含子 (intron)所隔裂的现象。 13跳跃基因 (jumping gene):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也称转座因子。 13假基因 (pseudo gene):同已知的基因相似,但位于不同位点,因缺失或突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13细胞质遗传 (cytoplasmic inheritance):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13母性影响 (maternal effect):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表型一样的现象。 又叫前定作用 (predetermination)。 13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13质量性状 (qualitative character):生物的性状 表现不连续变异的称为。 1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14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 (或品系 )杂交, F1代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25 页 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14超亲遗传 (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在 F2或以后世代中,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 14微效多基因 (minene):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较微,所以不能把 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称这类基因为微效基因。 14主基因 (major gene):对于性状的作用比较明显,容易从杂种分离世代鉴别开来。 14修饰基因 (modifying gene):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型的作用,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 14数量性状基因座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数量性状基因座。 14 QTL 定位( QTL mapping):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可以检测出 QTL。 14遗传率(遗传力):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 即:遗传方差 /总方差的比值。 14广义遗传率: h2B = 遗传方差 / 总方差(表现型方差) 100% 150、狭义遗传率: h2N= 基因加性方差 /总方差 100% 15近亲繁殖 (inbreeding),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成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15异交( outbreeding):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相互 交配。 15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 如:蚯蚓、草履虫等低等动物。 15自花授粉植物 (selfpollinated plant):其雌雄配子来源于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 如水稻、小麦等。 天然异交率在 14%。 15常异花授粉植物 (often crosspollinated plant):天然异交率在 520%之间的植物。 如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等。 15异花授粉植物 (crosspollinated plant):天然异交率>2050%的植物。 如玉米、白菜型油菜。 15 近亲系数( F):是指个体中某个基因座位上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某个基因的概率。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5 页 15回交 (back cross):是近亲繁殖的一种,指杂种后代与某一亲本再交配。 15轮回亲本:在回交中被用于连续回交的亲本。 160、非轮回亲本:当回交时未被用来连续回交的另一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16个体发育: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长成新的个体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 16全能性 (totipotency):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 16孟德尔群体:是在各个体间有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 必须全部能相互交配,而且留下建全的后代。 即 “在个体间有相互交配的可能性,并随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 换句话说“具有共同的基因库并且是由有性交配的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社会”。 16基因库( gene pool):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 (指一个群体所包含的基因总数)。 16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ics):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 究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影响这些频率的选择效应、突变作用,研究迁移和遗传漂变等与遗传结构的关系及进化机制。 (研究一个群体内基因的传递情况,及基因频率改变的科学。 ) 16基因型频率 (genotypic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16基因型频率 (gene frequehcy):在一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比例。 (某一基因在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中所占的频率或一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 16遗传平衡、基因平衡定律:在一个完全 随机交配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如突变、选择、遗传漂移和迁移)干扰时,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 16遗传漂移( geic drift):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这种误差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称遗传漂变。 170、 迁移:个体从一个群体迁入另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群体迁出,然后参与交配繁殖,导致群体间的基因流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5 页 171: 物种( species):指形态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彼此可以自由交配,并产生正常后代的一群个体。 17地理隔 离:由于地理条件的阻碍而造成的隔离。 17生态隔离:由于食物、环境或其他生态条件的差异而发生的隔离。 17生殖隔离:指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而引起的隔离。 17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176.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和数目。 反应规范( reaction norm):同一种 GT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程度。 表现度( expressity):在一群体中,同一 GT的不同 个体某种 PT呈现的百分率。 外显率( perance):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 GT表现完全显性的百分率。 一因多效 —— 多效性( pleictropism):一对或一个 G 影响多种性状的表型。 表型模写( phenocopy):一种 GT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表现出类似另一种 GT的表型。 适合度( fittness):不同 GT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存活的百分率。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5 页 选择系数( selective coefficlency):不同 GT在同一种环境条 件下被淘汰掉的百分率。 完全显性( plete dominan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 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不完全显性( inplete domina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 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镶嵌显性( mosoic 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 F1个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显现。 1并显性 —— 共显性( codimance):双亲的性状在 F1个体的同一个细胞上得以显现。 1条件显性( condition dominance):显隐性可依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1从性遗传:指某些性状可依据不同的性别而呈现显隐性关系。 1致死基因( lethal gene):导致个体在生育期前死亡的基因。 1隐性致死 —— 纯合致死:基因在纯合的情况下致死。 1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也致死。 1伴性致死 —— X 连锁致死:在 X 染色体上有致死基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