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doc7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tarrhal fever) 恶性卡他热又名恶性头卡他,是牛的一种致死性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黏脓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本病散发于世界各地。 病原 本病病原为狷羚疱疹病毒 I 型 (Alcelaphine herpesvims– 1),属于疱疹病毒科 (Herpesvi, ridae)、疱疹病毒亚科 (Gammaherpesvirinae)。 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血液、脑、脾等组织中,在血液中的病毒紧紧附着于白细胞上,不易脱离,也不易通 过细菌滤器。 病毒能在胸腺和肾上腺细胞培养物上生长,在这种细胞培养物几次传代后,移种于犊牛肾细胞中可能生长。 适应了的病毒也可以在绵羊甲状腺,犊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65 页 睾丸,角马及家兔肾细胞中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 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卵黄囊。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不能抵抗冷冻及干燥。 含病毒的血液在室温中 24h,冰点以下温度可使病毒失去传染性,因而病毒较难保存。 较好保存方法是将枸橼酸盐脱纤的含毒血液保存在 5℃环境中。 流行病学 恶性卡他热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其中 1~4 岁的牛较易感,老牛发病者少见。 绵羊及非洲角马 (African wildebeest)可以感染,但其症状不易察觉或无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 本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不能由病牛直接传递给健康牛。 一般认为绵羊无症状带毒是牛群暴发本病的来源。 许多工作者早就注意到,发病牛多与绵羊有接触史。 据报道,狷羚在非洲也可带毒传播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更多见于冬季和早春,多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 多数地区发病率较低,而病死率可高达 60% ~90%。 昆虫传播此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症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65 页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长短变动很大,一般 4~20 周或更长,最多见的是 28~60d。 人工感染犊牛通常 10~30d。 恶性卡他热已经报道有几种病型,头眼型认为最典型,在非洲是常见的一型。 在欧洲则以良性型及消化道型最常见。 这些型可能互相混合。 最初症状有高热稽留 (41~42amp。 ordm。 C),肌肉震颤,寒战,食欲锐减,瘤胃弛缓,泌乳停止,初便秘,后拉稀,排尿频数,有时混有血液和蛋白质,呼吸及心跳加快,鼻镜干热等。 呈最急性经过的病例可能在此时即行死亡。 高热同时还伴有鼻眼少量分泌物,一般在第二日以后,发生各部黏膜症状,口腔与鼻腔黏膜充血、坏死及糜烂。 数日后,鼻孔前端分泌物变为黏稠脓样 ,在典型病例中,形成黄色长线状物直垂于地面。 口腔黏膜广泛坏死及糜烂,并流出带有臭味涎液。 每一典型病例,几乎均具有眼部症状,畏光、流泪、眼睑闭合,继而虹膜睫状体炎和进行性角膜炎,可能在 8h 内变得完全不透明,也有发展较为迟缓的。 炎症蔓延到额窦,会使头颅上部隆起;如蔓延到牛角骨床,则牛角松离,甚至脱落。 体表淋巴结肿大。 母畜阴唇水肿,阴道黏膜潮红、肿胀。 有些患牛发生神经症状。 病程较长时,皮肤出现红疹、小疱疹等。 病变 病理解剖变化依临床症状而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65 页 头眼型以类白喉性坏死性变化为主,可能由骨膜波及骨组织,特别是鼻甲 骨、筛骨和角床的骨组织。 喉头、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有小点出血,也常覆有假膜。 肺充血及水肿,也见有支气管肺炎。 眼的变化已在症状中述及。 消化道型以消化道黏膜变化为主。 真胃黏膜和肠黏膜出血性炎症,有部分形成溃疡。 在较长的病程中,泌尿生殖器官黏膜也呈炎症变化。 脾正常或中等肿胀,肝、肾浊肿,胆囊可能充血、出血,心包和心外膜有小点出血,脑膜充血,有浆液性浸润。 组织学检查,在脑、肝、肾、心、肾上腺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身体各部的血管有坏死性血管炎变化。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及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 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诊断等。 血清学诊断有病毒 血清中和、补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琼脂扩散、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近年来有人应用 DNA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确诊本病。 本病有时与牛瘟、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口蹄疫、牛蓝舌病等可能混淆,应注意鉴别。 防制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有人曾应用皮质类固醇类 (如地塞米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65 页 静脉注射 ),抗生素 (如苄苯青霉素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 ),点眼药 (如阿托品溶液、倍他米松新霉素混合液 )治疗,有一定疗效。 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立即将绵羊等反刍动物清除出牛群,不让与牛接触,同时注意畜舍和用具的消毒。 有人曾研制灭活疫苗,证明效果不佳,弱毒疫苗也已研制出来,但尚未推广使用。 第六节 牛病毒性腹泻 — 黏膜病 (Bovine vira1 diarrhea– Mucosal disease, BVDMD) 本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黏膜病。 其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欧美等许多养牛发达国家。 1980 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带人我国,并分离鉴定出 了病毒。 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又名黏膜病病毒 (Mucosal disease vires),是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瘟病毒属 (Pestivims)的成员。 为一种单股 RNA,有囊膜的病毒,呈圆形。 本病毒能在胎牛肾、睾丸、肺、皮肤、肌肉、鼻甲、气管、胎羊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65 页 丸、猪肾等细胞培养物中增殖传代,也适应于牛胎肾传代细胞系。 本病毒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为同属病毒,有密切的抗原关系。 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鹿及小 袋鼠(Wallabies),家兔可实验感染。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 绵羊多为隐性感染,但妊娠绵羊常发生流产或生产先天性畸形羔羊,这种羔羊也成为传染源。 康复牛可带毒 6 个月。 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传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不论放牧牛或舍饲牛,大或小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通常不高,约为 5%,其病死率为 90%~100%,发病牛以 6~ 18 个月者居多;老疫区则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很低,而隐性感染率 在 50%以上。 本病常年均可发生,通常多发生于冬末和春季。 本病也常见于肉用牛群中,关闭饲养的牛群发病时往往呈暴发式。 发病机理 一般认为病毒侵入牛的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再经血液和淋巴管进入淋巴组织。 病毒血症一般结束于中和抗体的形成。 在不给初乳的犊牛实验感染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65 页 以循环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坏死,继而脾脏、集合淋巴结等淋巴组织损害为特征。 由于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及黏膜脱落而形成黏膜糜烂也是本病的特征。 症状 潜伏期 7~ 14d,人工感染 2~ 3d 就其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过程。 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 40~42amp。 ordm。 C,持续 4~ 7d,有的还有第二次升高。 病畜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 2~3d 内可能有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 通常在口内损害之后常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黏液和血。 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 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多死于发病后 1~2 周。 慢性病牛很少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但体温可能有高于正常的波动。 最引人注意的症状是鼻镜上的糜烂,此种糜烂可在全鼻镜上连成一片。 眼常有浆液分泌物。 在口腔内很 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 由于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而致的跛行是最明显的症状。 大多数患牛均死于 2~6 个月内。 母牛在妊娠期感染本病时常发生流产,或产下有先天性缺陷的犊牛。 最常见的缺陷是小脑发育不全。 患犊可能只呈现轻度共济失调或完全缺乏协调和站立的能力,有的可能盲目。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3 页 共 65 页 绵羊可以用黏膜病病毒实验感染,但仅在妊娠绵羊被感染而病毒通过胎盘及胎儿时才会发病。 妊娠 12~80d 之间的绵羊,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流产或早产或足月羔羊。 病变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 特征性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 列。 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 肠壁因水肿增厚,肠淋巴结肿大,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较为严重,盲肠、结肠、直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及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症。 在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 诊断 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其发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须依赖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应于病牛急性发热期间采取血液、尿、鼻液或眼分泌物,剖检时采取脾、骨髓、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人工感染易感犊牛或用乳兔来分离病毒;也可用牛胎肾、牛睾 丸细胞分离病毒。 血清学试验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血清中和试验,试验时采取双份血清 (间隔3~4 周 ),滴度升高 4 倍以上者为阳性,本法可用来定性,也可用来定量。 此外,还可应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琼脂扩散试验以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方法来诊断本病。 本病应注意与牛瘟、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及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4 页 共 65 页 疱性口炎、牛蓝舌病等相区别。 防制 本病在目前尚无有效疗法。 应用收敛剂和补液疗法可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 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 平时预防要加强口岸检疫,从国外引进种牛、种羊、种猪时必 须进行血清学检查,防止引入带毒牛、羊和猪。 国。牛羊病(doc7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价格 备注 家政类 1 钟点工 服务 (1)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完成办点的装修、布置。 (2)关制度和程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3)组织家政服务队伍并培训人员。 (4)正式开展业务。 生、做饭。 ,集中看护小孩。 ,行动不便老人。 10 元 /时或 25 元/时 面议 10 元 /时 6 元 /时 15 元 /时 危重病人加 10元 /时 2 接送小孩入托、提供中餐、晚餐 (托儿所)(每天两次)
同。 其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物业合同的名称,如果是服务合同,一般这个合同的名称是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而不是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同时,在合同的条款中,如果是委托合同,一般会表现为 “甲方委托乙方 ”,而服务合同则一般是 “甲方为乙方提供服务 ”。 关注 3 物业管理费 近期牵涉到物业管理费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物业管理费究竟包含了一些什么费用,由于相关条例出台后, “物业管理费
地方清扫 C.进行室内外清扫,原则上由里面向门口清扫 D. 清扫楼梯时,站在下一阶,从中间往左右两端扫 ,然后再往下扫 42.关于拖地的基本技巧,不正确的是 ______。 A. 采取先两边、后中间左右摆动的方式,边擦边前进 B.原则上从里面开始作业渐退向人口处 C. 不要让拖布 碰到墙壁 D.拖布应经常清洗,不可用脏拖布拖擦 43. 将雪或冰置于污物上,再用少许天拿水清除
元。 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 已实施了五项集中,成立了大客户服务的专门机构,推行了重点大客户的 SLA体系,商业客户和普通客户的工作正在开展。 牛市本地网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牛市电信分公司 13 牛市本地网 BPR可能的突破、效果、难点及风险 可能的突破、效果 可能的难点及风险 突破点:大客户管理流程 重要性--市场竞争的焦点和制胜点 关键性--企业流程的神经集中区和敏感区
荐缺水及敏感性肌肤使用 使用器材:滴管、量杯或计量匙、搅拌用的筷子或金属汤匙、干净的空瓶 1 只 制作方法:将芦荟、凝胶形成剂、抗菌剂一起倒入瓶中,用力摇晃数分钟,待均匀融合成凝胶状之后,即可使用。 使用方法:清洁脸部或拍上化妆水后,取适量均匀抹于脸部及颈部肌肤,眼部肌肤不需避开,建议早晚使用。 保存期限:最好 6 个 月之内用完,产品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材料购买地:芦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 页 共 5 页 全糊化的温度是 77℃)。 糊化后,淀粉的粘度急剧增大,从而可以作为片剂的粘合剂使用。 具体说来,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 1~ )水中,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而成;煮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焦化),直至糊化。 因为淀粉价廉易得且粘合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