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前投影机通用规范(doc2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zz ≥ +15 15 工作噪声 dB( A) ≤ 36 SJ/Tzzzzzzzzz 16 象素缺陷点 不发光 缺陷点 A 区 象素数 ≤ 2 SJ/Tzzzzzzzzz 中 B 区 ≤ 8 不熄灭 缺陷点 A 区 0(白发光点或绿发光点) ≤ 2(红、蓝或其它色 发光点) B 区 ≤ 4(在 91 高 91 宽的面积内不能出现 2 个绿或白发光点)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5 表 4(续 ) 序号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测量方法 17 整机 消耗 功耗 W 由产品规范规定 SJ/Tzzzzzzzzz 18 待机消耗功率 W ≤ 3 SJ/Tzzzzzzzzz 19 电网电源适应范围 V 220V %10%20 SJ/Tzzzzzzzzz 中 Hz 48~ 51 20 遥控距离 m ≥ 8 SJ/Tzzzzzzzzz 21 受控角 上 (176。 ) ≥ 30 SJ/Tzzzzzzzzz 中 下 ≥ 30 左 ≥ 30 右 ≥ 30 22 抗环境光干扰 在各种环境光 大于或等于 2020 lx 时 遥控距离 m 5 SJ/T10514 中 23 抗外界电器干扰 — 不受外界电器使用时的干扰 SJ/T10514 中 遥控发射器性能要求 LCD前投所使用的红外遥控发射器的性能要求按 GB/T 149601994的有关规定。 具有其它形式的遥控发射器的性能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 主观评价要求 LCD前投主观评价要求,按 ITUR BT 11292: 1998 和 ITUR BT 7104: 1998 的有关规定,要求显示的图像质量达到五级损伤制标准的四级以上。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LCD前投的骚扰 限值应符合 GB138371997 的有关要求,抗扰度限值 应符合 GB/T 93831999 的有关要求,谐波电流限值 应符合 GB 的有关要求。 对不带有高频调谐 器功能的 LCD前投按 GB 92541998和 GB/T 176181998的有关要求。 安全性要求 LCD前投安全性要求应符合 GB 88982020 的规定。 对不带有高频调谐器功能的 LCD前投按 GB 49432020 的有关要求。 可靠性要求 LCD 前投平均故障间隔工作时间( MTBF)的下限值由产品规范规定。 环境试验要求 LCD前投的环境 试验 要求应符合 SJ/T uuuuuuuuu 的规定。 环境试验前后电性能检查,按 的要求进行。 开箱检验要求 LCD前投开箱检验的内容和不合格判据,应 按附录 A的规定。 工艺装配检验要求 LCD前投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和不合格判据按附录 B的规定。 产品说明书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产品说明书中产品技术参数应包括的项目见附录 E的内容。 6 测试方法 外观结构检验方法 用目测法和手感进行检验。 开箱检验方法 方法如下: a) 在使用条件下,用主观评价的方法逐台进行检验; b) 用相应的信号源检查功能及性能; c) 抗电强度、绝缘电阻按 给出的方法进行检验; d) 产品说明书用目测法进行检验。 功能、接口和显示格式要求的检验 用相应的信号源进行检验。 常温性能测量方法 常温性能的测量按 SJ/T zzzzzzzzz 的规定进行。 遥控发射器性能的测量 测量遥控发射器性能按 GB/T 149601994有关规定进行。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测量方法 LCD 前投 的骚扰 限值、 抗扰度限值和谐波电流限值分别按 GB13837199 GB/T 93831999 和 GB 的有关 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对不带有高频调谐器功能的 LCD 前投按 GB 92541998 和 GB/T 176181998 的有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安全性检验方法 按 GB 88982020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对不带有高频调谐器功能的 LCD前投按 GB 49432020的有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可靠性试验方法 按 SJ/T vvvvvvvvv的有关规定进行。 环境试验方法 按 SJ/T uuuuuuuuu的有关规定进行。 主观评价方法 按 ITUR BT 11292: 1998 和 ITUR BT 7104: 1998 的有关方法进行。 工艺装配检验 经过开箱检验合格的样本,打开后盖,用目测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检验包括:鉴定检验、交收检验,例行检验。 鉴定检验 检验项目 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其检验项目见表 5。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7 表 5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和试验方法章条号 1 外观、结构 按 和 2 基本功能要求 按 和 3 显示格式 按 和 4 接口要求 按 和 5 常温性能 按 和 6 遥控发射器性能 按 和 7 电磁兼容特性 按 和 8 安全性 按 和 9 可靠性 按 和 10 环境试验 按 和 11 主观评价 按 和 样本的抽取和数量 鉴定检验的样 本,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各检验项目的样本量,详见表 6。 表 6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量 1 外观、结构 2 台 2 常温性能 6 台(分两组,每组 3 台) 3 功能、接口和显示格式 用常温性能的样机 4 主观评价 2 台 5 遥控性能检查 用常温性能的样机 6 电磁兼容特性 3 台 7 环境试验 6 台(分两组,每组 3 台) 8 可靠性 由试验方法决定 9 安全性 1 台 10 主观评价 2 台 不合格的分类与判据 不合格的分类 LCD前投以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 为安全不合格(用字符 Z表示)、 A类、 B类和 C类不合格。 不合格品的分类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项目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按不合格类型分为安全不合格, A类、B类、 C类不合格品。 不合格的判据 不合格判据如下: a)常温性能和遥控性能要求:按附录 D的规定; b)外观和结构要求:按附录 A中 A4的规定; c)安全性要求:不符合 ; d)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按 ; e)环境试验要求:按附录 C的规定; 此资料来自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f)可靠性要求:按。 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外观结构 检验结果按附录 A中 A4的规定,不允许出现 Z类和 A类不合格品, B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3, C类不合格数不大于 4,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常温性能和遥控性能 检验结果符合以下两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a) 第一组 3台测试全部通过; b) 第一组测试出现不合格品,用第二组再测试后两组总的 A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1, B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3。 电 磁兼容特性限值 样本为 3台,试验出现不合格项,即判为不合格。 环 境试验要求 检验结果符合以下两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a) 第一组 3台试验全部通过; b) 第一组试验出现不合格品,用第二组再试验后,两组总的 A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1, B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3, C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 4。 检验结果的处理 对于造成鉴定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重新进行该项目及相关项目的试验,若检验项目合格,则判为鉴定合格。 交收检验 检 验项目 开箱检验 检验内容和方法按。 基 本功能检验 检验内容和方法,按。 显示格式检验 检验内容和方法,按。 接口要求和检验方法 检验内容和方法,按。 工艺装配检验 检验内容和方法,按。 常温性能和遥控性能检验 检验内容: a) 光输出; b) 对比度; c) 照度 均匀性; d) 色域覆盖率; e) 清晰度; f) 梯形校正能力; g) 遥控距离; h) 受控角。 检验方法: 按 和 有关规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9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按 GB/T ,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开箱检验还可选用二次抽样方案,具体规定见表 7。 表 7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A 类不合格品 B 类不合格品 C 类不合格品 1 开箱检查 一般检查水平 I 2 工艺装配检查 特殊检查水平 SI 3 常温性能 特殊检查水平 SI — — 不合格分类与判据 不合格和不合格品的分类 按。 不合格判据 不合格判据如下: a) 开箱检查:按附录 A的规定; b) 工艺装配检查:按附录 B的规定; c) 常温电性能检查:按附录 D的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