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19)-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型小城镇,几十个较大规模的乡镇工业企业或上百家乡镇企业构成了城镇的工业区,成为小城镇主要的经济和财税来源,成为小城镇建成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小城镇发展与进步。 这类小城镇尤以划片工业小区的小城镇最为突出,如萧山、绍兴等地的许多小 城镇都有十分明显的新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8 页 工业为主体的小城镇特征。 专业市场型小城镇。 这种小城镇一般依托于一个或几个专业市场和市场群落,这些小城镇以市 场为纽带,以搞活流通为手段,通过聚八方货,招四海客,以带动地方农民家庭加工业发展为目标,小城镇办得红红火火,有力地推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如温州永嘉的桥头镇纽扣专业市场。 宁波慈溪周巷镇的中国食品市场等。 旅游型小城镇。 我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不仅分布在大中城镇,一些小城镇也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或为大中城市配套的外围型旅游资源而得以兴起和发展。 此类小城镇因其所具有特殊的自然资源 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观光客,逐步发展成为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的小城镇。 包括新兴旅游资源开发型小城镇,如杭州淳安的千岛湖镇,舟山普陀区的朱家尖镇;包括以旅游兴镇的自然景观型旅游型小城镇,如宁波奉化的溪口镇、金华永康的方岩镇;还有以历史 “文化资源 ”为特征的旅游型小城镇,如宁波余姚的梁弄镇、温州瓯海区的古城堡下永昌镇、舟山普陀镇等。 山海型小城镇。 这类小城镇都是以地型地貌为基础,利用其独特的海域或山区资源,或者通过港口发展中转运输,或者利用山区特色资源发展小城镇。 如温州臣海的灵昆镇、洞头的黄吞镇、台州玉环楚门 镇等都是利用海岛资源发展起来的海岛型小城镇。 而宁波象山的石浦镇、北仑区小港镇、温州龙湾区的状元镇、平阳的鳌江镇、舟山普陀区的沈家门镇等则利用港口发展口岸型小城镇。 还有宁波余姚的四明山镇、温州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18 页 海区泽雅镇、 “花果之乡 ”的茶山镇等利用其特有的山区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山区型小城镇。 综合型小城镇。 它主要以 “农工、商贸兴镇 ”为依托而产生的。 虽然我省小城镇都不是纯之又纯的可以归为某一类型的小城镇,如工业型小城镇也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也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相对而言,在综合型小城镇中,其经济结构和城镇特色则显得更为多方面 和更具综合特性。 其中,一是新崛起的综合型小城镇,如被誉为 “中国第一农民城 ”的温州苍南的龙港镇系由村变镇,它主要通过提供投资环境条件而筑城发展起来的;还有由大镇发展起来的综合型小城镇,如瑞安的塘下镇,乐清的虹桥镇和柳市镇,金华义乌的佛堂镇,宁波慈溪的坎墩镇;也有新镇迅速发展而转变的综合型小城镇,如宁波鄞县邱隘镇,温州的新桥镇,瑞安的梅头镇等。 (二)浙江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从浙江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历程可以看出,我省小城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 近 20 年间,我省建制镇增长了 6 倍,年均增加 43. 7 个。 据省农调队对全省 90个小城镇抽样调查分析,小城镇建成区当年新增面积平均以 5. 3%的速度增长,城关镇则高达 7. 7%,其中四分之一的城关镇超过 10%,个别镇高达 20%以上。 与此同时,小城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18 页 的镇区人口以当年净迁入 4%左右递增。 从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看,近年来力度逐步加大。 据省体改委 1998 年典型调查,用于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的镇,每年大约在 1 亿元以上;中等规模、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镇,每年大约在 2020 万元到 3000 万元左右;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快的镇,每年投资也 可达 2020 万元以上,这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各地小城镇有较大发展,但地域分布不均。 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比较密集,西部地区则稀少。 从数量看,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建制镇(不含城关镇)都在 100 个以上,分别为 123 个、 109个和 133个。 从建制镇数占乡镇总数比重看,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市小城镇密度较高,比重分别为 78. 4%、 72. 7%和 59. 0%。 从建制镇地理密度看,舟山、嘉兴和宁波三市较高,分别为每 4 60、 75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 衢州、丽水等西部地区城镇密度较低,其建制镇数占乡镇总数的 比重分别仅为 37. 1%和 29. 7%;建制镇地理密度则分别为每 172和 28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建制镇。 小城镇在农村社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 据 1995 年乡镇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全省建制镇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亿元,为乡的 倍,在占全部乡镇数 49%的建制镇中,人口占农村总人口 68. 6%,而建制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则占全省农村的 81. 1%,农村经济纯收入占%,上交国家税收占 83. 0%,乡镇财政全额预算收入占 %。 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18 页 述社会经济指标显示,小城镇在浙江农村社会经济总量中占居绝大份额,是农村社 会经济的主要支撑。 区域城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强镇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 从 1995年浙江综合经济实力前 102 位乡镇(绝大多数为镇)的地区分布看,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和。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19)-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