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业竞争分析(doc24)-电子电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得越来越激烈而残酷,如果哪个企业没有抓住市场的脉搏,做出了有偏差的决策,这个企业的优势很快就会丧失。  潜在的竞争对手 信息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业务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三网合一”就是其中的一种热门趋势。 传统的电信网络、以广电为代表的 HFC 网络以及建立在 IP 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网络 三者之间的结合将成为可能,新一代电信网络将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中国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 CATV)拥有自营的有线电视全国性网络。 此网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在全国已建成 190 万公里的有线传输网,其中光缆干线 26万公里,覆盖 1100 家有线电视台、 400 个城市和 200 多个乡。 在“三网融合”即将到来的浪潮中,它将成为中国电信业内很具威胁力的潜在竞争者。 国内计算机网络运营者包括计算机专用网和全国性大网的运营者,他们虽然没有全国性的公用传输网,但在“三网合一”的技术发展趋势下,在这些网中提供电 信业务已没有根本的技术障碍。 特别是 IP 电话的发展,为计算机网络运营商提供了现实的发展需求,可以说,他们参与电信市场竞争己指日可待。  客户 客户是企业的利涧来源,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 在国内电信市场上,要留住老客户,发展新的盈利客户,就必须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 但是由于各电信企业近年来所发展的新用户大多为低端用户,整体消费能力不高,对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不大,造成中国电信业的“增量不增收”现象明显,使我国电信业面临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 第二章、当前电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过去十年我国电信市场改革的步伐很快,改革的内容包括市场结构改革、企业改革和监管体制改革: 1993 年开放了部分电信增值业务。 1994 年组建了中国联通公司和中国吉通公司。 1997 年中国电信(香港)境外上市。 1998 年组建信息产业部,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1999 年分拆中国电信,充实联通公司。 2020 年连同公司境外上市,组建中国网通公司。 2020 年组建中国铁通公司。 2020 年在此进行市场结构改革,基础业务市场形成 6 家企业竞争的局面。 竞争的加强对电信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服务质量显著改善、电信资费不断下降、新技 术和新业务应用速度快。 中国的电信竞争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的电信竞争特别是基础电信业务的竞争仍然需要加强,随着中国的加入 WTO,中国的电信市场将不仅仅是国内的几家电信公司,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去挑选其他国家的跨国电信公司的服务,这更加剧了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态三网融合下的电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 8 页,共 24 页 势。 在国外跨国电信公司正式步入中国电信市场之前,国内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开展了积极的竞争,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增加自己的市场优势和企业竞争力,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和即将来临的更加严酷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电信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  手机资费套餐 “月租 50 元,每分钟基本通话费 0. 4 元 ,双向收费”,这是信息产业部针对手机资费所做的政府定价。 事实上,全国各大城市早已打破了这条禁令。 以上海移动为例,全球通签约用户的资费是 50 元月租 +0. 4 元 /分钟的通话费,这是最基本的后付费方案。 全球通易达卡是预付费卡用户,月租费 50 元按每天 1. 5 元的标准扣取,不足 50 元部分在第一天扣取 ,话费也是 0. 4 元 /分钟。 全球通易通卡和神州行卡均为无月租, 0. 6 元 /分钟。 2020 年 3 月起,中国移动向全球通签约客户开放了六大资费套餐,月基本费从 98 元到 788 元不等 ,分别包含不同数量的通话时间、增值服务 ,超出规定通话时间后的资费也不同。 MZone(动感地带 )则是去年底才露面的面向易通卡的时尚套餐, 28 元的“月租”包含 350 条网内短信或 280 条网内短信 +500K 的 GPRS流量,同时享受网内通话 0. 4 元 /分钟的优惠。 上海联通一样提供了很多选择。 130 签约用户 50 元月租、话费 0. 4 元 /分钟,世纪通和商务如意通是 50 元月租、话费 0. 36元 /分钟;如意通是无月租, 0. 54 元 /分钟,而且可以设定6个亲情号码 ,享受 0. 48 元 /分钟的热线通话。 还有一种如意通后付费,无月租、话费 0. 6 元 /分钟。 与上海移动的资费相比,签约用户完全相同,卡类资费则比上海移动低 10%,如意通尤其适合那些通话对象比较固定的用户,相当于可以享受 8 折的话费优惠。 04年初, 北京移动宣布在高端市场重拳出击:针对全球通客户推出 “畅听无限 ”业务。 全球通客户定购 “畅听无限 ”后, 30 元的月费可享受本地网内被叫 500 分钟,超出 500 分钟后,本地网内被叫的话费为每分钟 6 分钱。 3 月 5 日,北京联通推出了一项在电信领域前所未有的套餐捆绑优惠营销政策 ——“随心定制 ”。 北京联通宣布,在 3 月5 日至 5 月 31 日活动期间办理该业务的用户可以 享受到各种不同资费套餐的全排列组合。 这项优惠政现几乎囊括了用户所能涉及到的全部通信需求,从本地话费到长途话费,从短信费到 “联通无限 ”增值业务使用费,从手机邮箱、炫铃等特殊功能费到宽带上网费等等。 每一项费用的优惠幅度都非常大,比如 CDMA 本地通话费分为 “65 元打 100 元 ”、“98 元打 158 元 ”、 “158 元打 300 元 ”、 “228 元打 450 元 ”以及 “298 元打 700 元 ”5 个档次,部分档次超出套餐仍然可以享受被叫 元的优惠。 用户可自愿选择不同种类的 “随心定制 ”业务套餐,并进行自由组合。  手机补贴 联通: 2020 年 1 月 8 日,中国联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CDMA 开通仪式,标志着联通 CDMA三网融合下的电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 9 页,共 24 页 网络试运营,无论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销售商都把这种被称之为通话质量好、辐射小、保密性强的“绿色环保”技术定位为高端用户,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选用的手机大多为3000 元以上的机型。 原先长城网用户每分钟两角的资费政策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与 GSM 网络相同的资费价格。 同时宣布年发展用户目标为 700 万,但直到 3 月份,用户发展数量仍不尽如人意,到了 5 月份,用户数仅达到 100 万户,其中还包括原长城网 40 万户,联通因此不得不自己购进 CDMA 手机,实 施“手机补贴”政策。 此后的 8月 15 日,联通的 CDMA 用户数突破 200 万; 9 月 25 日突破 300 万; 10 月 14 日突破400 万; 11 月初突破 500 万;到 12 月 25 日, CDMA 用户突破 700 万户,达到 万,中国联通终于艰难地完成了全年计划。 从2020年一月份,联通开始减少“手机补贴”,联通1月份CDMA用户数明显放缓,二月份新增CDMA用户47.1万,又比一月份大幅度减少39%,手机补贴的减少引起新增用户的持续萎缩。 联通随即推出了预付费业务,估计对实现年底目标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下表可以看出,当推出了预付费 业务以后新增用户数成增长趋势。 另外,今年联通各地分公司还将大量采取预存话费送手机的市场行动。 截止 2020 年底,联通以超过 1900 万的 CDMA 用户数,成为全球第二大 CDMA 运营商。 (单位:万户) GSM 移动电话用户 CDMA 移动电话用户 用户总量 月份 累计达到 后付用户 预付用户 累计达到 后付用户 预付用户 当月累计到达 1 5, 3, 2, —— 6, 2 5, 3, 2, —— 6, 3 5, 3, 2, 6, 4 5, 3, 2, 6, 5 5, 3, 2, 6, 6 5, 3, 2, 6, 7 6, 3, 2, 1, 7, 8 6, 3, 2, 1, 7, 9 6, 3, 2, 1, 1, 7, 图3.1 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用户数量( 19 月) 移动: 三网融合下的电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 10 页,共 24 页 借手机补贴之利,联通也轻松地完成了 2020 年任务数。 移动自然是不能眼看着联通坐大,遂之跟进,且手段更为老道。 同年 1 月 27 日开始,达到一定积分的北京移动用户,可以通过预存不同金额的话费(一年用完),到各营业厅免费领取包括可拍照的彩信手机在内的各种主流型号手机,这意味着北京移动正式开始实施“手机补贴”政策。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上海移动和广州移动等公司就分别推出了存话费领手机业务,以吸引和留住自己的高端用户。 此次北京移动推出存话费送手机业务,标志 着中国移动继中国联通之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实施“手机补贴”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电信市场两大电信运营商“手机补贴”大战的正式开始。 北京移动针对年度积分在 1000 分以上“全球通”用户推出了话费充抵手机价格的活动。 话费支出较大的高端用户还能使用移动奖励的“积分”,优先换购诺基亚 7650、松下 gd88 等高端彩信手机。 这次促销,移动采取了自己掏钱向手机厂商采购终端,再补贴销售给用户的方式,与联通推广CDMA的方法如出一辙。 此前,移动曾多次否认会仿效联通CDMA送手机,理由很简单,这种方式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联 通去年为推广CDMA就付出了 20 亿人民币亏损的代价。 实际上,由于彩信手机的价格远远高于CDMA手机,移动进行补贴促销付出的代价比联通更大。  服务创新 中国电信市场从 1994 年联通公司成立开始引入竞争,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 2020 年 5 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南北分拆,与网通公司、吉通公司的重组整合完成,至此中国电信领域 5+1 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不再有一家独大的格局。 随着竞争的加剧,服务将逐渐成为各运营商竞争的主要手段。 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将是电信业的深刻的一场革命,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 ,这不仅仅体现在网络设施的更新,更是一个不断进行更新观念和创新业务的过程。 虽然,数据业务在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总收入还未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高速的增长速度已经使各大电信运营商看到了希望。 更为重要的是,各大电信运营商开始重新定位自我,开始了从运营商到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从而激起了在电信业服务理念和业务创新方面的重大变革。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电信运营商正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电信服务更加规范化。 2020年7月,联通的自然月缴费制广受欢迎;8月1日起,电信服务开始明码标价;中国电信又率先在提出了 “一站 通 ”全球服务 …… 面对语音向数据的业务转型,电信运营商开始向服务商转型。 这种转型体现在电信运营商开始尊重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服务或者接入服务,而是一揽子的信息解决方案。 因此,电信运营商开始寻求给个体的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要认识到电信服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绝不仅仅只是营业前台的 “微笑服务 ”,而是运营商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而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服务水平。 因为,用户的需求正在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层次的用户对电信三网融合下的电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 11 页,共 24 页 服务的要求不尽相同,并且这种需求随时都会转变。 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  品牌策略 电信市场形成“ 5+1”的竞争格局,电信运营商不能再靠垄断电信基础网来获取利润。 而电信业务与产品在走向成熟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及以自我为中心,同质化竞争、低层次的价格血拼也终非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手段。 电信运营商变革竞争手段 ,提供差异化业务、品牌策略、不断创新的产品、优质超值的服务和产业价值链管理已是不可回避的趋势。 在这个全方位、立体化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对手不再只是同行,更是客户 ,甚至是自己。 中国移动的有关高层就曾说,“不能只看着竞争对手,应该看到的是客户,怎样为你的客户提供好的服务 ,把客户的问题真正解决好 ,这才是竞争中制胜最重要的一点。 ”这正是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开始注重运用品牌策略 ,细分客户群 ,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原因所在。 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用或雅或酷的品牌名称代替了专业的英文缩写和阿拉伯数字,如中国电信的“宽带极速之旅”、“互联星空”,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如意通”。 在这方面做得成功且驾轻就熟的当属中国移动,“全球通”、“神州行”和现在正火爆的“动感地带”都是老少皆知的 品牌。 从中国移动品牌的演变更可以看出其品牌战略从单一走向体系化,从随意走向规范化的迹象。 “全球通”已经问世十年 ,最初只是“ GSM”的意译 ,经过不断细化市场、丰富内涵,又将中低端客户引向“神州行”,逐渐形成“专家品质,值得信赖”的高端定位 ,如今已是威名远播,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 现阶段主推的“动感地带” (M Zone) 定位为 15~ 25 岁,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用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