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十一五专项规划(doc3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现有核心企业为基础进行布局, 整车生产布局在南昌、九江、景德镇等三个地区,零部件生产围绕核心骨干企业和特色工业园区进行布局。 要坚持走开放与合作的道路,靠大联大,增强竞争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33 页 力和抗风险能力。 江铃、昌河要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力度,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务用车、家用轿车、新型发动机,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水平。 上饶客车厂、萍乡客车厂和富奇汽车厂要抓住时效,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改造,努力增加品种,重点发展中高档客车。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要紧紧围绕整车的发展,搞好分工协作,增强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 ——航空工业,依托洪都航空和昌河集团两个核心企业,抓住国家支持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政策机遇,鼓励国际合作和投资多元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重点型号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洪都集团重点发展教练机、强击机、小型通用飞机以及无人飞机,加快对现有主导产品的改进改型,重点开发麦道直升机的生产和组装。 昌河公司要联合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际研制,促进生产和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形成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国内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 支持九江出口加工区引进发展波兰 PZL 直升机项目。 ——船舶和港口机械工业,依托长江岸线优势整合九江 造船业设计制造资源,走规模化和专业化并重的道路,提高设计开发水平,重点发展油轮、散货轮等高等级船舶以及工程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加快发展集装箱、港口装卸设备、港口运输设备等港口机械及零部件制造业,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港口工业。 ——机电设备制造业,大力提高现有机械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抓好电工电器、仪器仪表、基础机械的改组改造,大力发展装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33 页 载机、特种变压器等产品。 重点发展水力发电机组、移动电站和智能楼宇控制器系统、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数控机床、大中型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产品。 积极开发各类 施工专用机械和生态环保机械。 鼓励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设备。 (二)积极发展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 以特种钢材、铜精深加工产品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着重在产业链延伸和深度加工上拓展重大项目。 ——钢铁工业,重点发展薄板、汽车用钢、宽厚钢板、 H 型钢等特色新型钢材,军工、轴承、齿轮、工模具、耐热冷、耐腐蚀特种钢材,以及螺纹钢、细径高强盘条、拉丝盘条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 “三大精品 ”基地的布局,即新钢的板带、棒线精品基地,南钢的优质螺纹钢、汽车板簧精品基地,萍钢的建筑钢材精品基地。 ——铜工业,在稳步扩大铜冶炼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江铜集团要在建设好电解铜箔、铜板带、电子引线框架、变压器用铜带、内螺纹铜管、特种漆包线等铜精深加工项目的同时,积极发展硫化工和金、银、碲、铋等稀贵金属的深加工产业,保持江铜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头羊的地位,向世界一流公司迈进。 ——稀土、钨、钽铌工业,控制钨、稀土矿产品总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开发深度加工、终端高附加值的应用产品,重点发展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粗或超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33 页 细粒级钨粉体材料、硬质合金及高性能钨 材,以及高性能电容器级钽粉、钽丝等高新技术产品。 (三)大力发展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 着眼于开拓新的领域和新兴市场,积极捕捉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引进、吸收和产业化形成重大项目。 重点在一、二类新药、新型保健品领域、中药饮片、中药材 GAP 种植、中药标准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等方面开发项目。 加快中药产业化体系建设,争取经过 5 年左右的努力,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中成药产业跻身全国前三位。 要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推广 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抓好中药基地建设,以汇仁、江中为龙头,着力培育仁和、济民可信、天施康等一批中药生产企业。 着力加快生物制药发展,大力扶持和培植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南海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顶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进一步扩大我省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四)重点发展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 进一步加强和突出我省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整机 扩产、重要零部件配套,采取独资或股份转让、异地新建或就地改造等多种途径,精心选准重大项目。 尤其要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积极发展技术先进的产品,如 LCOS、 LCD 等数字微显示产品、 LED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33 页 发光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空调和空调压缩机、冰箱无氟压缩机等产品,争取在 8 寸芯片、单晶硅、新型光电子器件、新一代手机等高新产品的开发中取得进展。 加强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的合作,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研制,积极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要采取围绕整机落户、带动零部件配套或零部件先落户、再吸引整机落户等多种方式,尽快形成从电子元 器件到现代家电、数字信息产品、软件产业的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集聚。 (五)加快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 充分发挥我省生态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开发重大项目。 烟草行业以江西中烟工业公司为平台,以南昌烟厂为龙头,以金圣品牌为支柱,实施 “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 ”战略,提升烟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发展以大米深加工为主的酒类,提高白酒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发展果酒,稳步发展啤酒,搞好综合利用。 要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特色食品的深加工、储藏、 保鲜、运销等方面确定一批重大项目,着重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扶持有机茶、白莲、百合、竹笋、葛根、茶油、食用菌、蜜桔以及食用野生菜、干果、山珍等功能性特色食品加工。 无公害农产品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要抓好大型标准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有机食品要根据农业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选择性地发展。 引导食品企业集聚和集约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33 页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科技开发,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重点发展以赣中南、赣西 和赣东南地区为主的优质水稻基地,赣西、赣中南的油茶生产基地和赣南的脐橙生产基地,在鄱阳湖区和赣西南建立水禽基地,大力发展肉牛、商品猪、奶牛、蔬菜基地,支持发展永丰、乐平、婺源、遂川、樟树、南丰、南康等地的特色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等生产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 (六)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 要在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中拓展重大项目,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化工产业,要在消化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在有机硅、盐化工、氟化工、硫磷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 领域中开发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 争取扩大原油加工能力,重点支持九江石化 “炼化一体化 ”工程建设,加快发展 “三烯一炔 ”(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和 “三酸两碱 ”(硫酸、硝酸、盐酸、纯碱、烧碱)等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合物等三大合成材料。 ——新型建材产业,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在大中型干法水泥、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建材、中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玻璃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发重大项目。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33 页 (七)改造提升轻纺工业 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 术改造提升轻纺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力度,充分发挥轻纺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 ——纺织服装工业,以巩固现有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纺织服装特色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产业协同效应,加快形成原料(棉花、蚕丝、化学纤维) —布料织造 —整理、印染 —品牌服装加工的产业链,不断提高服装、棉纺、针织、印染后整理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化纤差别化纤维率,扩大产业用布、中高档布料生产,重点发展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和产业装饰用面料、聚酯无纺系列产品、中高档纯棉系列产品、中高档麻纺及夏 布系列产品和品牌服装,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和品牌服装的市场占有率。 大力发展细旦、超细旦、异形、复合等差异化、功能性纤维,提高化学纤维应用领域,使差别化纤维的比重达到 40%左右。 ——陶瓷工业,加快整合各类陶瓷科研资源,支持国家陶瓷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启动一批振兴陶瓷重大科研项目,支持省部共建陶瓷科技城,建设陶瓷科技园,打造以陶瓷新材料技术为核心、陶瓷应用工程技术为特色的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 重点发展高档日用瓷、高档艺术瓷和高技术陶瓷。 日用陶瓷要发挥传统优势,做大 “红叶 ”、 “玉风 ”等知名品牌,不断推出新材质、新 器型、新花面、新品种,积极发展强化瓷、自灭菌纳米日用瓷、耐热瓷和中温瓷,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 艺术陶瓷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地位,鼓励不同装饰方法、不同艺 中国最大 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33 页 术风格陶瓷的发展,努力提高产品的欣赏性、实用性、价值性。 高技术陶瓷采用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高压及超高压电瓷、结构陶瓷、电子陶瓷、稀土陶瓷、功能陶瓷等工业陶瓷产品。 ——造纸工业,主要以晨鸣纸业为依托,以高档造纸为重点,形成进口纸浆 —纸或纸板 —高档纸制品的造纸产业链,特种纸进一步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耗、低 污染或无污染产品。 重点发展高档文化用纸、中高级生活用纸、包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