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的决定理论ppt4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商品的购买力,对债务的偿付能力,以及人们对外汇投机的收益、政局稳定性以及资本流动性等所产生的影响。 • 所谓量的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借贷数额的增减、国际资本流动数额的变化,以及外汇供求数量的消涨等所产生的影响。 • 汇兑心理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反映汇兑心理的变化。 从存在决定意识这个角度来衡量,是无可非议的。 在市场经济中,心理预期对市场预测特别是对外汇市场的预测,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汇兑心理说的主观色彩比较浓厚,把边际效用看成是汇率变动的主要依据,是缺乏科学性的。 • (五)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又称远期汇率理论,其基本思想可追朔到 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 20年代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期( )首先提出,又经过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发展而形成的。 • 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而且高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升水。 • 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 • 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源共享产生的收益率时,不仅会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会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 • 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 • 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货币的现汇汇率下降。 • 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远期贴水。 • 伴随抛补套利活动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 • 假定 本国利率水平为 ia, 外国利率水平为 ib, eg为即期汇率,即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ef为远期汇率。 1单位本国货币在国内投资所获的利益为 (1+ia),在外国投资时,首先在现汇市场换得外币数额 1/eg,到期收回1/eg(1+ib),再按原先约定的期汇汇率换回本国货币额 1/eg(1+ib)ef,在抛补行为终止时,在两国进行投资的收益应该相等,即: )i1(eei1 bgfg • 从式中可以看出,如果 iaib,则 efeg,即远期汇率出现升水。 反之,如果 iaib,则 efeg,即远期汇率出现贴水。 • 令 P代表远期外汇升水率,并将式 (1)进一步整理得: bagf i1 i1ee bagfi1i1eebabbbbabbaggfiiPiPiPiiiiiieeeP)1(1111或• 因为 P和 ib都是分数,所以其乘积 Pib通常较小,可以将之省略,由此得: • Piaib ( 17) • 即远期升水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