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型科技园区管理体制(doc13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二、创建原则 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学习型园区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工程。 必须对它所包含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总体规划。 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和稳步推进。 注重实效、持续创建: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创建成果积累,使“ 终身学习 ” 成为园区统一的价值取向;通过永无止境的创建活动,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提升能力、形成特色:通过持续创建,不断提升园区管理与创新能力,并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能力。 三、创建步骤 (一)学习阶段 目的:通过学习,让全体员工掌握 “ 学习型园区 ” 内涵和领会其精神实质。 普及基本理念 ( 1)参加人员:全体员工,每人都要参加为期 1- 2 天的理论学习。 ( 2)学习内容:主要是 “ 学习型组织 ” 的构成要素与本质特征和 “ 五项修炼 ” 理论基本内容。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128 页 ( 3)学习方式:主要是请园区领导作动员和辅导报告;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在园区内部学习骨干指导下,组织员工之间交流等。 深化学习和研究 ( 1)参加人员:由园区中层干部和学习骨干组成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务研究推进机构即 “ 中心 ” 学习小组。 每半个月或一个月活动一 次。 ( 2)学习内容:学习型园区领导者新角色;怎样创建学习型园区;组织的七大智障;系统思考的秘诀;组织学习成功要诀;学习型园区与创新文化;学习型园区与信息管理等。 ( 3)学习方式:主要有参观学习、专题讲座、围绕园区管理问题互动交流,以启发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调研与评估 ( 1)调研内容: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是要我学习,还是我要学习;为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园区还应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条件;请按照自己的设想,描述园区 3- 5 年后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引资规模、产值利税、区容区貌、员工收入期望、园区基本建设状况等); 您认为园区管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或改进等。 ( 2)调研方式:采取访谈、研讨、提案征集、收集意见和建议以及民意测验等形式。 ( 3)总结评估:对园区学习状况进行模底评估,为优化园区学习环境、改善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创建决策参考依据。 (二)设计阶段 目的:在专家指导下,自主设计内源共享学习系统、外源反馈学习系统和五项修炼活动。 内源共享学习系统设计-重点是建立内源信息共享制度与机制。 ( 1)利用内部工作会议,实现员工学习成果共享与交流; ( 2)利用宣传栏和内部刊物,交流学习心得; ( 3) 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每月一讲); ( 4)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即 MIS 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创业企业信息系统等基本模块),逐步完善网络信息通道,以达到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精神,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和培养全新思维方式的目的。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128 页 外源反馈学习系统设计-重点是建立外源信息反馈制度与机制。 ( 1)采取定期走访、调查、上门服务、网上交流、恳谈会、研讨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园区与客户(园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 ( 2)通过建立定期信息交流与报告制度,加强与政府及其管理部 门间的交流与沟通; ( 3)通过媒体宣传、新闻发布、听证会等形成,实现与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以了解收集客户、政府、社会各界对园区在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办事效率、园区形象、园区建设以及绩效水平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及园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信息,为培养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实施管理创新和确保实现园区发展目标提供学习和决策依据 五项修炼活动设计 ( 1)自我超越:开展 “ 优秀领导者证书 ” 培训活动、 “ 领导才能与团队建设 ” 培训活动等; ( 2)改善心智模式:开展 “ 事后分析 ” 活动、 “ 决策反思 ” 活动等; ( 3)建立共同愿景:重点进行园区 “ 个性系统 ” 设计与 “ 创新文化 ” 建设,内容包括:确立园区战略目标与管理理念,设计园区形象标识,凝练园区精神和办园方针,倡导具有本园区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编制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手册,制定各种管理规章等。 同时开展如 “ 园区是我家,我与园区共发展 ” 等创建活动; ( 4)团队学习:开展 “ 结伴帮教 ” 活动、 “ 绩效伙伴 ” 活动、 “ 集体项目 ” 文体比赛、 “ 静思 ” 技能训练等; ( 5)系统思考:开展一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科技园区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异同分析活动,以了解科技园区的管理特征与要求;本园区与国内外同 类科技园区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异同分析活动,以了解本园区竞争优势与劣势,为本园区树立学习 “ 标杆 ” ;管理者 “MBA” 、 “MPA” 核心课程研修等; “ 公共活动 ” 和 “ 公益活动 ” 方案设计竞赛活动等。 (三)演练阶段 目的:结合园区建设、管理与发展实际,通过编写教材,方案设计和演练,从而学会具体操作。 编写教材:在专家指导和参与下,组织 “ 中心 ” 学习小组成员编写 “ 如何创建学习型园区 ” 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实现自我超越;怎样改善心智模式;怎样建立共同愿景;怎样进行团队学习;怎样训练系统思考;心智模式测试与分析等。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128 页 设计演练方案和开展演练活动:根据第二阶段三个方面,即内源共享学习系统设计、外源反馈学习系统设计和五项修炼活动设计所确立的内容与活动,设计每一项活动具体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 (四)推进阶段 对首期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和认定等级,并准备新一轮创建工作安排。 四、创建要求 时间安排。 首期创建可按 2 年时间计划。 其中学习和设计阶段各安排 3 个月,实施阶段安排 1 年左右时间,总结、评估、认定等级和准备新一轮创建可安排 6 个月。 组织领导。 学习型园区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 “ 一把手 ” 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和 勇往直前的意志,团结协作,持续创建。 同时应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系统设计和组织领导。 园区文化。 文化是组织的粘合剂,对组织及其成员发挥导向、约束、凝聚和辐射作用。 因此,学习型园区创建应与园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并将文化建设作为学习型园区创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作者认为学习型园区的文化应该是:鼓励学习和创新,提倡探索和争鸣,倡导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将园区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 对员工要求。 ( 1)员工应发自内在的 需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深刻反思学习和工作过程,在工作中学习,并通过学习促进工作;( 3)应打开心灵的天窗,加强互动交流和共享学习成果。 注:参考文献略 对发展宁波市软件产业及其基地建设的思考 余 宏 俊 (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江宁波, 315040)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128 页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结合与应用,孕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并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意义 十分重大。 为鼓励和引导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务院于 2020年 6 月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中新网报道,近 10 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近 18 个百分点,是 40 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 十五 ” 期间,信息产业仍将以 3 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 预计到 2020 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中的比重将超 过 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将超过 30%。 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及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教育等均得到迅猛的发展。 经济实力在全国 219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 12位。 202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310 亿元。 但由于历史原因,宁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少, IT 方面专业人才匮乏;软件产业基础较差,缺乏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手段;现有的软件开发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总体研发水平和能力较弱,对本市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支撑作用不明显。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集中力量加快宁波 软件产业的发展,为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及信息化和经济安全发挥创造性作用。 一、发展软件产业对宁波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 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优化区域经济环境 按照 WTO 规则,要求调整规范地方性经济管理法规、规章,在保护政务安全前提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而政务公开的重点要突出公平公正,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政府政策引导能力。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一方面,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与加强辖区可经营性土地资源等非流动性经济资源的规模整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增强政府对辖区经济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建立政府网上办公系统,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架起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直通联络与服务渠道,减少中间管理层次,压缩公共开支和提高效率,从而把工作重点从单纯依靠优惠政策转到主要依靠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上来,提高履行政府职能的效率,提升对人才、技术、资本等可流动性经济资源的吸纳能力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国家计委要求加快实施电子政府工程建设,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有利于调整工业企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宁波的产业结构是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 、机械、家电、仪器(表)、食品、养殖、林业、畜牧业等为主。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宁波的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来说并无明显优势。 主要体现在: 宁波的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与深圳、苏州、无锡、青岛、杭州同等城市工业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 宁波的工业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高新技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仅为 %。 同时人才资源匮乏,且结构不合理。 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 %,低于全国 %和全省 %的平均水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128 页 平; 宁波的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率和产销率分别低于全国 个百分点和 个百分点; 宁波的中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所占比率偏低,因此规模经济效益不理想; 宁波的各产业企业发展不平衡。 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设备、电气器材四大行业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内在效益指标和经济质量不高。 特别是软件产业、电子通信仪表、医药制造、化工原料与化学制品、食品加工制造发展相对落后; 宁波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玩具、机械电器设备,占出口额 %,其他产业企业出口竞争力低。 面对我国已正式加入 WTO 的形势,宁波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同样是喜忧参半,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 战。 但不可避免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随着国际相关产品的进入国内市场,对宁波的主导工业产品如石油、化工、家电等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国内沿海大中型城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传统工业产品竞争能力,也对宁波主导工业产品形成一定冲击。 因此,需要看准形势,努力把握好国家 “ 入世 ” 与扶持信息产业的机遇,调整传统优势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使宁波真正成为国内沿海软件产业带的重要 “ 节点 ” 和软件产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