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1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农村特色块状经济。 构建农产品购销、农资和日用品供应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全市所有乡镇和中心村建 立连锁超市 (便利店 ), 80%的乡镇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点。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新培育县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 (点 )100 家和 “ 农家乐 ” 特色旅游专业村 100 个。 推动市域协调发展。 以 “ 交通西进 ” 为先导,以 “ 产业西进 ”为载体,以 “ 旅游西进 ” 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产业向县 (市 )流动,推进杭州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总结 “49100” 帮扶工程的成功经验,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果, 加快 欠发达地区 发展。 1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完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和就业统计制度,实现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全覆盖。 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培养懂得现代科技、掌握就业技能、接受城市文明的新型农民。 积极鼓励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民向城镇集聚、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5 万人。 1努力改善农民工待遇。 在全社会形成善待农民工的共识,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重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凡符合有关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均能入学。 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缓解农民工 “ 看病难 ”问题。 健全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断扩大覆盖面。 基本形成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6 页 形式、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把农民工党员纳入企业或社区党组织管理,引导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 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 )实施农业提升工程,发展都市农业 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生态高效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 “ 城市、平原、山区 ” 三大都市农业圈层,形成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 大力发展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桑、药材 、蜂业五大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70%以上,建设 50条都市农业产业带;新建 200 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累计超过 400 个。 保持茶叶产业在全国领先地位,为打响 “ 杭为茶都 ” 品牌提供产业支撑。 1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构建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培育 20 家年销售亿元以上有品牌、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超过 60 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新培育以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00 家,累计超过 500 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推介,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改造农业。 发展外向型农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优化配置农业资源。 1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引进吸收、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6 页 成利用和转化推广,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到 60%以上。 发挥省会城市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种子种苗、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标准化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贮运、精深加工等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健全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 体系, 组织实施 100 项农业共性关键技术、 3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100 万亩,累计达到 200 万亩以上;培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100 个以上,创建一批国家、省级农产品名牌和驰名 (著名 )商标。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防控人畜共患疫病和外来有害物种。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挥 “ 杭州龙网 ” 和 “ 农技 110” 的作用, 基本实现行政村农业信息服务点全覆盖, 农民信箱注册 12 万户以上。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依法严格保护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实 施 “ 沃土工程 ” ,提高耕地质量,累计 建设标准农田 160 万亩,新改造中低产田 25 万亩。 推广农机新技术,扩大设施栽培面积。 重视农田水利建设, 完成 30条重点小流域治理、 160座小 (二 )型水库和 300 座山塘除险加固 任务; 新建、改建农村渠系 1600 公里。 实施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引导家庭经 营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鼓励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6 页 (三 )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改变农村面貌 1全面推进村庄建设。 按照建设中心村、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保护特色村的思路和 布局优 化 、道路硬 化 、村庄绿 化 、路灯亮 化 、。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17)-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关键句三:文化商业 —— 制造商业消费鼎点 21 世纪将是文化带动商业繁荣的世纪,而文化商业,也将成为星光大道的支撑亮点之一。 星光大道上将设计出音乐、电影、书画(中外)、书籍等文化产品展示和体验空间,在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同时,将有可能承担杭州的部 分对外文化宣传功能。 今后,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种经典的电影、国际音乐„„同时,作为娱乐界明星的联动平台,你还可以在这里买到明星的签名光盘和书籍
考者和感知者处理更多的信息。 但他们都设法以这种或那种方法决定买些什么。 你可以区隔任何事物 西奥多 李维特 ( Theodore Levitt)是哈佛大学的营销学大师,他著有一书叫《引爆行销想像力》。 他在该书第四章中提到能对任何事物进行区隔,无疑他支持瑞夫斯( Rosser Reeves)先生的观点。 他的观点是必须通过提供顾客超越他们想象、需求和期待的东西给产品增值。 为了做到这一点
二、创建原则 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学习型园区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工程。 必须对它所包含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总体规划。 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和稳步推进。 注重实效、持续创建: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创建成果积累,使“ 终身学习 ” 成为园区统一的价值取向;通过永无止境的创建活动,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提升能力、形成特色:通过持续创建,不断提升园区管理与创新能力,并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能力
务; (四)接到物业损坏报修时,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五)接受物业管理部门、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六)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社区生活服务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 物业的使用、维修和管理用房 第二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物业管理 服务合同。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⑦财务管理及经费收入测算 ⑧日常管理 ⑨物业维修养护计划和实施 3)制订物业管理方案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成立制订方案的工作机构 第二步:培训工作人员 第三步:经费、设备、资料准备 第八步:草拟方案文本 第九步:向专家顾问征询 第十步:送公司领导审阅 第四步:项目、使用人、竞争调查 第五步:研究分析调查资料 第六步:确立管理档次、管理目标、主要措施。 服务管理项目 第七步:经费预算 第十一步:修改
装产业结构,培育女装产业集群,促进女装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杭州初步建成集女装贸易物流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展示发布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检测检验中心、教育培训基地以及生产基地于一体的中国女装之都,实现“中国女装看杭州”的战略目标。 二、发展定位 (一)产品定位:突出时尚、科技、品牌、生态的理念,发展体现不同品牌风格和不同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多元化、立体化女装系列产品。 (二)企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