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靠自己去成功(doc2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当然,我不是要你再去哭。 落泪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已经从丧亲的悲痛中走出来。 就好比我们卷起 袖子,看以前受伤的疤痕。 那疤痕不再痛,但能使我们回想到受伤的一刻,也在心里告诫自己,下次要小心了。 亲爱的小丫头,你知道要告诫自己的是什么吗。 是当你留不住奶奶,悲伤奶奶逝世的时候,要想想还有公公婆婆在眼前,甚至想想有父母在身边,而好好把握机会,多跟我们聚聚。 惟恐以后散了,今天就多聚聚吧牎对远行的亲人挥完手,就回身搂搂身边的亲人吧 这才是在奶奶忌日,你真正应该学习的啊 有赢有输才是人生 今天你放学回家,我问你“在学校好吗。 ”你没答腔,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走进厨房,看见你正搂着妈妈,眼睛红红的。 “是 身体不舒服吗。 ”我问你。 你没答,妈妈答了:“只是流鼻涕。 ” 我又问你:“是什么没考好吗。 ” 你点了一下头,眼泪突然像断线珠子似地滚下来:“历史没考好,才考了八十四分。 ” “别人都考好了吗。 ”我问。 “好多人考得比我好。 ”你嘟着嘴,“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 ”接着一转身,冲上楼去。 我也跟上楼,看你进了浴室,对我没好气地说:“不要理我,我哭一下就好了。 ” 果然隔一阵,你已经平复,坐到书桌前面,弯身翻书包,拿出厚厚的历史课本。 我认识那课本,因为前几天你留在客厅桌上,我曾经翻过,里面除了讲历史,还附带了许多相关的 世界名画。 记得当时我问你是不是课外读物,你说是课本,还赞美那书编得真生动。 我坐在你的床上,看你拿出考卷在检查。 “是错了吗。 ”我又问你。 “是错了。 ”你说,“可是我真不懂,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糊涂,别人都没错,连最烂的男生都会的几个‘军事强国’,我却会错。 忘了写德国。 ”说着说着你又哭了,一边呜呜地哭,一边说:“我不是没念,我念了啊。 ” 孩子牎看你哭,我也很伤心,尤其当你说别的同学问你成绩时,我可以想像你当时的尴尬,因为你成绩从来都是最好的。 你要知道,知识不见得全由课本里得来,那些最顽皮的男生,可能成天阅读战 争小说,他们的长辈可能参加过二次大战,在家总说当年的往事;他们又可能爱读报、看历史频道和益智问答节目,他们看似没有认真读书,却因为周遭的氛围,而在自然中学习了。 你甚至可以猜,他们玩的战争电脑游戏,都有帮助。 中国有句俗话 ——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就是这个道理。 不见得你最用心的,就一定成功;反而可能无形中造成的机缘,使你获胜。 但是会不会因此,就不必耕耘了呢。 错了。 这就好比守株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树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 再举个例子吧。 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可是常常投稿没 几天,就收到厚厚的信,里面装着退稿,主编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懒得写。 有一阵子,我被退得实在伤心了,不再投稿,但是总在翻报的时候幻想有自己的文章发表。 你想想,这实际吗。 我不投稿,怎么可能有文章发表。 投稿固然有被退的伤心,但是不投稿就连伤心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有意种花花不发”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种更多的花。 记得昨天晚餐,婆婆说“养孩子,忙得要死,好辛苦”时,我怎么说的吗。 我说养孩子确实辛苦,但是正因为有苦才有乐。 孩子这次考糟了,下次考好了,苦成了乐;孩子前天病了,今天退烧了,担忧成了欣喜。 我又说“人 生如果只是一根平平的线,多没意思。 一定要起起伏伏,有付出,有获得,才丰富”。 那么,我现在也要对你说,人生就是要有成功、有失败,才有意思。 你今天失败了,痛定思痛,检讨改进,明天反败为胜,多棒。 而且如果你能由今天的小考中得到教训,使你明天的大考不再犯错,这小考不就像注射疫苗,小小疼一下,却能避免得大病吗。 亲爱的小丫头,别再为人家考得好,你考糟而伤心了吧。 有赢有输,才是多彩的人生啊。 一心可以二用 今 天下午,我请你帮我上网查一个资料,你当时正翻阅刚收到的杂志,低着头说“好”,但是隔一阵却见你在梳头,我又催,你才去开电脑,还一边咕咕哝哝地怨电脑好慢,得等半天,说妈妈正等着带你出去买衣服。 这下我就不懂了,你明明要出去,为什么还看那些杂志。 你明明梳头的时候不必照镜子,为什么不先开电脑,一边等上网,一边梳头。 你甚至可以一只手梳头,一只手翻杂志,一边等电脑;三件事可以一起做,你为什么把它们分开呢。 中国人常说“事半功倍”,意思是用一半的力量,却得到加倍的效果。 什么人能事半功倍。 除了少数特别聪明、行动特别快 的人,事半功倍的常常是懂得“一时两用”、甚至“一时三用”的人。 记得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有个女生请我去她家吃午饭。 到的时候已经接近十二点了,只见她一边打开龙头放水,一边热油锅,一边切菜。 突然一扬手,丢蒜头去锅里爆香,又一边炒菜,一边把手伸得长长的开冰箱拿肉。 我那时候真是看呆了,天啊牎如果换作别人,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恐怕一个钟头都忙不出来,她居然才半个钟头就端上一桌菜。 当电视记者之后,我更发觉必须一心两用 —— 有时候一边播新闻,一边耳机响,里面是导播的声音,说新闻稿里哪个地方错了,要改;再不然讲哪条新闻 要换下来或临时加上去。 起初我真不能适应。 播报的时候,就听不到耳机里的“交代”;一心注意导播的话,又会忘了要播报新闻。 后来,看了一部叙述一位美国名主播的电影,我才发现,更高明的主播甚至能一边听导播提供的资料,一边不露痕迹地组合成新闻稿,立刻播报出来。 我也曾经到个朋友家,发现他们家沙发、电视、冰箱、瓶瓶罐罐上都贴个条子,上面用中英文写着电视、冰箱、糖果、饼干„„ 原来那是贴给三岁的儿子看的。 他们的理论是学习可以在自然间发生,孩子一边开冰箱拿东西吃,一边看到“冰箱”、“冰淇淋”、“橘子水”,时间久了,自然会记 在心里,不用教就会了。 他们的做法不也是教孩子一心二用吗。 最近美伊之战,就更有趣了 —— 电视上分割成好几块,右边主播报新闻,主播后面放 CNN 的影片,左边则是半岛电视台的画面和中译字幕,下面是 “ 走马灯 ” ,右下角边有股票指数。 你说怎么看。 如果不能一时三用,甚至一时四用,怎么办得到。 孩子牎现在是资讯的时代,我们不再能用旧时代“单行道”的思想模式。 据说现代战机的飞行员要同时看几十项资讯,最新的阿帕契式直升机可以同时攻击许多辆坦克。 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能“一时多用”、“一目十行”,甚至利用每个自觉与不自觉的机会学习 ,是很难成功的。 正因此,我们从小就容许你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也鼓励你把功课带到餐馆,一边等上菜一边写作业;当你学音乐之后,更建议你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一边上网;最近我更提醒你如果时间实在不够用,可以一边吹头发一边看书,或一边刷牙一边整理书包。 我甚至跟你说,如果你要下楼去厨房吃东西,又要跟我们说话,还要到客厅找报纸看,就应该先算好路线,试着一边找报纸,一边说话,然后拿着报纸去厨房,坐在厨房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报,甚至如果我们也在那儿,就一边跟我们讲话。 事半功倍的人不但能有更高的成就,而且能有加倍的人生啊。 只因为我看到 “孙长珍小妹妹的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昨天,燃灯助学基金会的张阿姨在电话里告诉我。 我是去年秋天到贵州去看《帆轩四小》的时候,见到长珍的,那一天虽然早说好不要有欢迎的仪式,但家长们仍然穿着苗族传统的服装,唱着歌,递给爸爸一杯又一杯他们酿的美酒。 几十个小朋友则摇着小小的红旗子,欢迎我和当地教育官员的来到。 每个小朋友都露出纯真的笑容,我跟他们一一握手,在低年级的小朋友中,握到一个高个儿女孩子的手,她没有笑,茫茫地看着正前方。 我细看,发现她两只眼睛的黑眼珠都是白的;只有左眼,在一片翳障之 间,略略有些透光的地方。 “你的眼睛怎么了。 ”我问她。 “快看不见了。 ”她小声地说。 “还能读书吗。 ”我又问。 她没答。 “有没有去看医生。 ”我再问。 她隔了好几秒,才挤出两个字,又因为乡音很重,我没听懂,还是在一旁的校长补了一句:“她说‘没钱。 ’” 我当时没有多说,进教室听小朋友致欢迎词,跟校长老师们讨论建校的事情,接着在门口合影。 可是我心里一直惦着的,是那个半盲的小女孩。 临走,小朋友又排队送我,我特别在队伍里找,找到“她”,问她的名字,知道她叫孙长珍,今年十一岁。 然后,爸爸蹲下来,蹲在她的面前,拉着她 的手,对她说:“没钱,没关系,叔叔帮你找医生。 ” 我坐的车子,驶离校门,开上那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校长和几位老师走到车边挥手。 我又摇下车窗,对校长说:“叫长珍放心,我想办法为她治。 ” 隔天我去了遵义,再隔一天,飞去北京。 但是已经拜托贵阳西西弗书店的朋友,把长珍带去贵阳眼科医院检查。 报告立刻传到我手里,但不太乐观,说她只剩左眼还有零点一五的视力,双眼角膜都有白色混浊,虹膜与角膜都有粘连,瞳孔又被牵拉变形,眼底则无法看得见,还不知道网膜的情况„„我不死心,回台湾之后,又请北京的曲阿姨,把长珍的检查报告拿去著名 的协和医院,医生看了也摇头,说虽然可以角膜移植,但是不能恢复视力,因为长珍眼疾已经拖了五六年,有了弱视,又可能有“继发性”的青光眼„„ 回到纽约,我立刻把这消息告诉燃灯助学基金会的朋友。 多令人感动啊。 燃灯的张。李敖-靠自己去成功(doc2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