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doc4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劳 动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38 页 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积极建设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五节 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巩固提高扶贫成果,继续加大扶贫力度。 切实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 “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 ”工程。 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消除贫困乡村人畜共饮或饮用水污染问题。 积极扶持贫困乡镇发展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 坚持开发性扶贫方针,积极扶持有市场有效益且能带动千家万户参与的特色种养和资源开发型项目。 对散居深山和偏远山村、生存条件恶劣、基础生产要素缺乏的贫困人口,结合农村集镇 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移民搬迁。 第六章 服务业 服务业要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 特别要着重将旅游业培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一节 突出发展旅游业 按照 “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 ”的战略思想,本着 “旅游与商贸相结合、观光与考古相结合、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的原则,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国际旅游为重点,以改善旅游条件为突破口,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加速构建旅游产业体系。 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功能,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参与 旅游业的开发,推动旅游事业向股份化、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38 页 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大力增加投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狠抓项目及景点建设。 积极申报景德镇古窑址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争取建设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抓紧实施景德镇国际陶瓷旅游城、景德镇中国陶瓷城等一批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并集中力量办好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庆典等大型旅游主题活动,提升瓷都旅游的整体形象。 突出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不断丰富陶瓷历史古迹、制瓷技艺进修、陶瓷文化习俗等旅游服务项目。 同时加快发展生态风光旅游,抓好自然 景区、景点的建设和管理,重点规划和开发浮东 “金竹山寨 高岭 ——瑶里 ”景区,抓紧共库、玉田湖、洪源仙境、诸仙洞等景点的建设和改造。 大力改善旅游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增加基础设施,提升宾馆档次。 第二节 努力搞活流通业 积极推进商业、外贸、物资、供销、粮食等系统的改革,增强流通企业的活力。 引进探索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通畅高效的商品流通体系。 以商促农,以商促工,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商 品市场建设,重点发展瓷、茶、菜三大特色大市场。 同时突出发展昌河汽车城,支持发展制冷设备、电子器材、煤炭化工等一批工业品批发市场。 合理摆布经营网点,在城市新区、火车站、汽车客运中心等增设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38 页 商业网点。 结合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综合批发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商品流通网络,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产地品专业批发市场。 积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多功能的大型商贸集团,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 大力引进现代交易手段,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城镇新型商品零售业的发展。 第三节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的发展,要以 经济适用住宅为主体,重点抓好梨树园、新枫园、浮梁滨江小区等建设,结合站前路、广场南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大力推进危旧房改造。 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 强化土地供给的计划和规划约束,建立以公开招标、拍卖为主的土地开发、出让方式。 大力整顿房地产拆迁收费和配套收费,降低住宅造价。 拓展空置商品房的租售方式和渠道,积极发展房地产超市,培育房屋租赁业,促进租赁市场与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 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物业管理社会化的步伐,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全面促进个人住房消费,大力推进个人购房抵押贷款。 第 四节 不断拓展金融业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发展新的金融业务种类,增加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激活金融市场。 努力扩大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加速推动我市票据市场的形成。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 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积极发展规范股份制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壮大资金实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38 页 积极争取国外、省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或办事机构。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证券、风险投资、社会投资等业务,不断开拓金融业务的新领域。 第七章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 建设要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原则,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战略性转变。 建立安全可靠的防洪保障体系和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景德镇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镇桥联圩,开展昌江、乐安河主河道的综合整治,抓好五座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浯溪口水利枢纽。 推进水文测报现代化,加强防汛计算机网络、水情信息分中心、防汛通讯预警预报等非工程体系的建 设,加快我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和水文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 “景德镇市暴雨监测预警系统 ”,初步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标准较高的防洪体系。 同时做好与我省 “彩虹 ”、 “绿源 ”、 “蓝天 ”三项气象工程的配套工作。 第二节 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38 页 以加快城乡电网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开拓用电市场。 加强景德镇电网网架结构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网络的适应性;建设景德镇东部地区的李家输变电工程,做好马鞍山、石岭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 积极开发利用新技术,对重点矿井、洗煤厂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煤炭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增加洁净煤的消费比重,改善 我市能源消费结构。 积极推广新能源,在资源条件适宜的农村推广使用沼气、秸杆气化、太阳能等新能源。 第三节 综合运输体系 加快 206 国道改造,争取建设九景衢铁路和景黄、景常高速公路。 治理昌江、乐安河航道,畅通水路运输。 发展民用航空,增加通航线路。 争取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连,陆水空协调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 改造和建设县乡道路,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 农村公路建设要与当地扶贫开发和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相结合,抓紧建设农村出口路、经济路,初步缓解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 “瓶颈 ”制约。 第八章 城乡结构 第一节 注重 名城保护和建设 十分注重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切实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挖掘、整理、开发工作,充分体现陶瓷文化、青山绿水以及地方建筑的特色。 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建立高效率、快节奏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 重点规划和建设 “一江两岸 ”、休闲广场、公共绿地等城市美化工程,完成市政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38 页 府等机关向新区的搬迁建设,重点建设西市区,使老城区人口拥挤的状况得到改善。 以建设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功能强的大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把城市当成一项产业来经营,走城市建设投资市场化和城市管理法制化的道路。 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拉开城市框架,打通城市干道,逐步改造旧城,集中建设新区,拓宽发展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城市 “六化 ”(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管网化),建设文明城市。 到 2020 年,城市人口达到 50 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 50 平方公里。 第二节 强化市政建设 重点建设城市道路、给排水、供气、邮政、电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 市运行效率。 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高标准设计和建设瓷都一批标志性形象工程。 完善城市内外交通骨架,重点建设北环路、朝阳路至景瑶公路、珠山西路和新枫路至新建 206 国道的连接线。 继续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按期完成景德镇第四水厂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疏理城市排水网络。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卫设施建设,力争完成西瓜洲污水处理厂工程,形成日处理生活污水 10 万吨目标。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按生活垃圾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 化 ”的要求,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38 页 期建成宋家山垃圾处理场。 加快城市燃气设施建设,抓好市煤气扩建工程,力争建成本市区至乐平、浮梁城区的管网设施。 第三节 优化城镇布局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十五 ”期间,争取建成 20 个以上的中心镇,居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 20%以上。 抓住景德镇千年华诞庆典契机,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以要素聚集为基础,找准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走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和城镇发展 “三位一体 ”的路子。 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 服务等与城镇化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加快重点镇的建设,带动一般建制镇的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功能配套、发展协调的城镇体系。 ( 1)以市区为中心,乐平市城区为次中心,重点抓好浮梁县城、洪源镇、湘湖镇、鱼山镇、接渡镇、双田镇、塔前镇、乐港镇的建设,构成景德镇、乐平两个 “卫星城镇 ”体系,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 2)以浮梁县的蛟潭镇、鹅湖镇和乐平市的涌山镇为重点,构建具有综合型、交通枢纽型、工业型、农产品加工型的小城镇体系,成为一定区域的片中心城镇群。 ( 3)以浮梁县瑶里镇和乐平市的洪岩镇为重点,建成 以休闲、度假、娱乐为特色的旅游型城镇。 ( 4)以浮梁县的经公桥和乐平市的众埠镇、镇桥镇为重点,建成以边贸为特色的开放型城镇。 第三篇 科技、教育和人才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38 页 第九章 科技进步 第一节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 全力实施 “六大 ”科技工程:即高效农业及良种产业化。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doc4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