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标准—印制线路板通则(doc1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作者所有 ) 间距数值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9 各类导体层的间距 导体与板边的距离 导体与板边的距离是 以上。 连接盘 标准连接盘尺寸。 元件孔用标准连接盘尺寸(图 10 的 dl)推荐于表 7. 图 10 连接盘 d1:连接盘直径 d2:孔径 w:连接盘的最小环宽 表 7 标准连接盘尺寸 标准连接盘尺寸 , , , , , , , , 连接盘的最小环宽。 连接盘和孔的偏差而引起的连接盘最小环宽(图 10 的 w),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导体层与层相互间偏差 图 11 所示导体层与层相互间偏差( h)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日本工业标准 印制线路板通则 (二 )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接上 印制接点(插头) 图 11 导体层与层相互间偏差 印制接点的中心间距允许误差。 图 12 所示相邻印制接点的中心距( J1)及两端的印制接点中心距( J),其允许误差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2 印制接点的中心间距 两面印制接点中心的偏差 图 13 所示两面印制接点的中心位置偏差( k),其值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3 两面印制接点的中心位置偏差 印制接点的端子宽度。 图 14 所示印制接点的端子宽度( w),其允许误差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4 印制接点的端子宽度 印制焊脚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焊脚中心距的允许误差。 图 15所示印制焊脚中,相邻焊盘的中心距( ml)以及平行位置的两端头焊盘的中心距( M) ,其允许误差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5 印制焊脚 印制焊脚的宽度。 图 16 所示印制焊脚的盘宽度( W)的允许误差,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6 印制焊脚的盘宽 元件位置标记与印制焊脚位置的允许误差。 图 17 所示元件位置标记与最远的一个印制焊脚盘的距离( n),其允许误差在专项标准中规定。 图 17 元件位置标记与印制焊脚的位置允许误差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图 18 导体上局部露出 图 19 连接盘上复盖及污渗 图 20 印制焊脚盘上复盖及污渗 5 品质、特性 导体表面 导体表面不可有起泡、皱纹、裂纹、分层、剥落以及导体边缘的镀层分离,也不可有影响使用的压痕、打痕等。 导体表面及金属化孔内不可有影响使用的变色、污染和异物附着。 还有,若表面有电镀或涂覆层时,不可有影响使用的基底铜层露出。 除去铜的表面。 表面应平滑,不可有起泡、裂纹。 导体间。 导体间不可有影响使用的灰尘、裂纹和凹凸不平等。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层压板中的缺陷 白斑( measling)及裂纹( crazing)在导体间或者贯通孔间不可有层压板中间的白斑及裂纹。 层间分层、气泡及层压伤痕。 层压板中不可有层间分层、气泡及层压伤痕等。 含有异物。 层压板中距离导体 以内不可有异物;导体间若有异物,其宽度不可超过导体间距的 50%;直径及长度 以上的异物在一个面上不可超过 3 个。 阻焊剂的缺陷 ( 1) 阻焊剂上不可有影响使用的擦伤、剥落、针孔以及异物的混入。 而且导体间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