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的经营目标与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并不仅仅以股份分红为目的,而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持股公司的经营。 一旦公司出现危机,法人股东首要行动不是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票,而是深人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以查明原因,帮助公司摆脱困境。 这种法人所持股份多属于专注资本。 日本公司专注资本比重较高,可进一步说明公司经营目标长期化的原因。 第三,在日本公司董事会、经理人员中,非股东董事有较 大比重,这使得经营者能够独立地行使决策权,较少地受到股东的直接干预。 3.主银行体系及银行对公司的参与 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主银行深深涉足于其关联公司的经营事务中,于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系。 主银行体系就是公司与一两家银行保持着密切而长期联系,这种银行称为主银行,主银行与公司拥有常常是互惠的股本所有权,并提供债务资本,双方长期保持综合往来关系。 具体说主银行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1)最大的公司债权人。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公司的自有金融能力低下,银行信在公司资本来 源中占主导地位。 所谓“自有金融能力”,是指公司的自身储蓄(包括未分配的利润和折旧)满足公司投资需求的能力。 50 年代,日本公司的自有金融能力不到60%,而美国和前联德国达 80%以上。 一般说来,对于自有金融能力不能满足的投资需求,公司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或赊购方式进行筹措。 由于较之欧美国家,日本证券市场长期落后,各个企业不得不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 1956— 196o 年,公司向银行的借款占全部资金来源的 %, 1971— 1975年高达 %。 整个 80年代及 90年代初,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主银行作为公 司的最大债权人的地位并未动摇。 ( 2)股权持有者。 在英美等国,除了象风险投资这样的特别业务之外,银行一般不长期持有客户企业的股票。 但日本公司则不同,政府对银行持有公司股票限制较少,主银行往往是关联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 据资料表明,日本公司的主银行排在公司五大股东之列的约占 72%,排在一、二位的占 39%。 在日本上市公司中,主银行既是最大贷款者同时又是最大股东的占 57%。 再考虑到持有 %股票的个人股东人数众多,股权分散往往对公司有较少的约束力。 所以,主银行无可争议地成为公司最大的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