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市场-化妆品企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分析报告(doc50)-日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作资金的原始积累,很多中小型企业采用 简单营销 的方式。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的中小型企业,还有广泛采用的趋势。 这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不管是谁,也不管他在哪里,只要拿钱就给货,概不赊销,钱货二清。 反正我这货看起来不错,价格也不贵,给经 销商的利润也还较丰厚。 这就是一种推销形态的“简单营销”。 在前面谈产品包装时谈到了这个问题。 如是采用 绣花枕头 ,玩两把就撤退,那不是做市场营销,那叫投机。 何况还有“投机”结果“偷”不到“鸡”的。 例:就有这样一个老板, 98年投资几十万做洗发水,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销售。 第一个月就做了几十万的销售,而且几乎全部货款收回,随着经营地域的扩展,总销售额迅速上升,当然回款率却在下降,但还不伤大雅。 他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设立市场部北到东三省,西到乌鲁木齐,南到广州,全国铺开。 但一年多一点,又迅速销声匿迹了。 一个多月前偶然遇见,感慨良多,叹道:找回被业务员搞走的款,够我欢度晚年,收回应收款,也可以一家幸福。 可就是库存的那些包装,就够我生产 20年了、处理不掉的原料,也可以用上 3~ 5年。 难了„„。 侧面了解:厂里只有七、八名工人了,做的是处理堆成山的退货,分零卖散装。 因欠原辅包材料款太多,固定资产已经没有了。 债主太多,老板到处躲藏,不敢随便露面,有债主放话:只要某某某踏进我这地界,就要他一条腿抵债算啦。 当然,这是一种可悲的极端情况。 但产品市场突然萎缩,积压产成品、积压包装材料、原材料,应付款多、应收款也 多,企业难以为继,机器设备闲置的的情况,却不在少数。 以“独家总代理”组织营销圈套 “独家总代理”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一种策略。 但如果将其当成经营完成点,钞票就可以从“总代理商”处赚来,那就有问题了。 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共同服务于消费者的原则,专注于协力开拓市场。 但有的企业却把经销商看成了自己的对手,套住了就是自己的财源,结果使品牌失去市场。 例:某做终端膏霜产品的中小企业,急于发展,资金有限,无力自己广泛开展终端销售促进工作。 设计了一个总代理合同,要点是:按零价 65%的扣率,首批发 30 万结算价的货,即付15万的款,由生产厂在总代理业务范围内,全部投入广告宣传及制作宣传用品用具,另15万作为铺底货,合作结束结算。 以后先款后货,每月进货不低于 30万,超出适当增加返点,连续三个月不足,可单方取消代理。 倾向于寻找入行不久的日化经销商。 厂方的计算是: ① . 首批发结算价 30万货,产成品成本 12万多点; ② . 结算 15万,投了广告宣传促销,怎么都能销一些; ③ . 只要第二个月进货 30万,前 15万垫底不要,我也没赔; ④ . 以后你自己去卖吧,我怎么都赚了。 确实,半年时间 ,陆续发展了十多家总代理;确实,广告宣传展开后,也能卖些;确实,也赚了一点。 但不到半年,经销商纷纷撤退。 不到一年,听说只一、二家在降低了结算标准后,作最后支撑了。 如果是做通路的产品,调整一下,兴许还行。 但做终端,这方法就难以行通了。 听说开初还准备在经销商退出后,自己做。 试了二、三个市场,均铩羽而归。 因为已经退出终端市场的品牌,还要再复出,那就难上难了。 这使一个有潜力逐步发展为全国性的品牌,成了小区域性品牌。 以依托于赠奖的大型演示促销活动来树立品牌 说到品牌,再谈谈中小型企业在品牌营销中的一些误 区。 树化妆品的名牌,最基础的依托是:知晓度、美誉度和销量,而销量又还依赖品牌忠诚度和忠实顾客的积累。 没有这些基础,谈不上名牌,即使以前成了,也不会长久。 但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品牌营销却变了味。 例:某做终端膏霜产品的中小企业,为树其品牌,主要采取在终端举办各种规模、形态的演示会,为追求演示会的销售实绩,又实施了各种有力度的赠品、采取了各种 100%有奖销售、甚至短时间的特价销售等等方式。 每次活动,参与者还是不少,销售量也还说得过去;与活动费用相较,有赢有赔,考虑到活动的广告效应,是赔是赢也还心安。 但活动结束,提升的销量突然不见了。 并不象电视类大众传媒广告停止那样,有一个或快或慢的下滑过程。 道理很简单: ① . 依托于赠奖的促销活动,吸引的主要顾客,有一个共性, 爱占小便宜 ,她们属于品牌忠诚度较低的一个群体,她们易于流失于其它品牌的赠奖活动中; ② . 通过赠奖吸引的主要购买者,是否还属于原品牌定位所能满足的目标消费群的价值需求。 不,可能已经与原定目标消费群的价值取向偏低。 未能准确地吸 引到品牌的目标消费群; ③ . 品牌忠诚者也会参与,而当其再次购买未获得此种便利时,便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影响品牌忠诚度和好感度,可能使忠诚者变成游离者。 这也是从买一赠一、到买一赠二、到„„、最后杀价,结果 鱼死网破 的一个原因之一。 营销上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 营销方面的问题是中小化妆品企业最大的问题,也是问题最多的方面。 挂一漏万,无法一一列举。 我们认为:营销是企业的根本。 一切营销上的问题,都可以归咎于管理的失败 业务人员未完成任务,原因不外乎几方面:商品无竞争力,不了解自己的市场,服务水平低下,不了解推销技巧,缺乏热情等等。 这些都可以归为管理的无能 商品无竞争力是决策失败,不了解市场表明管理的盲目性,服务差说明管理思想问题或组织不力,推销缺乏力度说明有关人员缺乏培训、监督或待遇不公平„可以说,管理决定着企业的整个命运;市场营销是一种更先进、专业、有效的销售管理方法;售出产品,是企业的目的,推销则是实现销售的手段之一。 营销的问题,我们放到后面,作重要讨论。 5. 问题总结: 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① . 老板不正常心态:急于求成,盼望投机。 ② . 资金有限:由于资金有限,总是面临着 想要做 与 有能力去做 之间的距离。 ③ . 管理能力有限:决策者忙于维持公司的眼前事务,不容易有时间去制定长远的目标和策略。 有时由于计划性不强,只有被动性地解决接连不断出现的问题甚至危机,而失去做市场调查,发现新机会的机缘。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老板急于求成,盼望投机,使企业风险增大,问题增多而复杂化,资金的缺乏难于请到上等的管理人才,反过来影响又生产及营销的能力,而没有好的生产及营销能力,便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资金,老板更急„„ 第三部份 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思路: 前面列举了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常见的一些有一定代表性、或者是较典型的问题,它只代表一 个侧面,而不是全貌,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探讨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应该怎样发展。 现在我们将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① . 探讨老板应有的正确心态 ② . 探讨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来看专业市场 ③ . 探讨如何正确而充分地认识自身资源 ④ . 探讨什么是正确、适当的产品研发方向与市场细分认识 ⑤ . 探讨企业管理的正确认识和企业管理探讨 ⑥ . 正确、及时地评估自己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探讨 1. 探讨老板应有的正确心态和应有的一些素质要求: 前面已经谈到了:“急于求成,盼望投机,对经营困难估计不够,遇到困难易于产生浮躁情绪是中小型化妆品企业老板的普遍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易将老板引入一些认识的误区。 有人说:“中小型企业是熬出来的。 ”有它一定的道理,中小型企业需要在平稳的发展中等待机会。 同时,又有一个说法:“当你去打猎时,一只野鸭就在你近处,你瞄准了野鸭,扣动了板机。 有三种结果: .打中啦。 没说的,当然好。 .枪响了,但野鸭飞啦,没打着。 没事儿,再找,再打。 .还有一种情况:根本就没装子弹。 板机响了,野鸭也飞啦。 这才真遗憾。 所以,只调整心态仍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基本素质,现提出几条,供大家参考: ① . 诚实:经营企业成功的第一个秘诀是只讲实情,绝不出尔反尔。 对银行、顾客、合伙人各一套、八面玲珑的生意人只会自招麻烦。 在歪曲真象、凡事遮掩的环境中,人的身心得不到尽情放松,而诚实却使每个人竭尽所能。 换句话说,正直的品性是个人和企业走向成功的工具,而不仅是一种美德。 尽管这种追求有时带给老板个人的是苦痛。 ② . 公正:严守公正的老板具有超人之处。 他们说到做到,从不口是心非。 凡事恪守公正一致。 某公司总经理带领其公司共渡难关时,在一次会议开始,他宣布 ?quot。 今天我宣布:“除基层员工外,全体管理人员减薪 10%。 在公司里,我的薪水比许多人高,所以我的薪水降低 20%。 ”结果与会者非但没有抱怨减薪,反倒要求总经理也只减薪 10%,但他不为所动。 这一极为公正的措施,登时在公司内引起轰动,员工的士气不仅没有低落,反而高涨。 ③ .自我学习:人天生需要学习。 优秀的老板特别注重自我学习。 认识到人的灵、魂、体是行动之本,因而重视反省个人的动机、过去和感情。 不仅自己勤学不怠,也乐于帮助他人学习。 同时,崇尚调查和探索。 ④ .努力抓住现在:唯有抓住现在,才能充分利用时间。 不去后悔过去,不为未来担忧,踏实地生活在现实中,就完全可以灵活地充分利用时间。 ⑤ .幽默感:优秀老板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他们善于捕捉生活中和人类自身的笑料,善于把自己融入玩笑之中。 巧妙的自嘲,使企业上下在严酷的竞争中,获得轻松与放松。 ⑥ .既能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优秀的老板能把握眼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遇事从不畏缩,又能预见到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⑦ .热情自律:优秀的老板激情澎湃,为成功而奋斗,但更为追求奋斗中的乐趣。 这种追求需要纪律性,唯 有纪律性,才是澎湃激情无尽的能量来源。 因此,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的承诺,是老板成功人生的力量源泉。 ⑧ .平衡:老板还应注意在如下方面,保持自己生活的平衡:亲情(包括婚姻、家庭和知己);工作、精神和社区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工作和亲情之间的平衡通常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有些老板试图借工作来满足对亲情的渴求或者相反,结果却一团糟。 2. 探讨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来看待专业市场、市场细分及领域界定的前提: 中小型化妆品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迅速变化的化妆品市场。 因此,面向未来,找出企业经营的关键领域进行界定,并进一步地细分市场; 采用创造性的经营策略,应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战略构想。 力求充分应用企业资源,争取最大的经济绩效,应成为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经营者的奋斗目标。 企业的领域界定,就是每个企业经营者要反问自己的问题:我们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经营者,有不同的内容。 领域界定 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乞丐站在地铁出口卖铅笔,一位商人匆匆而过,向乞丐杯子里投入几枚硬币,但忘了取铅笔。 过了一会儿这 位商人返回,取了一根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 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然后匆匆离去。 几年以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时,一位衣冠楚楚的人士向他致谢,告诉商人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他的生活改变,得益于商人的那一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而在这以前,他仅仅只把自己看成一个乞丐。 对于这个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其有不同的领会与感悟。 这也同样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是一位商人,还是一个卖铅笔的乞丐呢。 这就意昧着企业经营者需要弄清自己的经营领域,从而进一步决定自己 的市场行为,这就是领域界定。 我接触过这样几位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的老板,他们本来就没有打算在化妆品行业干多久。 一是:准备以投机方式,将货砸出去,一、二年,弄点钱,再干自己想干的事; 二是:感觉干化妆品还可以,先试试,行就干下去,不行再干其它的; 三是:认为化妆品的利润还不错,增长也还比较快,在自己的已有经营项目中,增加一个化妆 品产销„„等等。 企业不明确领域界定,将可能导致原则性的战略错误 如果企业没有对自己的领域进行界定,盲目地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并企图利用现有领域的优势去取得成功,也是非 常危险的。 历史上有不少惨痛的教训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此不再多说。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例子: “活力 28”与德国美洁时合资,利用“活力 28”牌生产矿泉水和纸制品,而重新推出“波尔”洗衣粉。 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会有多大作为,而对于合资的双方却有不同的结果。 对于沙市日化来讲,“活力 28”是其多年苦心经营而树立起的洗涤名牌,“活力 28”在洗衣粉市场上具有较高美誉度。 但企业缺乏对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最终导致顾客的流失与背离。 企业经营将这种错误归咎于品牌战略,将 活力 品牌转向矿泉水和纸制品等不相关的市场,这显然是错误的。 对于美洁时来说,它仅仅以承担了开办矿泉水和纸制品的费用为代价。日化市场-化妆品企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分析报告(doc50)-日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