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doc2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2020 年远景目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8 页 2020- 2020 年,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得到显著提高,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全面整治,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比较 完善,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三、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根据我省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特征,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及灾害的类型,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按不同的建设重点,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七个类型区域。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域位于我省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东莞和中山 8 市。 本区多为平原、台地、丘陵,岛屿众多,是本省经济、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城市群密集,人口众多,是全省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中心,也是乡镇企业集中的地区,经济发达。 本区经常受台 风、暴雨、赤潮等灾害的危害,江河、沿岸海域水质污染及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本区域是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城市生态风景林建设,河流污染治理,以及江河出海口门整治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1.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化工程和城市林业建设工程;建设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 2.按水功能区划,全面整治已严重污染的河流、河段;合理调配河流枯水流量,改善水环境;投放人工渔礁,全面整治已受污染海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8 页 3.实施大中型畜牧养殖场能源环保工程,解决养殖场废弃物污染问题。 到 2020 年, 本区域要建立起适应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良性生态系统。 (二)粤东南沿海地区 本区域位于我省东南部,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市。 本区西北倚莲花山、凤凰山,中部为韩江三角洲,东南临海,海岸线长,岛屿众多,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大,耕地少,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较多。 区内有韩江、榕江、练江、龙江等主要河流,江河水质及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本区域是江河水质、海域污染整治及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建设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1.全面整治榕江、练江和枫江等河流,恢复其水体功能。 2.全面整治已受污染海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施渔业资源恢复工程。 3.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 4.兴建水资源调配工程,保证韩江下游及三角洲用水需求。 在 “ 十五 ” 时期,本区域要有效遏制水环境恶化的势头。 (三)粤西沿海地区 本区域位于我省西南部,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3市。 本区地跨南亚热带和热带,气温高,雨量集中,地势平坦,以台地、浅海沉淀阶地和山丘为主,旱地多,海岸线长、岛屿众多。 主要河流有九洲江、南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8 页 江、鉴江、漠阳江等。 本区森林覆盖率过低,经常受水、旱、风、沙的影响和危害,热带风暴和台风较多。 本区域是干旱整治、河流污染治理和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农田林网建设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1.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化工程;建设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 2.抓好雷州半岛西南部治旱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 3.抓好湛江红树林和海陵岛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全面整治小东江、九洲江 、南渡江、鉴江、袂花江等严重污染河段,恢复水体功能。 到 2020 年,雷州半岛要基本解决干旱问题,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韩江上中游地区 本区域位于我省东北部的梅州市。 以丘陵山地为主,是我省由粗晶花岗岩发育的风化土壤水土流失带。 本区雨量集中,是我省暴雨径流中心之一,加之韩江上游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域是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1.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控制水土流失。 2.营 造韩江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18 页 3.建设杂果、茶叶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实施农村能源环保工程;全面改造中低产田,推进高稳产农田建设。 到 2020 年,本区域要基本扭转水土流失的局面。 (五)东江上中游地区 本区域位于我省东北部的河源市。 本区以丘陵山地为主,九连山脉一带保留有红椎、黄樟、木荷等阔叶林,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开发,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东江贯穿全境,东江水除供本流域使用之外,还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供应下游大城市及深圳、香港地区。 本区域是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 林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1.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 2.以污水集中处理和河道整治为重点,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 3.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4.利用草山草坡,发展草食动物。 经过 15 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