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五计划(doc)-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十五 ” 期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 “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 “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为总任务、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 “ 改革带动 ” 、 “ 法规强化 ” 、 “ 社会推 动 ” 、 “ 人才兴业 ” 四大战略;增创 “ 民政工作改革 ” 、 “ 民政工作法制化 ” 、 “ 民政事业投入 ” 、 “ 民政工作社会化 ” 、 “ 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 五大新优势。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全面推动各项民政事业发展,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 十五 ” 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目标是: —— 社会救助有力。 全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规范社会救济制度,基本建成以 福利院、敬老院,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主要载体的老年人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新格局。 —— 拥军优属扎实。 实现双拥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优待制 度和国家抚恤补 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退伍安置制度。 —— 基层民主健全。 普遍建立城乡基层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和基层政府实现政务公开、规范管理。 —— 社会服务优良。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 城市现代化要求的社区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区服务体系。 —— 社会管理规范。 实现民间组织、区划地名、殡葬管理、收容遣送、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等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 十五 ” 期间的主要任务是: (一 )以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提高紧急灾害救助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救灾救济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 积极扩大保障覆盖面,把应保障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建立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贫困户救助率达 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力状况适当调整;积极推行救灾经费分级负担责任制,建立灾情信息管理网络,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制定救灾应 急预案,切实改进和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和管理,省级救灾经费随着省级 财力的增加而加大 投入。 各类救助标准与我省社会生活水平相适应。 (二 )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业 、残疾人为服务重点的投资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管理 形式五个方面的社会化工作。 全省各地级市、县 (市、区 )、街道、乡镇至少拥有一所综合 性社会福利机构或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2020 年全省实现每万人口拥有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达 到 20 张以上,城乡各种福利机构达到 3600 个,床位 万张。 、改组和改造,强化管理,实行政 企分开,鼓励社会力量办社会福利企业,促进社会福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拓宽全省福利彩票销售领域,扩大彩票发行,促进我省福利彩票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 )扎实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努力完善优抚安置制度 (县 )评选命名活动,提高双拥模范城 (县 )的质量和层次,坚持以基层单位为立足点开展双拥优抚工作,形成基层拥军、行业拥军、群众拥军三个网络,实 现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 爱心献功臣行动 ” 成果,改革优待金统筹办法,建立比较完善的抚恤补助 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切实把优抚对象应享受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优先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