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doc6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58 页 业特征、产业 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装备制造体系。 科学规划、统筹全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广东省钢铁骨干企业与国内重点钢铁企业联合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积极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 支持生物技术、新材料、现代中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 把握全球生物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和产业内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形成的机遇,大力推动生物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广东省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产业。 争取发展航空工业产品。 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 以服装和家用纺织制品为龙头,以面料 为突破口,按产业链配套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纺织服装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 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现代食品工业企业集团,加快食品工业向品牌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有重点地发展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建材产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建材业,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发展道路。 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壮大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有优势的服务业。 以泛珠三角区 域合作为契机,推动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完善旅游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推进旅游业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品牌经营方向发展。 加快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开展多种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58 页 类的移动增值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大力发展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产业。 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培育和完善二、三级市场,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积极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 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业配送、代理制、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合理调整大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 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 大力发展金融产业。 鼓励金融服务创新,稳步发展综合类、衍生类金融服务,发展壮大保险业,积极拓展理财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和电子银行等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 着力加快中心城市金融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推进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增强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 继续做大广东省金融总量,做强金融机构,提高广东省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物流业和会展业等生产服务业。 大力发展管理咨询、法律、会计、广告、战略策划、资产评估、 投资顾问、融资咨询、产品设计、包装等商务服务;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能承接国际业务的优秀中介机构。 围绕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加大物流市场开放力度,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具有产业和区域特色的会展业,继续办好广交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整合区域会展资源,加快培育新的全国性、国际化的会展品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58 页 巩固提升居民服务业、餐饮旅馆业等生活服务业。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社区服务业。 加大餐饮业连锁经营模式和名牌产品的推广力度,全面提升旅馆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环境素质。 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结合广东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在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和保险等服务领域的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 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 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努力扩大农村消费。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 2020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 60%以上,电视、广播实现数字化。 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育种、种植 、加工、流通等全过程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 大力推动服务业信息化建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58 页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 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现代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快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网络建设。 以建设广东数字图书馆与文献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文化领域信息化建设。 建设面向公众的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社区服务信息网络、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坚持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广东省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到 2020 年,技术自给率从目前的 41%提高到48%左右。 鼓励原始性创新,抓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 加强集成创新,形成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的战略产品。 进一步完善重大引进技术及装备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 重点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海洋科技。 切实抓好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支持广州、深圳成为自主创新的基地,充分发挥珠三角在自主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58 页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围绕广东省产业的优势领域,发展壮大一批国家和省 级工程(技术)中心。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研究开发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的研究。 支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建立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科技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继续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加强应用技术研究。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技术创新机构,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 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博 士后工作站和省级研究开发院,创建技术战略联盟,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鼓励大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与产业化基地。 走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 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开发核心技术。 发挥国际合作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吸引世界500 强企业来粤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基地,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广东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开发活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58 页 健全资金和人才支撑体系。 加大 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省财政收入增长,到 2020 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 3%以上。 整合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各项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集中投向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规划所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和重点产品。 积极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的融资渠道。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进技术研发团队,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 来粤工作和创业。 完善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网络化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 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区、民营科技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和各类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建设创新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基础性的创业服务。 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各类科技力量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宏观协调机制,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和 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完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联合攻关制度。 建立适合科技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增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58 页 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活力。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内部改革。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以多种形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 体系。 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境外申请发明专利,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和扩大市场,扶持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争取到 2020 年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优势单位和优势区域。 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 加快建立面向全省的专利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专利信息检索服务。 建立健全专利指标评价体系和专利统计制度,使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专业化、国际化。 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 加大名牌的培育力度,扶持企 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 加强技术标准工作。 积极跟踪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动权。 推进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提高标准中自有知识产权的含量。 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争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采标率达到 70%以上。 加强对国外技术壁垒的研究和通报工作,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防范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三)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doc6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同时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产业开发、环境保护和教育于一体的旅游点。 粤东重点建设梅州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平远、蕉岭客家风情旅游区,丰顺汤坑温泉旅游区,龙川霍山、佗城、枫树坝旅游区,河源桂山森林公园,饶平滨海旅游区,汕尾红海湾旅游区,龙门南昆山旅游区和惠东滨海旅游区等。 粤北山区重点开发韶关丹霞旅游区,英西走廊旅游区,乳源大峡谷、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字率达 90%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识字率达99%左右。 ,不断减少男女生比例的差距 —— 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6%。 —— 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女性比例。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 不要随意相信 . 请访问 3722, 加入 必要时 可将 此文 件 解密 ,缩短男女受教育差距 职业技能 教育,努力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
大产业总产值合计 51600 亿元(按 2020 年价),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 产业内部比例关系进一步调整,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的地位将 更加突出。 九大产业 2020 年产值预期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产业名称 2020年 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预期 2020 年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期间年均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 21513 100 66500 100 九 大 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39 页 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 ,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城市卫生服务新体系。 建立并完善 “ 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 ” 的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 缩短平均住院日, 2020 年, 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住院日在 2020 年基础上缩短 1 天; 2020 年再缩短2 天。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广东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完成了中医医疗机构进行登记注册、审核发证工作。 坚持从严把好中医医疗广告出证关,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中医医疗广告和医疗市场秩序的整顿。 (八)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 九五 ” 以来,我省中医药对外交流 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已先后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 为了加强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 1996 年以来
的发展战略 • 目前华润涂料的策略主要是:保持现有家具漆行业的领先地位,战略重点是装修业用漆市场,主要营销手段建立全国范围的连锁性质的装修漆专门店。 无论 ID漆还是世纪明珠,在各省都建有自己的办事处 • 未来华润将在渠道进一步建设的同时将推出华润漆这个概念,开始加强品牌建设 与广东省和其他地区涂料研究机构的广泛合作是华润在技术上 • 研究人员目前约 5060人 • 研究人员的收入与实际业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