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doc6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骨髓似 RAEB 但具有下列 3 种情况之一: (1) 血中原始细胞 5%(2) 骨髓中原始细胞 20%~ 30%(3) 幼细胞有 Auer 小体。 三、 MDS 治疗 1 RA及 RAS 型治疗: (1) 刺激造血剂① 康力龙 6~ 12mg/日,连用至少 3个月以上② 丹那唑 , 3 个月以上 (2) 皮质激素:用于有出血倾向 或并发免疫异常者:① 强的松 40~ 60 mg/日, 3 个月以上② 甲基强的松龙冲剂治疗 1g/日,连用 34 天后逐渐减量③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用于 EPO水平低下,中重度贫血。 1~ 2 万 u/日④ GCSF和 GMCSF: 100ug~ 300ug/日,适用于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 (3) 诱导分化剂:① 全反式维甲酸 10~ 40 mg/日, 4~ 8 周一疗程② VtD3 ~ 15ug/日 周一疗程③ 干扰 素 100~ 150 万 u/日,连用 3 个月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63 页 2 RAEB 及 RAEBT 型治疗:可先试用康 力龙 +全反式维甲酸。 3 个月无效者,试用其它药物。 (1) 诱导分化剂:用法同上 (2) 对 RAEB 用小剂量 Arac、三尖杉。 对 RAEBT 小剂量 Arac,亦可用 DA、 HA、 HE 方案 (3) 骨髓移植:适用于有 HLA配型一致的供者的年轻患者 四、 疗效标准采用欧洲 MDS 协作组标准 1 完全缓解:血红蛋白 120g/L,中粒 109/L, Plt100 109/L, BM 中原粒 5%,病态造血消失,染色体畸变消失。 2 部分缓解:网织红细胞 1%和不输血 Hb 较疗前增加 50%或 /和中粒较疗前增加 50%或 /和血小板较疗前增加 50%及 BM 中原粒明显减少或至少不增加,脏器肿大缩小 50%。 3 微效:符合以下条件 3 个或 3 个以上者: (1) Hb 较疗前增加 20g/L; (2) 中粒较疗前增加 109/L; (3) 血小板较疗前增加 20 109/L; (4) 输血量减少 50%以上; (5) BM 中原始细胞无增加,(其中第 5 条为必备条件 ) 4 稳定:无变化 5 进展:细胞减少加重,外周血原粒 50%, BM 中原粒 30%及任何在 FAB 分型范畴内时进展。 血液系统肿瘤 急性白血病 常规检查 一、 化疗前完成以上检 查 1 血常规:包括 Hb、 RBc、 WBc+Dc、 Ret、 PLT; 2 尿常规、便常规 (包括潜血 ),血型 (ABO、 Rh); 3MIC 分型 4 血液生化:肝功、乙肝 5 项、抗 HCV、肾功、电解质、血糖、血尿酸。 拟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者,加查血清淀粉酶、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纤维蛋白原。 拟用蒽环类及三尖杉类药物者,加查心肌酶谱。 5 胸片、心电图、腹部 B 型超声。 6 细菌学检查:咽、鼻拭子培养;皮肤、粘膜破溃炎症处,应做局部拭子培养;疑肛周感染者,行肛拭子培养;下呼吸道感染者做痰培养。 高热、寒战原因未明者,应边疆血培 养 次,且宜在使用抗菌素前抽取。 7 AMLM3,或伴全身广泛出血者,做 DIC 全套检查 (3P 试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FDP 定量、纤维蛋白原半定量、 PT+A、 APTT、 D 二聚体等 )。 8 ALL 及 AMLM M5行腰穿刺,检测颅压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及找幼稚细胞,同时鞘内注药。 (见后 ) 二、 化疗中及化疗间期的检查。 1 化疗中血常规,包括 PLT,每周 2次, WBC 或 PLT 明显下降者,每 天 1次。 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后白细胞明显上升者也应每 天查 1 次。 化疗间期每周 1 次。 2 尿常规、便常规 (包 括潜血 ),每 周 1 次。 化疗期间特别注意尿 PH 及尿酸结晶。 3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尿酸等至少每月 1次,异常者及时复查。 乙肝 5项、抗 HCV每 4周 1 次。 4 用蒽环类、三类杉酯硷类、大剂量阿糖苷等,每疗程前后均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 5 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者,用药前做皮试,皮试液浓度为 10单位 /。 每疗程前后查肝功能、PT+A、血糖、淀粉酶。 6 AML 者完全缓解后行腰穿检查及鞘内注药。 诊断标准 一、 形态学分型 (FAB 分型 )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63 页 (一 ) AML 1 M1(粒细胞未分化型 ): BM 原始细胞 I 型 及 II 型占非红系细胞 (NEC)的 90%及以上。 2 M2(粒细胞部分分化型 ): BM原始细胞 I 型及 II型占 NEC的 30~ 79%,各阶段单核细胞 20%,分化的粒细胞 10%。 3 M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型 ): BM 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在 NEC中 30%。 又分三种亚型: (1) 粗颗粒型 (M3a)。 (2) 细颗粒型 (M3b)。 (3) 变异型 (M3v), BM 形态近似 M3a 或M3b,但周围血早幼粒细胞胞核为双叶、多叶或肾形,胞浆中嗜天青颗粒少,甚至缺如,而部分细胞仍呈典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 4 M4(粒 单细胞型 ):有下列几种情况。 BM中 NEC的原始细胞 30%,原粒及以下各阶段粒细胞占 30~ 79%,各阶段单核细胞 20%和 /或外周血原粒细胞 5 109/L。 另有 M4变异型,称 M4E0,嗜酸粒细胞 NEC 的 5%,且胞浆中同时出现嗜好硷性颗粒,和 /或伴不分喷泉暑酸性粒细胞。 染色体畸形 (ivt 16)。 5 M5(单核细胞型 ):又分为 M5a(原始单核细胞型 )及 M5b。 前者 BM 中原始细胞 80%,后者则 30%。 6 M6(红白血病型 ): BM 原始细胞占 NEC 的 30%及以上,红系细胞占有核细胞总 数的 50%及以上。 7 M7(巨核细胞型 ): BM原始巨核细胞 30%。 还需电镜检查血小板过氧化物酶阳性,或免疫学检查血小板膜蛋白 IIb/IIIa 或因子 VIII 相关抗原阳性。 (二 ) ALL 1 L1:胞体小,较一致;胞浆少;核形规则、核仁小而不清楚,少见或不见。 2 L2:胞体大,不均一;胞浆常较多;核形不规则,常呈凹陷、折叠,核形规则,核仁清楚,一个或多个。 3 L3:胞体大,均一;胞浆多,深兰色,有较多空泡,呈蜂窝状;核形规则,核仁清楚,一个或多个。 二、 细胞化学染色 (一 ) 过氧化物酶 (POX)、苏丹黑 (SBB)染色 3%为阳性, AML 阳性, ALL 阴性。 (二 ) 酯酶染色 : 1 萘酚醋酸酯酶 (NAE),单核细胞强阳性,且被氟化钠抑制;粒细胞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萘酚 ASD 氯醋酶 (NASDCAE),粒细胞阳性, M3 的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单核细胞阴性。 酯酶双重染色,原、早幼粒细胞呈蓝色,原、幼单核细胞呈暗红色。 2 丁酸萘酚酯酶 (NBE),单核细胞强阳性,被氟化钠抑。 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 (三 ) 糖原染色 (PAS 反应 ):幼红细胞及原、幼淋巴细胞呈阳性,单核、巨核细胞呈弱阳性。 (四 ) 酸性磷 酸酶 (ACP)染色 :T 淋巴细胞及巨核细胞呈强阳性,原、幼粒及单核细胞阳性。 (五 ) 血小板过氧物酶染色 :电镜下巨核细胞核膜及内质网阳性。 三、 免疫学分型 根据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不同进行分型。 (一 ) ALL 各亚型细胞表面主要阳性标志 1 裸型 (NullALL)HLADR,其他 CD 大多数阴性。 2 普通型 (CALL)CD CD19。 3 前 B 细胞型 (PreBALL)CD1 CD CD2 Cyu。 4 B 细胞型 (BALL)CD1 CD CD2 SmIg 5 前 T 细胞 型 (PreALL)CD CD CD2。 6 T 细胞型 (TALL)CD CD CD CD CD CD8。 (二 ) AML 各亚型细胞表面主要阳性村志 M1 CD3 CD1 CD15。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63 页 M2 同 M1。 M3 CD3 CD1 CD15,但 HLADR 及 CD34 应阴性。 M4 CD3 CD1 CD1 CD14。 M5 同 M4。 M6 CD3 CD13。 此外, CD71(转铁蛋白受体 )、血型糖蛋白 A及红细胞膜收缩蛋白也阳性。 M7 CD4 CD4 CD6 VWF。 四、 细胞遗传学 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率高,但除少数类型外,变异范围甚大,仅下列几种异常和分型有一定关系。 (一 ) t(8; 21) 见于 10~ 15%的 AML,主要为 M2。 (二 ) t(15; 17) 见于 AML M3。 (三 ) inv/del(16)(q22 ) 见于 5%的 AML,主要见于 M4E0。 (四 ) t(9: 22) 见于 25%的成人 ALL,基本上无免疫表型特异性。 五、 并发症诊断 (一 ) 感染 (二 ) 出血 (三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 1 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症状、体征。 如颅压 增高的症状和体征、颅神经麻痹、偏瘫、截瘫、神智和 /或精神异常、抽搐等。 2 腰椎穿刺时颅压 200mmH2O. 3 脑脊液 (CSF)中有核细胞 109/L. 4 CSF 蛋白定性 (潘氏试验 )阳性,定量 45mg/dl,或糖降低 (同时测定血糖值的一半 )。 5 CSF找到白血病细胞 (如当时周围血中有白血病细胞,而腰穿有明显损伤者,应复查后确定,以排除腰穿操作带来的假像 )。 (四 ) 维甲酸综合征 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AML M3 过程中,当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肺部浸润 征象、胸膜和 /或心包积液等表现,且能除外肺部感染可诊为维甲酸综合征,并在停用全反式维甲酸及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加用化疗后也能缓解。 预防 (一 ) 感染 1 保持环境清洁。 2 严格静脉穿刺的无菌操作,操作人员行穿刺前必须认真洗手。 静脉插管者应予以精心护理。 3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溃疡者局部涂以溃疡散,鹅口疮者局部涂以 2%龙胆紫及含服制霉素 50 万单位,每日 3~ 4 次。 4 保持大便通畅,原有肛周疾病 (痔疮、肛裂、肛瘘等 )者宜每日行 1: 2020 高锰酸钾坐浴 1 次。 5 严重粒细胞缺乏 者,即使体温正常,也宜予以一般广谱抗生素。 (二 ) 出血 血小板 20 109/L,或已有较多皮肤出血点、瘀斑,或已有口、鼻粘膜出血者,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每周 1~ 2 次。 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 ) CNSL 1 AML CR 时鞘内注射 (IT)MTX ,氟美松 2mg/次,如颅压及 CSF 检查正常,连续 IT用药,每周 2 次,总共 5 次。 有条件时可以 AraC 15mg/m2/次,和 MTX 交替应用。 注意 AraC的质量必须符合 IT 的要求。 M M5 预防用药同 ALL。 2 ALL 诊断后即 IT,药物同 AML,如颅压及 CSF 正常,待 CR 后 2周内再按 AML 方式连续 IT4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63 页 次,此后 8 周 1 次,共 2 年。 高危 ALL 宜行全颅放疗,总量 20GY。 放疗结束后仍以相同药物 IT,每 8 周 1 次,共 2 年。 疗效标准 一、 完全缓解 (CR) :骨髓 白血病细胞 5%,增生程度正常,各系比例基本正常。 血象 Hb100g/L,中性粒细胞数 109/L,血小。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doc66)-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预计 HCO3=正常 HCO3+∆ HCO3 =24+∆PCO2177。 =24+(2940) 177。 =177。 =~ mmol/L。 实测 HCO3 23落在此范围内。 结论:急性呼碱。 常见酸碱失衡的判断 判断方法 例 4 高热 2周,呼吸浅快。 pH 7,434, PCO229 mmHg, HCO319 mmol/L。 预计 HCO3=正常 HCO3+∆ HCO3
保险营销员 中国最大的保险资料下载网 ww . 9 产品价值剖析 、可分红 每两年返 7%,返还更高更快。 享受分红以及累积生息 . 、能保本 18周岁后 2倍基本保险金额。 18周岁前 返还所交保费并按年 %单利增值 . 、突限制 突破少儿保额限制 ,最高可达 250万 . 、可养老 80周岁满期 ,给付两倍基本保险金额 .保证承诺 ,看得见的爱 . 、覆盖广 最低保额一万起 ,满足大众需求
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不幸 它是在你我身边滴答作响的炸弹。 幸好,大病治愈率已经高达 75%,关键问题是钱,是医疗费。 医疗保健 101 需要为养老准备什么 ? 衣、 食、 住、行、医 …… 20年,每顿平均 10元,仅吃饭就需要: 20年 X365天 X10元 /顿 X3顿 /天 =219000元 靠子女。 靠社保。 • 中国正经历着一次惊人的人口转变。 • 04年,中国
每次5分钟,每日2次。 (2)敷贴 将牛蒡子(根)洗净捣烂后与适量猪脂和匀,制成饼状,敷贴于患处,每日换药2 次,连续7日为1疗程。 将熟鸡蛋蛋黄研碎,并用文火煎出油,用时将蛋黄油直按涂敷在痔核表面,每次1 -2滴,每日早晚各1次。 鸡冠花、五倍子各3克、冰片少许,共同研成细末,用猪胆汁调之,搽敷患处,1 日2次。 甲鱼头7个、冰片0.6克、麻油适量。 甲鱼头锻研成末,加入冰片和匀,用麻油
生事故,只要不是我的责任,修车费会由对方赔偿。 一般的小擦小碰,修修最多几百元,根本都不用报保险。 我觉得车损险对我来说没什么作用。 ” 专家提醒投保时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哪怕你确实开车从来不违章,车技也很好,但是,如果你的车停在停车场被人家擦碰了,或发生事故对方逃逸呢。 如果保了车损险,这样的情况自己的保险公司可以赔 70%,但如果没保,就得自掏腰包了。 再说,再老手的司机
中仅有 5个 P波下传夺获心室(上图第 6个 P波,有 C 字标记;下图第 7个 P波),类似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仔细观察,可发现 RP间期 的窦性 P波均可下传夺获心室,但其 PR间期轻度延长 ()。 心室夺获的 RP间期 +PR间期 = + =,相当于 75次 /min。 来自 料库下载 由此可见 , 本图患者如果心房率 75次 /min, 每一个P波均可下传 , 仅 PR间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