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规程(doc11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动,用力适度,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97 页 避免晃动;转速 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 2) 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 3) 电钻和电锤为 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 4) 作业孔径在 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3. 7. 11 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 2) 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 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 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 3. 7. 12 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 80m/s。 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 ( 2) 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 15176。 ~30176。 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摆动。 3. 7. 13 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 ( 2) 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 3. 7. 14 使用射钉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枪口对准人; ( 2) 击发时,应将射钉枪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钟后,再退出射钉弹; ( 3) 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枪之前,射枪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 3. 7. 15 使用拉铆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钉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 ( 2) 铆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 ( 3) 作业中,接铆头 子或并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4 起重吊装机械 4. 1 基本要求 4. 1. 1 起重机的内燃机、电动机和电气、液压装置部分,应执行本规程第 、 、 节及附录 C的规定。 4. 1. 2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4. 1. 3 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起重机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场地,清除或避开起重臂起落及回转半径内的障碍物。 4. 1. 4 各类起重机应装有音响清晰的喇叭、电铃或汽笛等信号装置。 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 动体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 4. 1. 5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4. 1. 6 操纵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地面及作业层(高空)的指挥人员均应采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进行指挥。 4. 1. 7 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97 页 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4. 1. 8 起重 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齐全、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 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4. 1. 9 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发出音响信号示意。 4. 1. 10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 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4. 1. 11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 在特殊情况下需超载使用时,必须经过验算,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并写出专题报 告,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有专人在现场监护下,方可作业。 4. 1. 12 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 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4. 1. 13 起吊重物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 易散落物件应使用吊笼栅栏固定后方可起吊。 标有绑扎位置的物件,应按标记绑扎后起吊。 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采用 45176。 ~60176。 ,且不得小于 30176。 ,吊索与物件梭角之间应加垫块。 4. 1. 14 起吊载荷达到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 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 200~500mm后,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对易晃动的重物应拴好拉绳。 4. 1. 15 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应平稳、均匀,不得突然制动。 左右回转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不得带载自由下降。 4. 1. 16 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 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按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 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4. 1. 17 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 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 4. 1. 18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钢丝绳制造厂签发的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证明文件。 当无证明文件时,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1. 19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其结构形式、规格及强度应符合该型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钢丝绳与卷筒应连接牢固,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钢丝绳时应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和乱绳,不得使用扭结、变形的钢丝绳。 使用编结的钢丝绳,其编结部分在运行中不得通过卷筒和滑轮。 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 表 4. 1. 20 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直径的 20倍,并不应小于300mm,其编结部分应捆扎细钢丝。 当采用绳卡固接时,与钢丝直径匹配的绳卡的规格、数量应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97 页 符合表 定。 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 140mm。 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 “U” 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 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 1/3。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紧固情况。 与绳径匹配的绳卡数 表 4. 1. 21 每班作业前, 应检查钢丝绳及钢丝绳的连接部位。 当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根数达到或超过表 - 1根数时,应予报废。 当钢线绳表面锈蚀或磨损使钢丝绳直径显著减少时,应将表 - 1报废标准按表 - 2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4. 1. 22 向转动的卷筒上缠绕钢丝绳时,不得用手拉或脚踩来引导钢丝绳。 钢丝绳涂抹润滑脂,必须在停止运转后进行。 钢丝绳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 表 - 1 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标准的折减系数 表 - 2 4. 1. 23 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 1) 表面有裂纹、破口; ( 2) 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 ; ( 3) 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高度 10%; ( 4) 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 50%;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97 页 ( 5) 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 3%~5%。 4. 1. 24 当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鼓表面磨损达 ~(小直径取小值,大直径取大值)时,应更换制动鼓,同样,当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带磨损超过原厚度 50%时,应更换制动带。 4. 2 履带式起重机 4. 2. 1 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 在正常作业时,坡度不得大于 3176。 ,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4. 2. 2 起重机启动前重点 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各安全防护装置及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 2) 钢丝绳及连接部位符合规定; ( 3) 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水等添加充足; ( 4) 各连接件无松动。 4. 2. 3 起重机启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离,各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并应按照本规程第 节的规定启动内燃机。 4. 2. 4 内燃机启动后,应检查各仪表指示值,待运转正常再接合主离合器,进行空载运转,顺序检查各工作机构及其制动器,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4. 2. 5 作业时,起重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出厂规定。 当无资料可查时,不得超过 78176。 4. 2. 6 起重机变幅应缓慢平稳,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前变换挡位;起重机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 90%及以上时,严禁下降起重臂。 4. 2. 7 在起吊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 90%及以上时,升降动作应慢速进行,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动作。 4. 2. 8 起吊重物时应先稍离地面试吊,当确认重物已挂牢,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的可靠性均良好,再继续起吊。 在重物升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把脚放在制动踏板上,密切注意起升重物,防止吊钩冒顶。 当起重机停止运转而重物仍悬在空中时,即使制动踏 板被固定,仍应脚踩在制动踏板上。 4. 2. 9 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进行。 抬吊时应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载荷应分配合理,单机的起吊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 80%。 在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轮组应保持垂直状态。 4. 2. 10 当起重机如需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 70%,行走道路应坚实平整,重物应在起重机正前方向,重物离地面不得大于 500m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 严禁长距离带载行驶。 4. 2. 11 起重机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转弯半径过小时,应分次转 弯;当路面凹凸不平时,不得转弯。 4. 2. 12 起重机上下坡道时应无载行走,上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小,下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大。 严禁下坡空档滑行。 4. 2. 13 作业后,起重臂应转至顺风方向,并降至 40176。 ~60176。 之间,吊钩应提升到接近顶端的位置,应关停内燃机,将各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各制动器加保险固定,操纵室和机棚应关门加锁。 4. 2. 14 起重机转移工地,应采用平板拖车运送。 特殊情况需自行转移时,应卸去配重,拆短起重臂,主动轮应在后面,机身、起重臂、吊钩等必须处于制动位置,并应加保险固 定。 每行驶 500~1000m时,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润滑。 4. 2. 15 起重机通过桥梁、水坝、排水沟等构筑物时,必须先查明允许载荷后再通过。 必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97 页 要时应对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 通过铁路、地下水管、电缆等设施时,应铺设木板保护,并不得在上面转弯。 4. 2. 16 用火车或平板拖车运输起重机时,所用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 15176。 ;起重机装上车后,应将回转、行走、变幅等机构制动,并采用三角木楔紧履带两端,再牢固绑扎;后部配重用枕木垫实,不得使吊钩悬空摆动。 4. 3 汽车、轮胎式起重机 4. 3. 1 起重机行驶 和工作的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4. 3.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