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doc14)-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高度不小于 1m的隔水填料分隔,宜选用直径 2cm左右的风干粘土球作填料。 在投放粘土球时 ,应缓 慢、均衡投入,确保隔水效果; 测试孔口应用隔水填料填实封严,防止地表水渗入; 测试孔口部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并设立明显的标志,孔隙水压力计导线应有防潮、防水措施; 埋设工作应有详细记录,并附有埋设 柱状图。 图中应标明各孔隙水压力计安放位置、透水填料层和粘土球隔水层的实际深度等。 在软弱土层中埋设单个孔隙水压力计时,宜采用压入埋设法。 应根据埋设深度和压入难易程度,或直接将孔隙水压力计缓慢压入预 定深度,或钻进成孔到埋设预定深度以上 ~ 1m处,再将孔隙水压力计压到预定深度 ,其上孔段用隔水填料全部填实封严。 孔口部 位应符合本规程第 款的要求。 在填方工程中宜采用填埋法,可在填筑过程中按要求将孔隙水压力计埋入预定深度。 量测 工作 必须准确测定孔隙水压力初始值,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埋设结束后,即逐日定时量测,以观测初始值的稳定性; 稳定值应符合连续 3 天读数差:电测式液压式小于 2kPa ,气压式小于 10kPa,水位计小于 5cm; 初始值应取稳定后读数的平均值或中值。 测定方式应根据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采用跟踪、逐日或多日等不同的观测频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孔隙水压力上升期间,应逐日定时测定。 当上升值接近 控制标准时,应进行跟踪观测; 孔隙水压力消散期间的观测,可根据工程要求和消散规律确定测定方式; 每次量测,均应及时做好记录,完整填写日报表; 应绘制孔隙水压力与时间及荷载等有关因素关系曲线图; 此资料来自企业 测试过程中应随时计算、校核、分析测试数据。 当出现异常值时,应及时复测,并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 4 不同工程中的孔隙水压力测试 加载预压工程中控制加载速率 孔隙水压力测试孔宜按纵横轴线进行 布置。 对油罐充水预压地基,其孔距宜为 5~ 10m;对大面积堆载预压地基,其孔距可放宽至 15~ 30;在堆载区边缘,测试孔应按本规程第 加密。 孔隙水压力测点的布置深度可根据加载后的应力分布确定,在加载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各软弱土层均应布设测点 ,其垂直间距宜为 3~ 5m。 加载等级宜按各级加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增量与荷载增量之比确定,其比值宜按土的特性通过试验确定。 加载间隙时间的控制,应满足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率达到 70%(孔隙水压力的消 散率为各级荷载下孔隙水压力消散量累计值与孔隙水压 力增量累计值之比 )。 沉桩工程中控制沉桩速率 孔隙水压力测试孔应布置在被监测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近旁不大于3m用处。 当被监测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之某部位位于沉桩区的中 轴线或打桩流程方向上时,必须在该部位布置测试孔。 在软土地区,孔隙水压力测试孔应布置在沉桩影响范围内,其范围一般为 ~ (l 为桩的入土深度,单位为 m)。 孔隙水压力测试孔的间距宜为 20~ 30m,对重要 的监测对象或重要的部位应增设测试孔,其间距可加密至 5~ 10m。 孔隙水压力测点的垂直布置应根据土层的性质确定,对沉桩范围内各层饱和软土均应布设,其垂直间距宜为 3~ 5m。 沉桩速率的控制,应根据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覆盖压力之比确定,其比值宜小于 60%。 强夯加固工程中控制间歇时间 孔隙水压力测试孔宜布置在强夯范围的纵横轴线上,间距宜为 5~10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