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doc2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23 页 路灯杆柱 / 电力、电信杆柱 / 消防龙头 测量水准点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A. 0.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 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A. 0.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 参加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 主要起草人:宋石坤 颜文武 唐进群 吴文骏 王莲清 苏雪痕 1 总则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23 页 1. 0. 1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使道路绿化更好发挥绿化功能,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市政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定, 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 1. 0. 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用地,公共广场用地与公共使用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规划与设 计。 1. 0. 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1. 0. 3. 1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 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道路绿化,防护效果最佳,地面覆盖最好,景观层次丰富,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1. 0. 3. 2 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对道路绿化提出两方面要求。 一、行车视 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二、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 1. 0. 3. 3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空间有限,在其范围内除安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必不可少的交通用地外,还需安排许多市政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3 页 公用设施,如地上架空线和地下各种管道、 电缆等。 道路绿化也需安排在这个空间里。 绿化树木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地上、地下生存空间,如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其形态和树龄,影响道路绿化所起的作用。 因此,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道路绿化与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 1. 0. 3. 4 适地适树是指绿化要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 植物伴生是自然界中乔木、灌木、地被等多种植物相伴生长在一起的现象,形成植物群落景观。 伴生植物生长分布的相互位置与各自的生态习性相适应。 地上部分,植物树冠、茎叶分布的空间与光照、空气温度、湿度要求相一致,各得其所;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互不影响。 道路绿化为了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可以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但要符合植物伴生的生态习性要求。 1. 0. 3. 5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 名木是指具有特别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及稀有、珍贵的树种。 道路沿线的古树名木可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和地方法规或规定进行保护。 1. 0. 3. 6 道路绿化从建设开始到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需十几年的时间。 因此,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同时,道路绿化建设的近期效果也应重视,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 这就要求道路绿化远近期结合,互不影响。 2 术 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23 页 本章术语是对本规范涉及的主要用词给予统一规定,以利于对本规范内容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本规范对“道路绿地”的规定是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l37— 90)中确定的道路广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其中属于广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地为广场绿地,属于社会 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地为停车场绿地,位于交通岛上的绿地为交通岛绿地,位于道路用地范围 (道路红线以内范围 )的绿地多为带状,故称为道路绿带。 道路绿带根据其布设位置又分为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行道树绿带常见有两种,一种是仅种植一排行道树,树下留有树池;另一种是行道树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和灌木,形成复层种植的绿带。 路侧绿带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因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邻建筑布设;第二种是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入行道,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 第三种是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 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 道路红线外侧绿地有街旁游园、宅旁绿地、公共建筑前绿地等,这些绿地虽不统计在道路绿化用地范畴内,但能加强道路的绿化效果。 停车场绿地包括停车场周边绿地和在停车间隔带绿化。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1. 5m 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 1. 5m 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 园林景观路是位于城市重点路段,对道路沿线的景观环境 要求较高,通过提高道路绿化水平,更好地体现城市绿化景观风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23 页 道路绿地相关名词术语可参照图 1 道路绿地名称示意图。 3 道路绿化规划 3. 1 道路绿地率指标 3. 1. 1 道路绿化用地是城市道路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级别城市道路红线位置时,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可保证道路的绿化用地,也可减少绿化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矛盾,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3. 1. 2 道路绿地率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doc2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促成:有促成动作、索取介绍 推销流程:流畅、自然、最后要求转介绍 七、全程演练关检查点 UNION LIFE INSURANCE CO., LTD. 第二关通过后进入“心态测试关”,对学员的心态、整体素质、从业信心进行全面测试,了解其对公司的看法,合格者方可毕业,偏重激励。 注:测试题目: ( 1)为什么来合众。 ( 2)希望合众给你提供什么。 ( 3)你认为自己未来在合众能担任什么角色。 (
交通污染等。 即在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下,产生了许多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严 重地影响着城市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 直接导致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境丧失 ,最终使其种群数量减少。 2. 3 城市野生动物园的潜在问题 有些城市野生动物有幸走进了城市野生动物园中,但却难以摆脱笼舍的束缚。 城市野生动物园中的管理者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方式、经营思路违背建园宗旨。 野生动物园建设的初衷
切换 、开关应灵活,运动部件应平稳,无异响、泄漏等; 4) 脱硫剂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根据运行情况对干燥器定期进行排污。 6 加气、卸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软管应根据使用工况定期更换; 2)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流量计定期进行检定; 3)加气、卸气前应检查系统连接部位,确认密封良好, 自动、连锁保护装置正常,接好地线。 3. 3. 12
,必须形成一多功能的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及旅游等多项功能。 因此,体现出综合性的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1) 靠外力才能维持的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 需要外力才能维持。 ( 2)城市生态系统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高集中性、高强度性以及人为的因素,产生了城市污染,也出现了热岛效应,逆温层的产生及地形的变化等等。 这一切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二级域名 ← 三级域名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清华大学向因特网提供网站服务的计算机的域名是: 因特网的域名举例 意思是: 中国 ← 顶级域名 教育机构 ← 二级域名 清华大学 ← 三级域名 网站服务器的计算机名字 ← 四级域名 四级域名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域名服务器 DNS (Domain Name Server) 因特网中设有很多的域名服务器 DNS
92/15=≈ 12(辆) 因此,可满足 12 辆普通消防车用水量。 灭火主战车辆的确定 首先选择本区域出水量最大的消防车共 X辆作 为主战车。 其余的消防车以能满足主战车不间断供水为前提,有可能再补充选用;如不能满足不间断供水的条件,则要相应地减少主战车数用于供水。 计算时必须考虑每辆主战车有独立的供水体系。 若采用直径为 65mm 的麻质水带作为火场干线供水,其最大供水距离为 16 条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