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修订版)-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 10M; 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 ;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 ≤ L≤ 200m ≤ L≤ 600m 非机动车道 ≥ ≤ L≤ 50m ≤ L≤ 100m 步行道 ≥ ≤ ≤ 注: L 为坡长 (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7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 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主要道路宜平缓;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 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150m 时,应设不小于 4m 4m 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75176。 ;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 宽度不应小于2. 5m,纵坡不应大于 %; 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 并应 在尽端 设不小于 12m 12m的回车场地;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 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 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表 规定; 表 道路边缘至 建、构筑物最小距离 (m) 道路级别 与建、构筑物的关系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 道路 无出入口 高层 多层 有出入口 2. 5 建筑物山墙面 向道路 高层 1. 5 多层 1. 5 围墙面向道路 1. 5 1. 5 1. 5 注: 居住道路的边缘指红线; 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取消该款)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民汽车停车场车率不应小于 10%;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于居民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 10%;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50m;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9 竖向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居住区竖向设计,应遵 循下列原则: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 表 规定; 表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8 场地名称 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 3~3. 0 广场兼停车场 0. 2~0. 5 室外场地 : 1. 儿童游戏场 2. 运动场 3. 杂用场地 0. 3~2. 5 0. 2~0. .5 0. 3~2. 9 绿地 0. 5~1. 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 5~7. 0 满足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避免土壤受冲刷;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还必须考虑排洪要求。 地面水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 (管 )排除地面水; 在埋设地下暗沟 (管 )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 沟排水。 10 管线综合 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在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 还应设置供热管线。 同时,还应考虑煤气、通讯、电视公用天线、 闭路电视、智能化 等管线的设置或预留埋设位置。 居住区内各类管线的设置,应编制管线综合规划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必须与城市管线衔接; 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 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宜符合 表 和 表 的规定; 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m) 管线名称 给水管 排水管 煤气管③ 热力管 电力 电缆 电信 电缆 电信 管道 低压 中压 高压 排水管 1. 5 1. 5 — — — — — — — 煤 气 管 ③ 低压 0. 5 1. 0 — — — — — — — 中压 1. 0 1. 5 — — — — — — — 高压 2. 0 2. 0 — — — — — — — 热力管 1. 5 1. 5 1. 0 1. 5 2. 0 — — — — 电力电缆 0. 5 0. 5 0. 5 1. 0 1. 5 2. 0 — — — 电信电缆 1. 0 1. 0 0. 5 1. 0 1. 5 1. 0 0. 5 — — 电信管道 1. 0 1. 0 1. 0 1. 0 2. 0 1. 0 1. 2 0. 2 — 注: 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当管径大于 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9 ②大于或等于 10KV 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 ,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 ; 小于 10KV 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 ; ③低压煤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 ,中压为 ,高压为。 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 (m) 管线名称 给水管 排水管 燃气管 热力管 电力 电缆 电信 电缆 电信 管道 给水管 0. 15 — — — — — — 排水管 0. 40 0. 15 — — — — — 燃气管 0. 15 0. 15 0. 15 — — — — 热力管 0. 15 0. 15 0. 15 0. 15 — — — 电力电缆 0. 15 0. 50 0. 50 0. 50 0. 50 — — 电信电缆 0. 2 0. 50 0. 50 0. 15 0. 50 0. 25 0. 25 电信管道 0. 1 0. 15 0. 15 0. 15 0. 50 0. 25 0. 25 明沟沟底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涵洞基底 0. 15 0. 15 0. 15 0. 15 0. 5 0. 2 0. 25 铁路轨底 1. 0 1. 2 1. 0 1. 2 1. 0 1. 0 1. 0 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 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 震动及重压。 各种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 表 规定; 表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m) 建筑物 基础 地上杆柱 (中心 ) 铁路 (中心 ) 城市道路 侧石边缘 公路 边缘 通信、照明及 10kv ≤ 35kv 35kv 给水管 3. 0 0. 5 3. 00 5. 0 1. 50 1. 0 排水管 2. 5 0. 5 1. 50 5. 0 1. 50 1. 0 煤气管 低压 1. 50 1. 00 1. 00 5. 00 3. 75 1. 50 1. 0 中压 2. 00 3. 75 1. 50 1. 0 高压 4. 00 5. 0 2. 50 1. 0 热力管 1. 50 1. 0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0 地沟 电力电缆 0. 60 0. 6 0. 6 1. 50 1. 00 电信电缆 0. 60 0. 6 0. 6 1. 50 1. 00 电信管道 1. 50 1. 0 1. 0 1. 50 1. 00 注: 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 1. 0m 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当管径大于 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 1. 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 1. 5m 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当管径大于 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 2. 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 2. 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 0. 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修订版)-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本原则,同时,在建筑日照标准的计量办法上也力求提高科学性、合理性。 本规定较原有标准有几点改进: 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 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 “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 ”。 从表 1 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 、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 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 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
92/15=≈ 12(辆) 因此,可满足 12 辆普通消防车用水量。 灭火主战车辆的确定 首先选择本区域出水量最大的消防车共 X辆作 为主战车。 其余的消防车以能满足主战车不间断供水为前提,有可能再补充选用;如不能满足不间断供水的条件,则要相应地减少主战车数用于供水。 计算时必须考虑每辆主战车有独立的供水体系。 若采用直径为 65mm 的麻质水带作为火场干线供水,其最大供水距离为 16 条水带
二级域名 ← 三级域名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清华大学向因特网提供网站服务的计算机的域名是: 因特网的域名举例 意思是: 中国 ← 顶级域名 教育机构 ← 二级域名 清华大学 ← 三级域名 网站服务器的计算机名字 ← 四级域名 四级域名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域名服务器 DNS (Domain Name Server) 因特网中设有很多的域名服务器 DNS
上,外滩一直是上海的商务中心。 上海市在 决定建设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同时对浦西的 外进行了改造,并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跨越黄埔江, 将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共同形成 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 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 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分也可能完全改变。 (二)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通达度(结构) 城市功能用地类型与付租能力的关系
恰说明,这些城市所应有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尚处于低级阶段。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假如我们把过去的城市看作一口火锅,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火锅里的食物。 如果火锅里烫的都是价值不菲的海参、鲍鱼,那么这个城市的聚集能力就越强,辐射半径就越广,经济就越有活力,相反,如果烫的都是些豆芽、白菜,那么城市的经营就越惨淡,城市的含金量也就越低。
2020/9/18 第 14 页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自然垄断、区域性行政垄断和经营分散的特征 自然垄断性 •水资源的垄断 •资产专用性强,沉淀 成本大,使用周期长。 我国城市供水行业 显著特征 经营分散化 我国目前有城市 668个, 水厂 2020多个,各自来水 公司的供水能力普遍比较小, 所占份额以当地需水量为限 区域性行政垄断 •管网的区域垄断性 •地方政府权力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