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街火灾防护(doc8)-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装修用材方面,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火灾烟气的主要来源为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由于内部装修材料种类繁多,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气各不相同,要进行定量控 制具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根据实验研究,火灾轰燃出现的时间与装修材料关系较大,具体情况如表 3,建筑防火设计有一条重要原则,即建筑物一旦起火,要设法延长火灾初期阶段的时间,以便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人员、物资的疏散。 地下商业街如果大量采用可燃材料装修,就会造成轰燃过早出现,使火灾转入旺盛期,那么人员、物资的疏散便难以实施,同时也给火灾的扑救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 表 地下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性质与轰燃的关系 [7] 我国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现状 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轰燃出现时间( min) 可燃性 < 3 难燃性 4~ 5 非燃性 6~ 8 不 装修 > 8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 我国目前关于地下商业街建筑工程防火设计的国家标准有: 人防工程地下街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98); 附建式地下商业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的若干条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的若干条文; 单建式非人防地下商业街 :尚无相关国家规范。 由此可见,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的依据还不完善。 特别是针对单建式非人防地下商业街,虽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范围并不包括在内,但苦于无专门的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规范为依据,设计人员只能依据以上规范的相关条文进行类比设计,使得地下商业街的消防问题不能在设计阶段得到可靠解决,造成很多工程在消防上先天不足。 如重庆万州区高笋塘地下人行商业街(非人防工程),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图防火设计依据一栏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条却明确规定该规范并不适用于地下建筑。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1987 年才由国家批准执行,对于 1987 年以前修建的人 民防空工程,防火设计无章可循。 这些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之后改建为地下商业街,往往在消防上不能满足安全疏散、防火分区、防排烟等要求,并且由于自身多年没有使用,内部照明系统、电气设备老化,倒有形成新的火灾隐患、增加失火的危险。 在装修设计与施工方面,目前装修工程设计、施工公司众多,这些装修工程公司良莠不齐,不少公司没有设计施工资质。 在装修过程中擅自降低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破坏消防设备,隐蔽工程的现象十分突出。 许多装修公司在做电气线路、穿管、管道保温材料隐蔽的同时,擅自将火灾报警电路切断,将其隐蔽在吊顶中或悬挂在在吊 顶下;有的吊顶内除敷设电气线路外,还设有通风管道,但其隔热材料却采用可燃的泡沫塑料制作;甚至有的装修队伍圈埋消火栓,堵塞的安全出口、损坏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备及现场灭火器材等。 这些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设计与施工,也将增大地下商业街发生火灾的几率,而且火灾容易沿着装修表面蔓延,造成巨大损失。 3 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对策初探 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虽然相关课题早已提出,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组织国内消防专家专门编写地下商业街设计防火、施工、管理等规 范或规定,指导和规范人们从事地下商业街开发管理的行为,使其向符合消防安全的目标靠拢,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是解决地下商业街防火问题的关键。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合理规划布局,控制火灾蔓延 地下商业街往往位于城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域,建筑密集、人流车流量大。 布局应从城市交通、商贸总体规划出发,合理规划地下商业街的位置、出入口的设置以及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等,使其出入口外部的消 防扑救场地和防火间距符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5 合消防的需要。 如果地下商业街的出入口与地上建筑相连,还应做好防火分区的划分,阻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