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20)-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报告。 报告时限要求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20 页 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 进程、事故原因等。 总结报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20 页 Ⅰ 级应急响应由国家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 其中,重大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实施。 当组织实施 Ⅰ 级应急响应行动时,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地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Ⅱ 级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各省(区 、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市(地)、县(区)人民政府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Ⅰ 级) (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国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当及时向 国家应急指挥部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等。 ( 2)向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组织有关成员单位立即进行调查确认,对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0 页 救援。 ( 3)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迅速到位,立即启动事故处理机构的工作;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和组织新闻发布工作,并部署省(区、市)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 4)开通与事故发生地的省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发展动态。 ( 5)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通知有关应急救援机构随时待命,为地方或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 6)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救援。 ( 7)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召集国家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和专家一同协调指挥。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Ⅱ 级) ( 1)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响应: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省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的建议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0 页 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行政区域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 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定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 2)省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应急响应: 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省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应当立即进行调查确认,对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按规定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提出启动省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工作程序,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其他有关部门、毗邻或可能涉及的省(区、市)相关部门通报情况;有关工作小组立即启动,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指导、部署市(地)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