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doc23)-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时,应充分考虑发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源及性质: —— 火灾和爆炸 ;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23 页 —— 冲击与撞击: ——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 暴露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因素的工作环境; ——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 设备的腐蚀; ——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 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应考虑由此产生的后果: —— 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 —— 职业病(包括职业性中毒、酸碱灼伤等); —— 财产损失;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以往生产遗 留下来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影响,丢弃、废弃与处理活动等。 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它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露、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的主要内容 生产、储存、使用及废弃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标识和信息 理化特性 危险性概述 泄漏处理办法 防火安全措施 急救措施毒理资料数据及说明 生态学资料 对人体危害及个体防护 废弃处置方法 运输要求 法规信息 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 针对企业现状进行危险性分析: 火灾、爆炸危险 毒性危害 腐蚀性 灼伤 其它危险、危害性 危险化学品有关资料 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标签 相关的事故案例分析 相关事故案例介绍,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意见。 定性定量评价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险有害因素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HAZID 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 ETA),故意 树分析( FTA),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3 页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英国 ICI 公司蒙德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指数评价法等,各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 2。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 活动或操作性质; ——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险有害因素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 潜在风险度大小; ——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利用安全检查表( ECL)对安全管理状况、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的符合性进 行评价;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结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对火灾、爆炸、毒性危险场所采用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指数评价;对新项目或项目设计开发初期阶段,采用 HAZID、 PHA 分析法。 风险等级的确定:评价小组对所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事件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险有害因素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 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 A、确定所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影响发生的后果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 21); B、确定发生危险有害因素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况发生)、现场有否有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或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展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 22); C、评价风险。 结合所辩别的 危险有害因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是可以容忍的风险(见附录 23),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 轻微或可忽略的( L*S=13) 可容许的( L*S=48) 中等的( L*S=912) 重大的( L*S=1516) 不可容许的( L*S=2025) D、对所识别的不可容忍的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行汇总,并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危险有害因素清单。 评价建议 存在主要问题及整改方案 必须立即进行整改的问题及整改方案 必须停止使用更换、修复的生产设备清单及整改 意见 必须停止使用的仓储库房、贮存设备清单及整改意见 本评价提出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应增加的安全消防和卫生设施 安全管理措施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3 页 主要隐患及治理意见 表 51 主要隐患及治理意见 序号 隐患部位 主要隐患 依据法规、规范 治理意见 评价结论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安全现状简述 汇总各评价方法提出的分析结论和评价结果 明确指出企业是否满足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如不符合则具体提出不符合要求之处。 为达到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提出应 采取的主要措施设施措施和管理措施。 对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遗留的安全卫生问题,提出今后解决的方向。 附录 1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及风险评价记录流程 成立、培训评价小组 确定评价范围、对象 细分评价对象、收集资料 选择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方 法 识别危害因素、根源及性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3 页 附录 21 评价危险有害因素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 分数 人员伤亡程度 停工时间 法规及规章制度符合状况 形象受损程度 工程事故 设备事故 人身事故 5 死亡 大于 10 大于 5 万 大于 3 万 3 天以 违法 省级 编写评价报告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3 页 终身残废 丧失劳动能力 万元 元 元 上 4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职业病 慢性病 住院治疗 5— 10 万元 2— 5 万元 2— 3 万元 2 天 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 市级 3 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住院 1— 5 万元 1 天 不符合行业规章制度标准 县级 2 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小于 1万元 小于 万元 小于 万元 半天 不符合本单位规章制度 本单位 1 没有受伤 无 无 无 零误时 完全符合 本岗位 附录 22 危险 有害因素事件的可能性 (L) 分数 偏差发生频率。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doc23)-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三)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 第五十一条 应加强液面计的维护管理,经常保持完好。 应对液面计实行定期检修制度,超过检验期限、损坏、不起作用时应停止使用予以更换。 第五十二条 釜盖的开启关闭安全联锁装置应定期检查,确保灵活可靠,对已损坏和不能保证安全的装置应及时检修和更换,否则停止使用。 第五十三条 蒸压釜 的阻汽排水装置,使用必须有效可靠
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的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 6.有各岗位(包 括装卸、搬运、劳动保护用品的佩戴和防火花工具使用等)安全操作规程。 A 7.有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一般包括:应急处理组织与职责
9 Monitoring and Review 监测与评议 Assess effectiveness of measures taken 评估所用方法的效率 provides more data 提供更多数据 provides information need to review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 and if needed risk
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 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 30mg/m3。 气体外溢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液氨有腐蚀性,可灼伤皮肤。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沙土。 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 在上风处灭火。 储运注意事项:可放在阴凉通风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品分开存放。 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
安全设施落实 5 * 根据危化品及生产特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定期检验,证件齐全;制订监控设备管理制度和台帐,定期校准和维护。 第 1 项 4 分,余各 分,扣完为止。 甲、乙类、剧毒、高毒等未设置报警仪扣 1 分,无应急冲淋设施扣 1 分,应防爆而未防爆全扣。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 1 确定重点部位并制订专人管理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并半年演练 1 次。 每项 分。 查台帐
控情况; 9 ⑨分析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及其变更设施 的检修、维护和法定检验、检测情况; ⑩ 分析 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其 检修、维护和法定检验、检测情况 ; ⑴ 分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情况; ⑵ 分析 事故 应急救援情况。 (四) 固有危险程度 ⒈根据已确定的 危险、有害因 素,分析、确定生产装置、设施的固有危险程度 ⒉根据已确定的 危险、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