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doc16-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比值。 B2. 8 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于真空容器中纯净液体与蒸气达到平衡量时的压力,用 kPa 表示,并标明温度。 B2. 9 燃烧热一克原子或一克分子物质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用 kJ/mol(或kcal/mol)表示。 B2. 10 临界温度加压后使气体液化时所允许的最高温度,用 ℃ 表示。 B2. 11 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用 MPa 表示。 B2. 12 溶解性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分别用混溶、易溶、溶于、微溶表示其溶解程度。 B2. 13 其他理化性质对某些物质特有的性质设立了非固定的数据项,如:凝固点、腐蚀性等。 B3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B3. 1 燃烧性分别用易燃、可燃和不燃表示燃烧的程序。 易燃是指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闪点小于等于 61℃ 的液体和易燃固体、自然物质和遇湿易燃物品;可燃是指不属于易燃 类的所有可燃的物质;不燃是指遇明火、高热不燃或难燃的物质。 B3. 2 闪点在指定的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气接触火焰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9 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填写时注明开杯或闭杯值。 B3. 3 引燃温度(自燃温度)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加热一个容器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开始着火时的反应容器器壁的最低温度。 B3. 5 爆炸下限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的下限值,单位表示与上限值相同。 B3. 6 危险特性主要填写遇明火、高温、氧化剂等可以产生的危害,遇水、酸、碱和一些活性物质的反应性,以及氧化性、腐蚀性等。 B3. 7 燃烧(分解)产物定性说明物质在燃烧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最终有害物质。 B3. 8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的化学行为,是否能稳定存在,分别用稳定、不稳定表示。 B3. 9 聚合危害说明该物质在外界条件下,能否出现意外的聚合反应,分别用能发生、不能发生表示。 B3. 10 禁忌物明确标出化学品在其化学性质上相抵触的物质。 B3. 11 其他燃烧爆炸特性填写爆燃点、爆速、热平衡、最小点火能等。 B3. 12 灭火方法填写灭火的方法和灭火剂。 B4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B4. 1 最高容许浓度以国家颁布的卫生标为依据填写, 若国家尚无标准,可参考国外有关标准,用 mg/m3 表示。 B4. 2 监测方法填写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 B4. 3 侵入途径化学物质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分别用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表示。 B4. 4 毒性用 LD50、 LC50 表示急性毒性。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0 B4. 5 健康危害填写毒物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主要靶器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症状及表现和致癌性等。 B5 急救 指现场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自救和互救的简要处理办法。 按 GB/T15258— 94 表 B B1. 3 要求进行。 B5. 1 皮肤接触 a)剧毒品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就医。 b)中等毒品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就医。 c)有害品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d)腐蚀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若有灼伤,就医。 B5. 2 眼睛接触 a)剧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min。 就医。 b)中等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min。 就医。 c)有害品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 d)腐蚀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B5. 3 吸入 a)剧毒品、中等毒 品、有害品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 b)腐蚀品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B5. 4 食入 a)剧毒品由医务人员立即催吐。 就医。 b)中等毒品立即在医生指导下催吐。 就医。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1 c)有害品立即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