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工作十五规划(doc10)-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系建设,大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更加有利于博士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十五 期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招收规模预期目标是:根据科技、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有重点地适当增加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使学科分布和地域布局更加合理。 大力推进和加快企业博士后的发展,在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高水平的科研课题与经费充足、能够作为长期培养博士后基地的部分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留学人 员创业园区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 2020 年工作站总数达到 1000 个左右。 扩大博士后招收人数,今后两年每年招收40005000 人,后三年每年招收 60007000 人,到 2020 年比 2020 年招收人数翻一番,在站人数达到 1202015000 人。 十五 期间博士后事业发展的预期效益目标是:建立健全博士后管理体系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9 页 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博士后科研工作质量和学术水平,在站博士后每年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总数达到 20200 篇以上,专利成果和重要的科技成果总量达到 5000 项 以上。 加快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产业化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3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形成一批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博士后群体,培养出数以万计社会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管理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力争出现一批两院院士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拔尖人才。 十五 期间博士后工作的预期投入目标是: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2020 年比 2020 年增加 50%左右,其后力争每年增加 1000 万元左右,预期到 2020年达到 1 亿元左右。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有关地区、 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预期到 2020年招收博士后人员的直接投入达到 4亿元,比 2020年翻两番,其中非中央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 70%以上。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突破阻碍博士后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管理制度,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更为高效的分类分级管理体制。 构建博士后管理与招收的多种模式。 为适 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根据博士后培养使用目标、投资渠道、资助方式、管理方法的差异,实行分类管理,构建博士后管理与招收的多种模式。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批博士,在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关系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中,承担科研课题,攻关基础理论和高精尖技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9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