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xx-20xx年商业发展规划(doc2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为南昌市古人文景观一条街。 ( 8)八一大道中段:宾馆一条街。 八一大道和井岗山大道是纵向贯穿南昌市的南北大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通 道,尤其是八一大道中段,(江西宾馆到南昌宾馆)是经过八一广场等中心商业区的大通道,周边已建成高中级星级宾馆 10家,适应了旅游、金融、商务、商业活动的需要,是商旅结合的重要专业街,应该成为中心商业区的组成部分。 ( 9)福州路休闲旅游一条街。 位于八一大道和二七北路间,全长 800米,以高中档餐饮宾馆为主,已有各类酒家、宾馆 30多家,已经是集餐饮、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一条街,应引导规划其进一步发展。 以上九条专业特色街中,餐饮休闲娱乐街四条,仿古旅游文化街二条,服饰鞋类专业街二条,宾馆 酒店街一条。 红谷滩新区在建成区域性商业中心过程中,应按 21世纪新的消费需求(如 IT专业、现代办公文化用品、工艺礼品、家用电器等),在丰和大道或红谷路,引导建设新的专业特色街区。 由于南昌市专业特色商业街尚在培育建设中,不确定性很大,以上专业特色街仅是轮廓性设想,尚需经过实践和评审鉴定。 还要进行街面整治、灯光设计、规划停车场、建立管理机构等一系列软硬件的配套建设。 而且随着旧城区改造的推进和消费变化,有的专业特色街将出现 推陈出新 和 优胜劣汰 ,旧的消失,形成新的专业特色区(块状),在十年发展中将是动态的但是南 昌市中心商业区将以八一广场为中心,以中山路为商业主干道,由近十条专业特色街(街区)组成的格局在 2020年前十年中是不会改变的。 (二)四个区域性商业中心。 分别在郊区的城东片区、朝阳片区,青云谱区的城南片区和昌北的牛行片区红谷滩新区,建设四个区域性商业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是分流中心区商业功能的重要举措。 位于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区,青山湖周边新建居住区,(现已有 10多万人)应形成南昌市东北部区域性商业中心。 其选址可在南昌大学周边,(上海路、北京路段)交通便 捷,以现有商业为基础逐步扩建形成。 位于江铃汽车城、洪都航空城、新建南昌昌南工业园及南部新建住宅区,居住人口达 20万人以上,应形成南昌市南部区域性商业中心。 其选址可在包家花园周边(井岗山大道南路)和象湖景区地段,以现有商业为基础,逐步扩建形成。 位于赣江边新开发高层居住区,将有旧城区改造中大批新居民迁入,也有大批外来居民迁入,估计可达 20万人。 可在南昌大桥进入旧城区的洪城路、抚生路或桃花路周边形成南昌市西南部区域性商业中心。 其选址可在现有商业基础上 逐步扩建形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成。 牛行片区南部红谷滩新区将是南昌市行政、金融、商贸中心,南昌市委、市府、人大、政协已迁入红谷滩。 牛行片区将成为南昌市的 浦东新区 ,红谷滩地区将成为南昌市的 陆家嘴 ,是南昌市的 CBD地区,与旧城区隔江相对,将成为南昌市的新区, 2020年估计居住 25万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020年可先建成区域性商业中心(或副中心), 2020年后应成为南昌市第二个市级商业中心,其品位、档次将超过以旧城区为主体的第一个市级商业中心。 除上述总体规划提出的四大 片区以外,本规划还建议在下列二个地区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 l、青山路区域商业中心。 地处老城区北偏东,有江西纸业集团、江西化纤厂等大型企业,董家窑、青山路二个街道现有人口 14万人,房地产商已进入进一步开发,可成为城北区域商业中心。 牛行片区凤凰洲区域商业中心。 位于牛行片区北部,北倚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园区,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新的人口集聚区,应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 区域性商业中心应改变旧商业区格局,形成以现代多功能购物中心,大卖场、大酒店、品牌专卖店广场为中心的现代商业群体,适应新的消费需 求。 (三)五个卫星域区商业中心。 可在莲塘、望城、湾里、乐化、罗家建设五个卫星城区商业中心。 由于这五个卫星城区居住人口到 2020年仅 1O- 20万人,因此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大的商业中心。 这五个卫星城区离核心区路程较远,因此应建成以基本消费品为主体的属地型商业中心。 当然,商业规模和结构应视不同人口规模和城区特点设置。 如莲塘现有 , 2020年将达 20万人,且地处南部交通枢纽,可建成类似区域性商业中心,使其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湾里,市政府拟把其打造成南昌市后花园,应按旅游休闲区特点设置商 业。 (四)社区商业配置。 社区商业配置按不同人口规模和功能,形成居住区商业中心( 2- 5万人)和居住小区商业( )二个层次,少数新建大型居住区也可形成社区商业中心( 510万人)。 旧城区改造形成的居住区,由于邻近市区商业中心、商业街,因此只需建以室内菜场、连锁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超市为主体组成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和以便利店、快餐店为主体的居住小区商业(街坊商业)。 在大规模建设的新居住区,则社区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居住小区商业三个层次建设比较分明。 社区商业中心一般以多功能社区购物中心为主体形成块状或 条状商业群。 社区商业配置必须以便民利民为目标,是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南昌市实际情况可在东湖、西湖区旧城区改造中,逐步改建形成居住区商业中心和居住小区商业;在城东、城南、朝阳、牛行四个新建大规模居住区,以及五个卫星城区,可以规范建设三个层次的社区商业。 当然有的社区商业中心可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和卫星城区商业中心合并建设,发挥双重功能。 (五)城郊结合部建设十个大市场。 城郊结合部建设十个大市场。 现在中心城区的大市场应逐步撤出,到城郊结合部,外环线周边。 大市场的功能应逐步转变,由零售为主转变 到批发为主,发挥集散作用。 大市场管理应由粗放、综合、低层次市场走向规范、专业、高层次(指管理体制和技术手段)的大市场南昌市大市场建设的重点在南部青云谱区和东部青山湖区,外环路周边,可利用其交通优势进行集散。 要以当地产品优势、丰富资源为依托,以发挥区域性集散作用为重点,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南昌洪城大市场及农产品、果品、生猪、肉食品、水产品、日用品、建材、摩托车、汽车及配件等, 10个年交易额 1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洪城大市场年交易额 2020年左右将突破 100亿元,将在结构调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南昌深 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和昌南大市场、江西国际汽车城、南昌建材大市场、南昌肉制品批发市场等的建设和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南昌市十大专业市场建设,发挥中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 (六)市外大流通建设三大物流集散中心。 建设物流集散中心是发挥中国中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 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 l、现代化交通的结点。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路等四通八达。 流向明确,符合物流集散最佳路线、最大经济效益。 在全市统一规划下,经委、外贸、公用、物资、建筑 、商贸等部门联合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物流园区或枢纽港。 根据商业特点,在现代物流园区中应建设两类企业: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适应生产企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业(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全方位委托的需要;二是大型配送中心,适应大型企业市内外甚至省内外连锁网络的配送需要。 按南昌市的交通布局规划及物流去向,从商业角度可以建设三个以上物流集散中心: 南部青云谱物流集散中心。 青云谱区域毗邻铁路货站和国道,原有一定的物流设施基础,可建成向南和向东物流集散中心。 西部西客站物流集散中心。 西客站区域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新铁路支线 ,并处于红谷滩新区,可以建成向西方向的物流集散中心。 北部昌北物流集散中心。 北部区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是南昌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路交通汇集,可以建成向北方向的物流集散中心。 此外,城东地区也应布局 12个物流集散中心。 (附图 2《南昌市中心城商业规划布局构想》规划图 P14) 五、南昌市商业发展的业态结构本次制订商业发展规划时普查,按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个区统计, 2020年共有商业网点 12056 个。 南昌市商 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商业业态和各类交易市场为主体的商业,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 为此必须引进和配置新的商业业态。 但是,在上节所述不同的商业区域,应配置不同的业态。 (一) 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 在中山路八一广场周边最多开设 45家大型综合性、多功能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发挥其规模大、品种全、品牌多、功能全的综合优势。 并逐步引导成为品牌集聚的购物中心型百货商厦,除已开设的南昌百货大楼、大洋百货、洪城大厦外,如有可能尚可开出丽华大厦(或购物中心),但重点是建设好八一广场上大 型现代购物中心。 在市级商业中心附近重点开设品牌专卖店,专业特色街。 在适当时期也可开设大型连锁专业超市,取代专业市场。 由于市级商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繁荣繁华,因此必须从严控制开设大卖场(大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