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态县建设规划(doc5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植物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菌藻类植物计 262 科 1503 种。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沉水樟等 9 种,属省级保护 植物有江南油杉、竹柏等 27 种,属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的植物有田野水苏、裂叶假还阳参,属浙江省分布新纪录的植物有异叶紫弹树、倒卵叶算盘子等 21 种。 野生动物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虾类、蟹类、鱼类、贝类、昆虫类等九大类,计 445 科 1736 种。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小灵猫、穿山甲等 12 种,属省级保护的动物有食蟹獴 、鼯鼠等 16 种。 经济发展现状 2020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现行价),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 亿元,增长 % ;第三产业 亿元,增长 %。 三产比例为 10: 53: 37,人均生产总值 8971元,比上年增长 %。 财政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3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20 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按现行价),其中农业总产值 亿元,占总值的 %,工业总产值 240 亿元,占总值的 %。 农民人均纯收入 4362 元,比上年增长 %。 1. 工业 苍南县工业形成了以 印刷业、塑料制品业 、纺织业、机械仪表业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020 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240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256 家,实现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列入国家考核的七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 分,比上年降低了 分,比温州市平均水平低 点,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排位中列第 9 位。 从区域分布看,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五大工业重镇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强镇集聚效应日益增强;从行业结构看,印刷包装业、塑料制品、纺织、机械仪表四大主导行业占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以上,支柱行业有力地支撑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 全县以效益农业为中心,加大扶持发展效益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力度 ,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主要有桥墩的马蹄笋、五凤的有机茶叶、马站的四季柚和蘑菇、观美的席草和 沿 浦的紫菜等,同时是中国的四季柚之乡、紫菜之乡、席草之乡和蘑菇之乡。 全县共有 19 个放心农产品基地,其中 3 个为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 2020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 %。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比上年减少 万亩,总产量 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 万亩,产值比上年增长 %;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 万吨,产值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 长 %和 %。 3. 第三产业 旅游事业持续发展, 2020 年全年游客量达到 59 万人次,全年风景旅游总收入达 5 亿元,比上年增长近一倍;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2020 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达 亿元,比上年增长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客货运输量分别达到 2207 万人和 365 万吨,全年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到114649 万人公里和 6888 万吨公里。 全年沿海港口吞吐量 万吨,比上年增长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 2020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全县外贸出口额 6565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 社会发展现状 2020 年,苍南县辖灵溪镇等 20 个建制镇,浦亭乡等 16 个建制乡,白云林区、大石林区、石竹岙林区和玉苍山林区等四个林区,以及鹤顶山县风力发电试验场。 全县人口总数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非农业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 971 人 /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 ‰。 2020 年全县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亿元,同三线高速公路苍南段 公里建成通车,全县交通公路里程达到 576 公里,比上年增加 11 公里,公路网密度 46 公里 /百平方公里。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20 年全年教育事业费 25120 万元。 有各类学校 613 所,其中普通中学 77 所、职业中学 10 所、小学 231 所,特殊教育 2 所、幼儿园 293 所。 在校学生共 202013人,各类毕业生 48933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巩固率达 %,初中入学率达 %,初中升高中比例达 %。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质量不断提高。 2020 年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县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新模式的中国(龙港)首届印刷文 化节以及浙江省第十四届戏剧小品邀请赛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全县有文学、书法、摄影、戏剧、金乡文联,龙港文联等 9 个协会,2 家影剧院, 2 个文化宫, 2 家图书馆; 34 个乡镇建成乡村电子信息馆,总面积 2020 多平方米,建成率达 %。 继续推进‚有线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全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4 苍南县人民政府 年共有 22 个行政村连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通村率达 %,入户率 %。 城乡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建设成效明显。 2020 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105 个,其中医院 5 家,卫生院 48 家;恢复重建乡镇卫生院,调整规划卫生室,共有个体诊所 22 家,村卫生室 406 个。 全县医疗机构有病床位 1283 张,卫生技术人员 2020 人。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 全县新增参保人员4311 人,共征收基金 16158 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养老保险的基金收缴率分别达到 97%和 96%。 切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发放事业救济金 595 万元,享受失业救济者 2689 人。 民政福利工作有较大进步。 全县有五保对象 2067 人,老人公寓 15 所,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 2732 张。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全县有 247 位城镇居民和 11544 位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共 发放保障金 506 万元。 资源与环境质量 资源利用情况与支撑能力分析 1. 土地资源的支撑能力 2020 年,全县土地总面积 126108 公顷,其中耕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园地 公顷,占 %;林地 67739 公顷,占 %;居民及工矿用地为 ,占 %;交通用地为 ,占 %;水域为 公顷,占 %;未利用土地为 公顷,占 %。 苍南地形为‚七山、一水、二分地‛, 1261 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中 ,平原面积仅 平方公里,其它多为山区、半山区。 此外,土地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现象并存,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占地没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城市用地功能分区混杂,浪费现象严重,土地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随着‚项目经济‛的强劲发展,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重用轻养,养用失调,普遍使用化肥、少用有机肥造成地力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土地污染严重,以及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土地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生态县的建设中,应重视土地资源 的利用效率,合理规划,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走节地挖潜、集约利用的路子,同时合理适度开发海涂资源,加强对旧城旧村的改造,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规范土地整理行为,盘活存量土地以减缓土地供需矛盾。 2. 水资源的支撑能力 苍南县水资源量比较充沛,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 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产水量的 4 倍。 其中地表水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91%;地下水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9%。 境内已建成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十八孔水库和观美水库等大小水库 108 座 ,总库容量为 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 9580 万立方米。 但是,全县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亿立方米,地下水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 1106立方米,不及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用国际通用定义来衡量,属于严重缺水。 此外,由于县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环境普遍受到污染,存在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现象,部分地区自来水水质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局部区域水资源短缺现象将更为突出。 因此必须加强水系源头的生态环境 保护,对全县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调配,尤其是提倡农业节水灌溉,同时加大水污染治理和防治力度,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 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 5 苍南县人民政府 苍南县森林覆盖率为 %,境内植被资源分为自然次生植被、人工和半人工林,面积 万亩,占土地面积的 %,林业用地 102 万亩,其中有林地 87 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 85%。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137 万立方米,2020 年全年共完成造林 6120 亩。 目前苍南县的森林生态系统存在人工林比例大,乔木树种单一的问题。 在天然林中,基本没有原始森林,绝大多数 为次生植被,现有林地中 90%以上为人工林;在森林树种结构上,以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面积占林分面积的 70%以上;森林龄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 林相、林分质量总体不高,纯林多、混交林少,森林整体生态效益较差,同时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 此外,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全县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莒溪、桥墩、五凤、观美、县林场及中部的藻溪、昌禅、南宋、矾山、赤溪、岱岭等,而江南片的平原,林业用地 几乎没有。 由于受到重商轻农思想的影响,抛荒地逐年增加,退耕还林任重道远。 规划期内苍南县将以 突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为目的,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和森林的稳定性及自身调解能力,全面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4. 湿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湿地是具有丰富资源潜力和环境效应的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降解环境污染和提供旅游资源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苍南县湿地类型多样,有浅海水区域( I1)、岩石性海岸( I4)、潮间带海涂( I6)、盐水沼泽( I7)、河口水域( I11)、永久性河流( II1)、库塘湿地( V1)等。 主要湿地(面积 100 公 顷以上)有 16 个,总面积 22020 公顷,见表 31。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建设占用湿地、海涂围垦等原因,苍南县的湿地面积逐步减少,全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生物多样性减退,优质水资源短缺,自然降解污染物能力下降。 在生态县的建设中,应重视保护和修复全县的湿地生态系统,协调好‚向海要地‛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发挥其应有的环境生态功能。 表 31 苍南县主要湿地 湿地类型 湿地名称 面积(公顷) 所在县市 I1 温州湾浅海水域 61850 乐清市、龙湾区、瑞安市、平阳县、 苍 南县、洞头县 I1 大渔港浅海水域 2020 苍南县。南生态县建设规划(doc55)-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