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经典(doc)-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小里程碑。 因为开放式,基金公司的人开始认真做基金了。 现在的开放式基金中存在着中国未来机构投资者的雏形,尽管希望还是很微小,但不能忽视。 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基金已经从大家很不屑的一个冤大头,逐渐转变为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角色。 这次的反弹,主流板块大部分是基金在主导,而且他们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正在转型的机构的认同。 我记得好像有一次某私募基金代言人撰稿大骂基金的手法耽误了行情的发展。 这已经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大家可以揣摩一下。 在现在的基金公司里,我唯一佩服的是博时。 我不是做广告,也不建议去买他们的基金。 我建议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和他们交流一 7 下,从总经理、投资总监到基金经理,给我的印象非常好。 不多说,再说真成广告了。 对了,闽发有许多做数据分析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去看看博时的数据分析系统,相信你会垂涎三尺的,他们的数据是直接从交易所拷的。 也就是看了这个公司后,让我有一个感觉,他们在做的是专业化,也就是我觉得的希望所在。 当然也许我看到的只是表象,毕竟不在其中,说的没那么深。 还想罗嗦一点就是,基金公司的分化已经很严重了,从开放式的发行可以看出来。 如果有机构朋友在选择开放式进行投资,有几点心得可以告诉你。 首先,如果他宣称他们的优势是时点判断,看大盘很准,有多种工具,然后以分散组合来跑赢大盘,那你直接可以删除他。 这是个大散户。 其次,让基金经理不要看材料,把这个基金的招股书给你讲一遍。 因为许多基金都是糊弄事,研发部弄出一堆名词,基金经理并不了解,也许也不认同,以后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贴子太象广告了,不多说了。 聊完这个市场的所谓盈利模式,附带说了说各色机构,声明一点,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更不要到处散播,权做饭后谈资吧。 接下来想聊一聊我对技术分析的一些看法。 我对技术分析的看法是,一对我没用,二如果沉迷其中就成不了 8 大器。 我不能说技术分析没用,这样太托大了,大的道理我也不想说太多,就举一个例子,说一说技术分析的主流之一形态分析。 我刚入行的时候,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觉得技术分析神奇有效,值得好好学习,而且也乐此不疲,如饥似渴。 后来有一次,我们在讨论一个股票,从 a 点要拉到 b 点 ,怎么个走法。 然后我就在纸上画了许多可能性。 画着画着,我觉得无论我怎么画,最后一笔总要画到 b 点,而且看看我画好的几幅图,什么旗型突破,楔型突破,三角整理突破,上升通道,箱形整理突破,或者往下做个双底再突破,等等,都被我画出来了。 怎么都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图形啊。 至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形态分析里的各种形态都没错,凡是上涨的股票都会走出其中一种形态来。 但是哪个是本。 哪个是标呢。 不是因为走出这样的形态才使股价从 a 点到 b 点,而是因为股价必然会从 a 点到 b 点,然后其运动轨迹出现经典形态。 形态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而想通过 形态分析,得出股价会从 a 点到 b 点,逻辑上就是错误的。 实际上效果也不好。 效果好的时候是因为你正好碰上了。 其实很多评价技术分析的文章都谈过这个问题,我只不过是说一个实际的例子,现身说法。 形态分析是如此,那波浪理论呢,太高深了,不敢评论。 其实我想告诉一些年轻朋友的是,如果你把投资当作一项事业,那沉 9 迷于技术分析是成不了大器的。 经过严格的技术分析训练,我相信你会变得敏感,对细节把握很好,但无论你怎么去缩小 k 线,或者换成周线、月线、年线,你都无法跳出其中的起起伏伏,以更大的气魄和眼光去看市场。 你对技术分析运用的越纯熟 ,你对投资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